人神共奋 - 《财富管理》杂志社 / 财富管理行业整合传播↑平台 Wed, 15 Dec 2021 01:42:06 +0000 zh-CN hourly 1 https://wordpress.org/?v=5.3.6 怎样才算“做正确的事”? /202112147886.html /202112147886.html#respond Tue, 14 Dec 2021 01:37:00 +0000 /?p=7886
图片
99种思维∏模型3:平行宇宙

1/7 一件事有无数的结果

先来回答【一个问题,你和同事小张加班后一起吃宵夜,用猜拳的方式决定谁》买单,结果你输了,你们一共吃了80元,请问这次你花了多少钱?

你一定在想,这算♀什么鬼问题?难道不是80元吗?

为什么会有◥这个问题呢?先来看下一个问题:

小张过马路遇到红灯,他见车比较少,又没有交警,就直接闯了红灯,通过了马路。请问,此时他是活着还是死了?

这个问题也比较古怪,明明说他过了马路,为什么还要问他活着还是死了。不过,你大概已经猜到我想说什么了。

所以,回答最后一个问题吧:

有人要跟你玩掷骰子的◥赌局,每次你要付3元钱,然后骰子掷出来几点,你就可以从庄家那里拿走几元钱(跟骰子的点数相同),如果你身上带的钱很多,你应不应该玩这个游戏?

这是一个经典的计算期望值〒的问答,答案是“应该”。骰子掷出1~6的6个数字,概率各占1/6,所以,每一次掷骰子的期望值是:

1*1/6+2*1/6+3*1/6+4*1/6+5*1/6+6*1/6=3.5(元)

结论是平均每掷一次,你可以赚3.5-3=0.5(元)。

你看,你每掷一次骰子后得到的钱,有两种不同的看法:

从实际结果,你可能№得到1~6中的任意一个数字;

但从概率的角度,你每次将得到3.5元。

回到第一题,表面上你付了80元,但从概率的角度,你付了40元;

回到第ㄨ二题,表面上小张还活着,但从概率的角度,小张的生命值已经减少了一点。

虽然这个说法在科学上没有任何问题,但你一定还是觉得怪怪的,自己明明付『了80元,这是因为现◤实的世界呈现的都是确定的结果,导致大部分人缺乏概率思维的能力。

所以,我更喜欢用“平行宇宙”这个概念来代表概率。

这是一个物理学的概念,当我们选择了A放弃B的时候,很多↓物理学家相信,另有一个宇宙里,你选择了B,在这些不同的宇宙里,事物的发展会有不同的结果。

你买单的那个宇宙之外,另有一个宇宙,是同事@ 买单;在小张企图闯红灯而出现的无数平行世界里,有且必然有某一个世界,小张被车撞死了。

如果有“平行宇宙”,那么概率就不是理论,而是真实存在的。你做的任何一件事,结果⊙并不是你看到的那一个,而是所有可能性的期望值。

这种基于概率而不是实际结↘果的思维模式,我称之为“平行宇宙思维”。

是的,真实的世界是概率组成的,你只是忽略了它,而忽←略就会付出代价。

这就是本文将为你讲述的“99种思维模型”的第3种:平行世界。

2/7 两个平行宇宙的思维练习

为了习惯用概率的思维去理解现实世界,我们要先做几个“平行宇宙”练习:

例一:小张买了一张体育彩票中了千万大奖,他■变成千万富翁了吗?

答:不,他变穷了。

因为体育彩票只有30%用于奖池,2元钱的彩票╱的期望值仅为0.6元,所以他变得更穷了。

在其他无数个平行世界,他损失了2元。

例二:小张是某重点高中的学霸,正常发挥就能考上一所985大学,但高考那〖天,他被困在酒店的电㊣梯里,等电〇梯打开,考试已经结束了。请问,小张这次能考上985吗?

答:小张基本上考上了,因为绝大部分的平行宇宙都考上了。

平行宇宙的思维中,我们更关注事情的各种可能性,而非现实选择的那个结果。

说到这儿,你是不是感觉这就是语言游戏。这么思考问题,意义何在呢?

好的,那下面我们就把脑洞开的再大一点。

3/7 可能发√生的事,就是即将发生的事

现在,我把第一个问题稍微改一下:你和小张同事两年,吃了50多次吃宵夜,大家轮流买单……

当吃宵夜轮流买单变成一个不断重复◆的事件后,这50多次就可以看成是第一次宵夜的两种平行宇宙的重演,平行宇宙就从时间上同时出现的“并列事件”变成了时间上相继出现的“串连事件”,你和小张就好像两年依次经过这50多』个平行宇宙。

同样,第一次掷骰子的结果产生了6类结果的平行宇宙,之后每一次掷骰子就相当于这6类平行宇宙不断随机重复出现。

这里得到了“平行宇宙”第一定律:如果某件事件是重复发生的,不同●概率的结果就不是“可能”发生的事,而是“即将”发生的事。

从这个角度看,平行宇宙就和现实宇宙产生了对应,我们就更容易理解接下来发生的事。

被困电梯的学霸,高考这次当然没考上,这意味着:

在平行宇宙中,这只是平行宇宙中的〗一个,在其他所有的宇宙里都考上了。

在现实中,他当然会再考一次,并顺利考上。

并行的平行宇宙就变成了时间顺序排列,并拥有同样的期望值。这个期望⌒ 值,就是所有平行宇宙的结果。

中了大奖的人,假设他相信中奖是自己的能力,还想中更多,就像把所有的平行世界按时间顺序排列,他︻还会在日后继续买彩票,直到花掉他中的所有奖金,变回穷光蛋。

掷骰子的游戏,你一开始就知道自己能赢,因为期望值为正;买彩票的期望值为负,可以认为它★必输,虽然偶尔有人会赢。

牛股★开始时入市炒股的新股民,常常把运气暂存在他口袋里的钱,当成自己是“未来股神”的证据,然后在之后的投资中,亏掉更多¤的钱。

不要太在意每一次的结果,重要∑的是你的期望值是否为正,在一个期望值不起眼,但是为正的游戏中不断重复,这是成功者的秘密。

当然,建议你还是继续读下去,因为期望值和重□ 复只是成功的条件之一,还有一个同样重要的条件。

4/7 一∏个特殊的宇宙

小张过马路闯红灯,没有被车撞死,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平行宇宙,安全通过、与汽车擦身而过、汽车☆急刹车、被自行⊙车撞了,等等,以及一个非常不同的ξ宇宙——被车撞死。

如果是平安通过,他大概率还会再闯红灯,这就变成一个重复出现的动作,以后的无数次闯红灯,我们也可以看成第一次产生的各种平行宇宙在时间上的排列,而小张依次经过这些平行宇宙——直到它遇到了“被车撞死”的这个特殊的宇宙。

这一次,虽然在其他的宇宙中,小张还活着。但ξ这些宇宙无法在“小张死了”的那个宇宙里再出现,因为小张已经死了,他再也不能闯红灯了。

并行的平行世界变成了按时间顺序排列,并非无穷无尽,任何一个世界你停止了这个行为,就Game Over了。所以,做一件事的所有的可能√结果中,你需要高度警惕那个“Game Over”的宇宙,哪怕概率很小。

玩骰子的游戏,我们可以改一下条件,每个点代表1万元,也就是你每〓把押3万,不能赊账,其他条件不变,你应不应该玩?

如果你是百万富翁,那没有任何问题;但如果你刚刚工作,积蓄只有10万,你就应该立刻放弃,因为在极端♀糟糕的情况下,你连输四把就输光了,赌本都没有了,你还怎么翻本?再高的期望值,都没有用。

把赌本输光,就是一个典型的“Game Over”的宇宙。

事实上,很多偶尔逛一◎次赌场的游客有个习惯,喜欢带有限的一小笔钱,输光为止,就当成旅游景点门票了。很少的赌客给自己立一个规矩,赢一小笔就走。这正是赌场赚钱的原理之一。

除了正〗期望值、重复,成功的行为还有两个前提:

1、你需要能让平行宇宙在々一个对你有利的状态上停下来

2、你一定要避免平行宇宙进入让你“Game Over”的状态

下面分别说说这两个前提。

5/7 “玩”创业的富▃二代

再思考一个问题:富二代与普通人创业有什么不同?

首先,创业的特点是失败率高,有统计表明:首次创业成功率仅12%,二次创业也只是20%,三次创≡业才达到30%。

其次,创业的项目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比较ζ 常见、成功率比较高,但赚的也差不多就是一个企业高管的收入,比如利用你的专业,开一个专◥业服务型的公司,本质上就是卐将你平时在公司做的事风险和收益↓自负。

另一类是高风险高收益的创新型项目,它不但要投入大量的资本、资源和时间,而结果,大部分情况下是肉包打狗有去无回,偶尔也能收获一个巨大的成功。

所以,普通人创业,最好从成功率比◣较高的普通项目开始,因为你输不起。

但富二代创业就不同了,电竞、影视、元宇宙、各种看不懂的新消费和黑科技,在很多人看来,这不是创业♂,是在“玩”,事实上,这才☆是最符合富二代创业的项目。

虽然成『功率很低,但只要成功,就能抵消之前所有的失败,这就是前提一“你需要能让平行宇宙在一个对你有利的状态上停下来”。

一般人干不了这件事,因为资本金有限,失败两三次,你的整个人生就赔光了。

富二代创业,只是在为家族寻找一种新的可能性,就像某地产Ψ富豪,老大子承父业,老二拿了一笔钱随便在外面“浪”。

其根本原因,富二代和普通人,创业时能够经历的平行宇宙的数量,前者远高于后者,更有能力“让平行宇宙在一个对你有利的状态上停下来”。

6/7 致命的杠杆

再来看一看第二个前提“一定要避免平行宇宙进入让你“Game Over”的状态”。

2014年,某地产大亨疯狂加杠杆拿地,他赌的是国家放水,房价上涨。

2010年以后的房▲地产开发基本变成了一个金融游戏,加杠杆高价拿地,等土地升值,再卖房。

那一把他赌赢了,但从平行宇宙的角度,他在2015年就破产了。

房价不可能永远涨,就算永远涨也不代表中途不发生回调,只要杠杆开得够高,各种可能的平行世界中,销售不畅、房价下跌、债务危机、政府监管,能让人一把输光的事件太多了。

在很多人看来,高杠杆是风险与收益同步放大,富贵险中求,事实上,高杠杆真正的危险在于降低了你的容错率,赌本一把输光了,期望值为正(否则也借不到那么多钱)也没有用,你的风险与收益其实是不对称的。

虽然其中也有坐上了首富ぷ位置的宇宙,但只要排在前面的任何一个宇宙是输光的宇宙,就可以认为必然“Game Over”。

7/7 总结

“平行宇宙”思维模型是一种超越现实,回归本质的思考方式,可以说是一些古训的“科学道理”:

1、对于某些可以重复的事件而言,事情发生的概率比它真实呈现的结果更真实,这就是“不以成败论英雄”的科学道理;

2、所谓做正确的事,重要的不是结果,而是“正期望值”,这就叫“勿以恶小而为之▂”

3、成功就是在一个有正期望值的事情上不断重复,重点看你能重复多少次,还有多少时间,这就叫“莫欺少年穷”

4、有些事情期望值是正㊣的,你的获益也很高,但是容☉错率太低了,比如加很高的杠杆,你仍然不能做,这就叫“一失足成千古恨”

5、很多人都有一个想法,抓住一次小概率█的机遇,实现人生的腾飞,但凭运气得到的财富,终究会凭实力亏掉,这就是叫“德不配位,必有灾殃”

6、傻子也能够蒙对一两道难题,但真正决定命运的,是做对的事比做错的事多,这就叫“掌握思维模】型者,走遍天下都↘不怕”

概率是这个世界的本质,是最重要的思维方式,之后“99种思维模型”涉及的随机性、肥尾效应、不对称性、正态分布,等等,都与概率有关。

]]>
/202112147886.html/feed 0
弱小和无知不是投资的障碍,偏见才是 /202008252943.html /202008252943.html#respond Tue, 25 Aug 2020 00:44:00 +0000 /?p=2943

消费茧房

作者 | 人神共奋
来源 | 思想钢印

1/5 你身边不但有十倍股,还有偏见

彼得林奇在他的《彼得林奇的成功投资》一书中说:寻找10倍股的最佳地方就是从你家附近开始,在那里找不到「,就到大型购物中心去找,特别是到工作的地方去找。

说实话,这个建议非常正确,我敢于逆势建仓的股票,大多是我工作生活中比较熟悉的行业或公司,因为这个角度更接近生意的本质,不易被人为操纵的财务数据和扑朔迷离的股价趋势所影响。

但是,对于没有管理生意经验的投资者,或者不进行深度价值分析的散户投资者而言,没有比这更糟糕的建议了。

没有价值分析,做不到去除消费偏好的话,在超市里找投资对象,不如抛硬币。

原因在于,所有的投资者都是消费者,消费是你对品牌的投票,但“消费投票”常常是」基于偏见预设立场,有一些偏见基于个人感受,有一些偏见却是群体←性的立场,后者在某些时候(比如熊市)会对股价形成压制。

茅台曾经被认为是“官场酒”,一反腐就要玩完儿;还有人认为年轻人不喝酒,白酒的消费者会越来越少。

这两个≡看法,前者被证伪,茅台的品牌竞争力已经不需要官方的背书了;但后者无法被证伪,当然也无法被证实,这就导致上涨时大家选择无视这个看法,下跌◤时各种“我早就说过”的声音就出来了,成为压制股价的逻辑。

任何偏离价值的压制都是最佳投资机会,这就需要我们在投资消费类公司时,跳出自己的︼偏见,看清群体的偏见。

2/5 偏见一:这玩意儿我从来不用,我身边也没有人用

品牌是现代社会最大的意识形态,“国外品牌更有面子”“国外品牌更安全可靠”曾经是统治一个时ξ 代的意识形态。

虽然到了今天,大部分品类中的国产品牌▆,其竞争力都不比国际品牌弱。只不过,品牌既包括性能等理性因素,还包括了安全感、社交属性等感性因●素,而后者在曾经的那一代消费者心中却很难改变▓。

以化妆品为例,特别是70、80后的投资者,成长于外资化妆品独霸天下的年代,在消费意识中,绝大←多数品类,外资品牌一定比国产品牌好,更不用说是用在脸卐上的东西。在他们的社交圈里,用国产化妆品仍然是很没有面子的事。

类似的还有婴儿奶粉,有人在我分析中国飞鹤的文章下留言:投资■之前想一想,你会给你●的孩子用国产奶粉吗?

但意识形态又是一个具备时代感的因素。

95、00后生活的年代,国力大增,没有经历过“外国的月亮更圆”的意识洗礼,民族自豪感空前高涨,反而是“国风”成为社交语言,因而对国产化妆品、国产奶粉并不排斥。

让国产奶粉跌入低谷的三聚氰胺事件发生时,70、80后正值婚育高峰,自然印象深刻;而90后还在上小╲中学、00后还在喝进口奶粉,对他们影响很小。

公司业绩上涨的推动力来源于增量消费者,奶粉和化妆品市场,95、00后的消费者才是最大的增量,这才是国产化妆品和国产婴儿奶粉市场份额不断上∩升的原因。

从长远看,任何品牌最终都要对消费客群“喜新厌旧”才能获得长久的生命力。

越有经验的投资者年龄越大,越容易对新事物有成见,类似国产☆品牌偏见这一类的“代际◆消费偏见”还有很多,这就要求我们不预设立场,倾听并感受不同消费族群的想法。

3/5 偏见二:这家公司产品质量太糟糕

我在研究晨光文具时,看到的大部分消费者的反馈□都是“质量低劣”“抄袭日本产品设计”等;在研究〒南极电商时,更多人以自己失败的消费体验为例,控诉南极人的产品质量有多差。

大部分价值投资者有一种朴素的看法,质量是产品的根本,质量都搞不好,还谈得上什么投资价值呢?

这个观№点是正确的,产品才是长久的立足之本,但对于什么是“好产品”,标准却不容易定。

大部分消费者都是在预算范围内寻找自己容易找到的∞高性价比的商品,因此判断消费者满意度有三个前︻提条件:“预算范围”“容易找到”“高性价比”,任何品牌,不管是奢侈品还是地摊货,都逃不过这三个条件。

“预算范围”隐含的就是对产品档次的要求,你不可能指望20元的T恤拥有200元的品质,消费者的“预算范围”就是产品的价格定位,不同的价◢格带对应着不同规模的消费者。

价格带直接决定了市场规模,品牌必须在这个最佳价格带中,找到目标客户能接受的,并给品牌带来最大利益的价格。

接下来,品牌要么花更多的营销和渠道费用,让消费者最“容易找到”,要么控制价格,使之拥有“最佳性价比”。

晨光文具显然ω 是前者,它在全国20万所学校附近通过30万家店铺建立了一个庞大的经销商网络,用丰富的IP把学生文具变成了一门类似快消品的新生意。

如果你仍然以一个成人消费者的@ 消费体验去判断它的品质,自然看不出★为什么有人会买这样的商品,因为孩子们根本不在乎品质。

而南极电商厉害之处在于同时做到这两点:

“高性价比”的核心是“比”,消费者天生需要比较,但又很难做到理性客观的评估,品牌就利用消费者╳的“心理锚”突显自己的竞争力。

南极人的品⌒牌对于很多消费者来说是一个比较“low”的品牌,但对于那些完全不知道的品牌,至少还是个全国知名的牌子。

所以南极人的“性价比”就是比同级别的□ 品牌便宜,比价格更便宜ξ 的“工厂白牌”多了一个品牌标签。

后者导致了“容易找到”这个特点,这一点在流量比黄金更贵的电商中太难了。

“工厂白牌”也是分档次的,很多比地摊货高一个档次的产品,因为没有任何特征,就算是标“地摊价”也会淹没在大量的商品中得不到搜索流量。一旦它们贴上南极人的标签后,就可以标上知名品牌入门产品的价格,与品牌的入门级的面料与品质相匹配。

这就是南极人的商业模↘式,为具备基本品质的工厂贴上全国知名品牌,为初具品◆牌意识的消费者准备入门级品牌、入门级产品与入门级价格。

很多投资者对零售的看法还停留在传统商业“宰过路客”的阶段,劣质产品靠占据一个好门面,也能持续经营下去。实际上,电商比传统商业透明度高,平台可以根据商品转化率、退货率和ζ投诉率分配平台的免费流量,这些流量才是运营竞争的核心。

所以在电商的竞争中,品牌不一定要让消费者非常满意,但一定要做到比同样价格带的其他商家的商品更让消费者满意,这样就能得到更多的流√量。

我虽然没有看到过南极人的品质分析数据,但从南极人全网获取的流量的能力看,至少它的品质不会输给同价位的商品,否则就是阿里的大数据出了问题。很多消费者反应◣的产品品质问题,要么是你并不是这个价格带的消费者,要么刚好遇上不合格的商〓品。

不过,还有一些投资者,即使理清了其中的逻辑,也非常不屑:这又不是什么高科技新技术,难道不是谁都可以做到的吗?

这就是第三种偏见。

4/5 偏见三:没有技术♀含量,谁都能做

很多人对于“做生意”这件事,有一种天生的简化能力:

做品牌还不容易,不就是砸广告吗?

做渠道还不容易,不就是多给经●销商让利,遇到窜货就狠狠地罚吗?

做供应链有什么难的,中国最不缺的就是工厂!

做高端还不容易,不就是把产品往贵里做吗?

消费品行业因为和普通人生活♂很近,很容易“去魅力”化,产生“这有什么了不起”的错觉;相反,很多投资者对自己搞不懂的“高科技”,往往莫名崇拜,其实很多“高科技”公司,如果你去实地看一看工厂,只怕要大失所望。

弱小和无知不是赚钱的障碍,偏见才是。

以前面说的国产高端婴儿奶▃粉为例,并不仅仅是因为新一代消费者对国产品牌︾的偏见消除了,更重要的原因是,为了争取这一类“没有成见”的消费者,国产品牌往往更努力。

消费品品牌一般不↘直接接触消费者,而是通过经销商间接接触。化妆品国际品牌因为体制和品牌ζ 形象的原因,品牌主要通过广告和大活动进行,几乎没有与消费者的直接沟通。

而国产化妆品品牌,凭着灵活的机制和对市场的高度敏感,更擅长利用微信社群、新媒体直播等新渠道,与消费者进行直接沟通。

把与消费者的关系做到极致的是国产婴儿奶粉品牌。

婴儿奶粉是一个特别注重安全性的品类,消费者并不具备选购的基本知识,导致产¤品越贵卖得越好,所以长期以来都是︼国际品牌的天下。

在这种消费心理下,国产品牌不是说把价格提上去就是高端奶粉了,高端品牌不是靠钱砸出来,而是靠时间慢慢积淀,国产奶粉就算没有“国产品牌偏见”也不如进口品牌。

但这个品类有一个特点,每个客户的生命周期只有三年,以前国际品牌通过广告高举高打,即可以触及大部分消费者。而媒体碎片化之卐后,越来越需要品牌直接面对消费者。

更重要的是,婴儿奶粉有极强的消费粘性,消费者只要一开始喝该品牌的产品,那接下来三年换品牌的可能性就小了。而“拉新”这个环节,更需要直接面对消费者。

以国产奶粉龙头品牌飞鹤Ψ为例,为了让自己的产品能直接进入年轻妈妈的视野,飞鹤搞的是“人海战术”,把大量■的销售费用用于营销人员与客户面对面的营销,最好的方法就是通过母婴店接触客户,加微信,然后不停地搞活动,不停地做直播。

看上去不难,但每年50万场线下活动拉新,其管理难度恐怕只『有“传销”能与之相提并论。

在分析公司时有一▲个最基本的判断方法:如果一件事看起来很重要又很简单,但别人又做不过它,其中必然有壁垒。

而这,正是你要去研究的核心逻辑。

5/5 消费茧房

投资只有偷懒的事,没有简单的事。偏见更像是懒于研究者给自己寻找的借口。

彼得林奇的“到身边找十倍股”有一个前提,美国是一个扁平化的市场,差异化㊣ 并不大,大部分◥消费品从东部到西部,从城市到城郊,都差不多,渠道也非常简单,一个商品,你在佛罗里达州城郊沃尔玛超市里看到了,纽约超市里的消费者大概率也能看到。

但中国市场的复杂程度可能十倍于他们,同样的大↙润发超市,沈阳和杭州的商品品牌之间,一线城市和五线县城之间,品牌重复率可能不足20%,同样的城市,超市和菜场之间,产品可能完全是像两个世界。

更大差异的在网络购物上,在淘宝上用同一个关键词搜索,你看到的商◤品,可能跟你同事看到完全不同,这就是“千人千面”的个性化商品排序。那些向你推荐的商品,更是在强化你平常的生←活习惯。

网络不光有“信息茧房”,还有“消费茧房”,让每一个人更容易【买到东西的同时,也让我们误以为全世界都在消费跟自己一样的商品。

所以彼得林奇的“到身边找十倍股”的方法,仅仅㊣是提供一个线索而已。

投资者的视角应该是“上帝视角”,是消费者、管理者、员工、合作伙伴的多重视角的综合,而单一的消费者视角,只能是盲人摸象,产生的只有偏见。

]]>
/202008252943.html/feed 0
寻找A股最佳商业模式①(2):怎么赚“小B”客户的钱 /202008102215.html /202008102215.html#respond Mon, 10 Aug 2020 14:43:40 +0000 /?p=2215

小B客户的三◇个特点

1/5 “2小B”更像是一▅门C端生意

分析商业模式的第一步是区别2C和2B的企业。

2C的企业有消费者复购或口碑推荐形成的品牌粘性,2B的企业有大客户培养新供应商引发的爆发性增长,这是它们各自的优点。

但同时,2C的行业易守难攻(除少数新兴行业),新企业机会较小,2B的行业一旦性价△比不符合大客户要求被抛弃,或大客户产品重大变化,容易遭遇业绩断崖式下降。

于是有了“用2C的品牌,赚2B(主要是小B)的钱”的商〓业模式,就是本系列上一篇《寻找A股最佳商业模式(1):用2C的产品,赚2B的钱》的内容。

这个商业模式关键不在于品牌,而在于小B,

“2小B”更像是一门C端生意:

第一,小B的数量多,中国小微企业占企业总数90%,贡献了60%以上的GDP和80%以上的劳动力就业,它们的生意体量不亚于大B。

第二、决策机制更△类似C端。回忆一下我们身边300人以Ψ下的小微企业,其购买决策流程的主观性和随机性,都更像是个人消费者,而不像有着严谨采购流程的大型企业。

但“2小B”的生意也有B端生意▼的特点,本文以两个A股上々市公司的案例,看一看两个比较有意思的“2小B”的商业模式。


2/5 民营体验机构VS.公立医院体检部门

美年健康是民营体检业绝对的龙头,估值最高曾达到130倍PE,也是基金重仓股,说明市场非常看好其商业模式,直到2018年7月——

广州美年健康的一位离职员工在自媒体曝料,公司用冒牌医生违规签发体检报告,内容很快被证实,公〖司被处罚,加之处于大熊市最惨烈≡的一段,股价几个月即腰斩。

很多投资者都在质疑一个问题,像体检这么重要的事,民营体检机构怎么跟拥有设备和人才优势的公立医院体检部门竞争呢?

这个问题,一定㊣ 要从客户结构上去理解。

目前的体检市场以企事业单位的员工体检为主,美年健康的大部分营收同样来自团检,因为小微企业占了80%的劳动就业人数,可以认为美年健康是一个典型的“2小B”的企业。

作为员工福利的↘体检,大家都不陌生。参加体检,自然希←望有病都能查出来,民营体检机构因为人员和设备的问题,确实很难让人像公立医院一样放心(实际上在三四线城市,头部体验机构的设备已经ξ 不弱于公立医院),但实际上,团检市场的蛋糕,大部分▆都被民营体检机构拿去了。

最重要的原因有三点,而这三点刚好是“2小B”业务的特点:

首先是体检行业的性质。

体检本质是⊙健康服务业,对医疗水平的要求相对低,对服务品质、便捷性、成本控制、管理效率的要求更高,公立医院的体检基本上是一套人马,继承了公立医院医生“脸难看,话难听”的服务水准,所以恰恰是公㊣立医院的弱点。

其次是对业务→投入度的要求。

公立医院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市场化主体,肩负着很多非市场化的任务,体检只是它们的一块创收的副业,毛利也不见得比医疗高,而且占比小到可以忽略不计。

比如说,由于疫情,医院的资源连正常的科室都难以恢复,就更顾不上体检部门了。

更重要的是性价比,完全相同的体检套餐,民营体检机构只有公立医院的一半到三分之一,原因在于公立医院的体检项目定价跟正【常医院检查挂钩,自然高高在上。

所以前年“美年健康”的负面新闻曝光后,很多团检客户流失去了公立医院,转了一圈后,今年又陆续回流。

而“美年健康”经历了负面新闻,又重新把业务重点转回到低╲毛率的“团检业务”,个检业务更多只是提高设备利用率、提升毛利润、调节收入的辅助业务。

所以民营机构@和医院是错位竞争的。最终这个市场上,选择个人体∩检的,往往对健康关心远远超过对服务的要求,更可能倾向于公立医院体检部门;而单位体检是一项常规职工福利(每年都有很多员工逃避体检),HR有◥成本控制压力,选择民营体检的意愿更高。


3/5 小B客户的』三个特点

从美提健康这个案例,总结一下小B客户的特征:

第一、小B端的消费决策跟C端客户类似,对品牌知名度有一定要求,但不像C端客户一样有明〒显的品牌个人偏好。

品牌提供的价值,分为功能属性和非功能属性。前者是指产品的功能和性能的优劣性,后者是品牌符号给使用者提供的情感附加、社交价值,比如奢侈品提供的社交○符号价值,老字号提供№的情感连接价值。

小B端客户重视的是品牌的功能属性,对非功能属性则基本无要求,这是跟C端客户最大区别。

第二、对性价比相对敏感,2小B的生意大多对应企业的“成本中心”而非“利润中心”,往往有预算控制的∞硬指标,其预算的弹性远远弱于C端客户。这就对企业的成本控制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第三、对服务要求高,特别是针对有决策权的部门和相关对接员工的服务。因为小B端具体负责的◣人员都有自己的工作,自然希望供应商能提供完备的售前售后服务,减少自己的工↓作量。

跟踪“2小B”的生意,成本与价格、服务响应度、销售能力、效率,都是比较重要的。

像员︼工福利、办公用户、HR外包、企业通用软件等等,做的是企业通用型的产品服务,追求的是企业数量的广度,是一个标准的“2小B”的生意,还有一类生意,针对特定行业企业的服务外包,这一ξ 类追求的就是服务的专业度。

下面是一个非常特殊的案例。


4/5 CRO公司还是VC公司?

看上去,港股上市的维亚生物跟一般的CRO公司差不多,它主要做蛋白质结构发现,是整体药物研发流程中最早的“从0到1”的过程,八成的订单来自美国,它╳的客户很分散,近400家,既有︽前十大制药公司,也有众多早期的研发企业。

CRO中的早期药物发现外包服务是一个寡头垄断的行业,前两名占了80%以上的份额,在这种恶劣的竞争环境下,维亚生物怎么竞争呢?

维亚生物的业务战略有两个特点,一是公司是更聚集在0到1这样的早期药物发现,避开药明生物、康龙化成这两个寡头优势明显的更后期的化√学、合成、优化这部分。

正是因为这个业务方向,维亚生物把业务拓展到“付不起钱”的孵化期项目——早期的药物发现阶段有很多创业型〓公司。

但没钱的生意怎么做呢?这些项目团◆队没有太多的钱,但有股权啊。

维亚生物的收入中,除了正常的CFS(即收现金的服务)之外,最特别的就是EFS——服务ζ换股权。

关注CRO行业的人都知道,药明生物有一个FFS收费模式(服务进度收费),即除了正常的研发费用之外,药明还通过药物研发的∩里程碑收费,目的是在万一药物研发失败后,仍有∩阶段性的收入确认。

大概是受这个启发,维亚生物采用了一个更为激进的收费策略,前期免费以获取创业公司的股权,后期通过出售孵化企业,实现股权收益。

实际效果还是不『错的,公司在上市前投了30多个项目,退出了4个项目,回报率分别为212%、494%、200%、315%。

很多人看懂了之后会说,这不就是VC吗?VC的估值跟CRO企业可是天壤之别啊?

这也是维亚生物的估值明显低于一般CRO企业※的原因,但它跟VC还是有很大的区♂别的:

首先,维亚生物的投资是跟业务捆绑在一起,它的决策跟一般VC不同,更多是从药物研发成功率的角度,这跟业务是一个角度,也就是说,它的投资成功率应该高于一般的VC,它※对被投资企业的赋能远远超过哪怕是顶级VC。

其次,VC大多是一次性投入,而EFS模式则是分几年、以服务形式投入。如果有项目早期失败,那么损失也不大,同时它的退出也比一般的VC快。

再次,维∞亚生物仍然有一半的收入是CFS,以维持企业正常的现金流,而不需要像VC投完手里的钱,要么结束,要么寻求新的投资,它的业务连续性是有保证的。

最后,由于公司的真正经营成▲本仅相当于▅服务费标准的一半,按照前面说的已退出的四家企业的回报率,相当于退出一家企业,可以覆盖4~10家企业的真正成本,投资还是很安全的。

投资公司的估值低,是因为投资收益的连续性差,利润波动性大,风险高,相对而言,维亚生物本质上还是CRO业务公司。

当然,怎么给这样的公司估值,这就不是本文的话题了。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EFS是被竞争格局逼出来的商业模式。从传统的价值投★资的角度,它不算是什么好的商◣业模式,相当于把一半的“收入”全部投入风险极大的股权投资。如果做成了,必然有其他企业效仿,因而没有太深的护城河。

但从中也可以看到,服务于小微企业、创业企业,往往需要更灵活的商业模式。


5/5 你面对的并不是一个企业

近十年来,中国的人力成本迅速增加,企业越来越重视精简人员,为了不影响业务流程,企■业有两个办法,第一就是更多地使用高性价比和高效率的专业服务外包,这就是“2小B”的企业发展空间越来越大的重要原因。

所以,以服务外包或产品采购为核心的“2小B”企业,跟做“2C”产品,区别还是非╱常大的。

每一个人自己都是C端用户,很多时候,只要把自己热爱的东西做出来,往往就成就了针对某一个特定客群的优秀产品,区别只在于这个市场容量大小。

但在2小B端,你面对的〇其实不是一个企业,也不是一个人,而是企业内部一群不同喜好的人』,整个购买决策分散在这些人手上,你必须理解不同的不同需求,了解企业内部的常规流程,你还要知道在产品使用过程中各自痛点,并有一定的服务手段给予解决。

当然,决策流程越复杂,你一旦成功搞定一∞家客户,客户想换掉你也不容易,也同样能产生消费类产品一样的用户粘性。

A股目前2B的行业巨头都是大客户供应链体系内的,但因为中小微企业数量庞大,且急于降低人力成本,“2小B”的生意,未来相信也能诞生大Ψ 市值企业。

企业应对人力成本上升的另一方法是使用软件和系统来代替人工,这也是2B的商业模式中,最具前途的SaaS,将是本系列第三篇的内容。

]]>
/202008102215.html/feed 0
寻找A股最佳商业模式(1):用2C的产品,赚2B的钱 /202008102212.html /202008102212.html#respond Mon, 10 Aug 2020 14:36:42 +0000 /?p=2212

“小B”的钱,比“大B”好赚

1/5 2B与2C的商业模式?

研究企业的商业模式,2B和2C是两个截然相反的分析思路。

2C的行业→好处是,潜在∏消费者是无限的,只要你有大众级的好产品。如果品牌比较强势,消费者复购好,几乎是一种无敌的商业模式。而且2C的行业现金流好,更符合价值投资↙的理念。

但2C的问题是,越是大众级产品,越ㄨ容易形成稳定的竞争格局,新企业只能在一些边缘市场冒出来,还很容易在进一步发展中被原强势品牌打败。这样,研究提供的投资参考价值就降低了。

2B的行业好Ψ 处是,不管你是多小的企业,只能你能在技术上有突破,提供高性价比的产品,你就有可能被下游大客户选中,出现爆发式的增长,这就给研究带来无穷的机会。

但2B的问题是,没有品牌的优势,技术路线易变,难以形成稳定的护城河。

那么,用2C的品牌,赚2B的钱,怎么样?

理论上说,这是冲突的。因为B端企业有自己的品牌或并不在乎品牌。但如果B端企业规模较小,而它销售的产品又是需要品牌的,这个逻∑辑就成立了,那就是——

用2C的品牌,赚2“小B”的钱。

本文就列举№三家这个模式的上市公司。


2/5 绝味食品:店=消费者

看到“绝味食品”这四个字,大家可能要怀疑我是不是弄错了,这难道不是一个2C的企业吗?

从营收的角度看,绝大部分都是卤制品销售,看上去是消费品,但绝味经营的重点却是把产品卖给一家家的小加盟店。

绝味最核心的两个逻辑“单店盈利模型的优化+加盟商招商与服务” ,只有把加盟商当成“消费者”,才容易看懂:

第一、开店数与开店♂空间:每开一家店,就相当于多了一个“长期回头客”,而开店空间代表有待转化的“潜在消费者”。

有分析师在判断绝味的开店空间时,用正新鸡排▼来对比,无论是产品还是价格,还是加盟商的服务能力,两家都差不多,正新鸡排全国有近ξ2万家店,每年还在新增,绝味」目前是1.2万家店,每年新增1千多家,故空间上,增长个五六年没问题。

所以说,店=消费者。

第二、核心竞争力在于加盟商培育,增强他们的“消费能力”。

看营收数据,公司的加盟管理费收入的利润占△比可以忽略不计。它的经营Ψ并不是赚加盟费,而是让加盟店快速收回成本,进入稳定的盈利状态,才能给公司贡献长期稳定的营收。

比如上半年为了对冲疫情的影响,公司给了加盟商很多补贴,短期对利润的影响比较大。公司以前每年都会提价,今年估计也不敢提价。这些都是从加盟商的利益出发考虑问题。

从商业模式上说,品牌特许经营的加盟模式,赚的都◎是小B的钱。

这个模式成立的原因在于←,中国有大量“潜在加盟商”,简单说,就是大部分的普通白领——有一些开店的本钱,又有开店所必需的吃苦耐劳的品质,预期〖也不高,就是想开一家店养家糊口,但又不知道开什么店,又怕亏本。

当然,绝味还是传统的“重资产型”的特许经营模式,它还有工厂,营收还是卖产品为主,而下面㊣ 的这家公司,连这些都不要了。

3/5 南极电商:吃了供应商,再吃经销商

在过去文章《“灯下黑”是怎么让我错失牛股的》中,我介绍过南极电商的投资逻↙辑。

一般商业模式好的公司,总是要吃定一头,要么吃上游,要么吃下游,茅台的商业模式好,是上下游通吃;而南极电商同样也是吃了供应商,再吃经销商的“甘蔗两头吃”:

中国有大量的产能过剩却没有品牌和销售能力的工厂,其中部分品控能力还不错,,贴牌之后,不但价格可以翻一番,销售也更有●保证;

 国还有很多有运营能力却没有容↑易转化的品牌产品的网店,只要店里的商品贴上品牌,转化率与销售都会大幅增长。

所以,这是一家2“小B”的企业,只是南极电商更彻底,完全靠品牌服务收入,就是我那篇文章的内容。

结果在雪球上,有人质疑我那篇文章对南极电商的分析,我文中认为公司的收入来源于“品牌授权+代运营”,但这个人说,南极电商的店铺都有代运营公★司负责运营和商品推广,它的收入〗只有品牌授权这一部分。

南极电商确实不做代运营,但这恰恰是2“小B”模式最容易被误解的地方,因为小B的钱,也没那么好赚。

代运营公司的核心∏资产是网店(直营的品牌旗舰店除外),网店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呢?不是广告投入直播营销,也不是美工设计这些东西,而是对目标消费者购买习惯和店铺整盘货品的理解。

传统零售的经销模式是,工厂生产什么商品△,经销商就想办法卖;但电商的思维是,消费者需要什么商品,我再找能生产这种商品的厂商。

优秀的代运营公司@最值钱的地方是知道网购消费者的偏好,并向生产商提出货品规划建¤议:什么样的产品能当爆款,什么样的产品能承接爆款的流量,什么样的产品是长尾利润款,这样,整个店铺的流量才能被最大有效利用。

但在中国,经营策略不能单独卖钱,必须依俯于产品或服务,这就产生了另一个问题,代运营无法控制产品品质,再好的经营策略没有产品质量还是白搭——那些红极一时的代运营公司几乎都死在“货”上。

理解了代运营公司的业务实质后,大家再思考一个问々题,如果南极电商本身对货品〓和店铺的理解超过了代运营公司,对产品的控制力又强,又拥有品牌,那么它怎么赚钱才能利益最大化?

传统品牌找电商代运营,是因为这些传统品牌不懂电○商。可是,不管是从店铺商品的规划,货品品控,还是从阿里获取流量的能力,这些代运营机构都无法和南极电商相提并论,南极电商需要代运营公司,只是为了把占比成本很高的人力资本和及其占用现金流的营销费用给剥离出去,来提高利①润,代运营公司本质上只是一个广告采购商和人力资源外包机构,赚的是最辛苦的钱。

所以南极电商的员工数一直在减少,可笑的是,很多机构就此认为公司财务造假,把新商业模式当◣成财务造假,本质上是投资研究机构不懂实业,坐在家里想搞出一个大新闻。

南极电商实际上是一家2“小B”的新模式电商公司,品牌只是一个收费由头,它跟以前烂大街的皮尔卡丹、老人头一类的假洋品牌完全不同,它收的不是品牌授权费,而是品牌综合电商服务费,包括品牌授权费加上代运营费。

很多人都觉得南极只管卖品牌,不管产品品质,两头收智商税,这个说ξ 法也不客观。为了说明这∑ 个问题,我先给大家看一个没有完全跑通的2“小B”案例——海澜之家。

4/5 海澜之家:新瓶装旧酒

从商业模式上看,海澜之家就是一个线下版的“南极电商”。

服装企业最大的问题是库存服装,供应链又要提前准备,时尚风向易变,结果大部分红极一时的企业最后都在库存上栽了跟头。

海澜之家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在上游剥离了☉自己的工厂,采用与工厂联合研发的产品开发模式,所谓“联合研发”,本质上就是“赊购”——款式我说了算,但采购我不出现钱,卖不掉的就退给你。

工厂肯定觉得风险太大,海澜↓之家说我还有“二次采购”——其实就是副牌和剪标,再卖到网购渠道和低线城市。

这么一来,海澜之家把低毛利和经营风险转嫁出去,只留下品牌运营、终端渠道和供应链管理等高附加值环节,看上去〓又是一个包赚不赔的生意,但为什么海澜之家ROE年年下降,库存年年◆攀升呢?

问题就出在下游的“联营托管”——看上去是直营店,实际上是加盟店,但加盟商是“甩手掌柜”,只负◥责出钱,包括五年的保证金(无息返还)、店面租金、装修费用,等等,而把店完全交给海ω澜之家以直营的方式负责经营。

看上去都是加盟,绝味是动嘴皮子,把风险甩给加盟商;海澜之家是把保底收入留给“甩手掌柜”,把风险收入留给自己,干得好就是收入飙升,干不好就是库存飙升。

比较了这两家,我们再回头再说说南极电商。

5/5 2“小B”模式的真正护城河

很多人从自己的消□费体验觉得南极人的※东西不好,完全是卖牌子。

这个看法是不符合电商的逻辑,实体店还有可能靠地段优势杀过路客,网店必须有回头客,如果你的店复购率不高,品牌搜索率不高,淘宝就会减少给你的自然流量,光靠打广告拿流量,什么店都会亏。

所以,只要南极的销量能持续增长,背后必然是还不错的消费者满意度——你要相信阿里的大数据分析匹配能力,不能凭∴个人体验主观臆断。

本质上说,南极人品牌形象虽不及海澜之家,但定价倍率低,用户期望值也不会太高,其品牌势能足以让大部分经销商和厂家赚钱。

无论是绝味还是南极,经销商∞和网店都不是傻子,想要赚小B的钱,你必须比他们更懂C端消费者的需求,提供更适合的产品,品牌只是一个收费的由头,而不是真正的护城河,核心还是要懂消费者,提供▅真正适合它们的产品。

小B的特点是数量多,除了加盟商、经销商和工厂之外,还有中小企业。这是另一种“2小B”的商业模式,也有几家不错的公司,我们下一期再①说。

]]>
/202008102212.html/feed 0
四种财富增长曲线,你的人生是哪一种? /202007311899.html /202007311899.html#respond Fri, 31 Jul 2020 10:25:51 +0000 /?p=1899
首发于“人神共奋(ID:tongyipaocha)”微信【公众号
排版 | 图解金融

目录
– – – – –
1. 为什么基金赢了,基民却输了?
2. 为什么赚钱不能急?
3. 第一、专注大机会,不要▓把时间浪费在小机会中
4. 第二、专注长期增长的稳健收益,放弃短期〇投机思维
5. 第三、幸福赚钱,才能持续赚钱

财不入急门

年末年初,照例是要讲一些跟钱有关的话题。

去年是公募基金大丰收的一年,历史上首次出现大部分主动卐型公募基金都跑赢指数的现象,但有一■个宿命却逃不了,有调查发现,去年大部分基民收益没有跑赢指数,自然远远落后于所投的基金。

我们知道,基金大部分份额都是被普通“基民”买了,为什么基金羸了,基民卐却输了呢?

事实上,这不是一年的现象,而是年年如此。

普通人投资理财,既可以自己亲手动手,研究投资自己》熟悉的方向,把知识变现;也可◆以通过买基金等,通过专业的机构,坐享专业财富服务,但有一件事,谁也帮不了你,就是财富观。

大部分人的财富观都是扭①曲的,最典型的现象,是股市火爆,垃圾股卖黄金价的时候,也是基金卖得最好的时候;股市冷清,优质资产卖白菜价的时候,也是基金无人问津的时候。

想要长期获得财富,就要有正确的财富观,今天的文章就要从一句特别重要的财富古训讲起——财不入急门。

“财不入急门”的字ㄨ面意思是,赚钱不能急,越急越赚不到钱。

对于这类古训,很多人的态度都是:有道理,没屁用。因为确实跟现实差别有点大,毕竟我们身边赚快钱的例子太多了。而且,快钱慢钱不都是※钱吗?很多人觉得,趁有机会,赚一波快钱把生活安顿好了,剩下的钱,再慢慢赚,不也挺好?

要说赚快钱的方法,股市上最多,而且早期绝大部分人都是来赚快钱的,我做了二十多年↑股票,看到过无数赚快钱的人,有打听亲友的内幕赚钱的,有苦心研究跟庄技术赚钱的,有重仓押注重组赚钱的,也有佛系炒茅台赚钱的。

结果没有例外,都“还”了回去。听内幕赚钱和擅长押注重组的人,最后都死在借钱赌重组失败上,擅长跟庄技术的,在庄股消失后,赚的钱又慢慢亏掉,重仓茅台赚钱的,下一个重仓的品▅种是造假的康得新。

让你失败的,往往是曾经让你∴成功的方法;毁掉你的自信的,是你确信的东西忽然消失了。

这么说话,很宿命论,但它在投资上,其实是赚钱的本质——主观上,你是靠能力赚钱,靠知识赚钱,靠胆识赚钱,但在客观上,时间才是资金增值的本质。

我们撇开马云这类依靠时代机遇和资本力量的极☆少数人不谈,一个赚钱能力的差异,也就▲是长期年化收益20%(巴菲特的级别)跟5%(普通人理财)的区别。让我们忽然一下赚了利润100%一笔大钱之后,我们应该⌒问自己一句:然后呢?

长期年化收益是长期的平均值,如果你用某一种方法某一年♂赚了100%,可以想像,继续使用这个方法,你将在未来获得极低甚至负收益,直到最后平均收益回归正常

很多人并不是不懂这个道理,但问题在于无法忍受寂寞,因为财富的增长并不是前面▼那条向上的斜线,而是抛物线的组合,前半生慢,中间有一段突破瓶劲后很快,最后又遇上瓶颈慢下来。

道理也不难理解,财富ξ的增长不但取决于时间,还跟知识和财富的存量有关,还跟你是否有」好方法有关,这些都是要用时间去积累的。

当然,借助多种财富增长渠道或专业的理财力量,我们可以分阶段突破增长瓶颈,让增长变成一个个的波段。

人人都知道投资有风险,所以个个只想捞一把快钱走人,这才是“基金赚钱,基民亏钱”的真正原因。所以,“财不入急门”有三层含义。

做生意有一条规律,你不可能让所有顾客都满意,如果你试图这『么做,你的成本就会∞变得奇高无比,价格失去竞争力。最好的方法是按照“二八原则”,即20%的顾客带来80%的收入,服务好那20%的顾客,先把80%的钱赚到手再说。

财富积累同样如此,专注可以带◎来80%财富的少数大机会。此时,最容易对你的财富观产生干扰的是“举手之劳,不赚白不赚”。

事实上,没有钱是白赚的,你通常是低估了赚这笔钱的难度。

以前在经营广告公司时,常常有关系很〖好的客户让我们“顺便”做一些平时不太做的业务,一开始,我觉得送上门赚的钱,现成的客户关系,还能拓展一些业务范围,何乐而不为?

但做了之∑ 后才发现,这些业务完全不是当初想象的“站着把钱给赚了”,不熟悉业务容易走弯路,客户找你就是为了省钱。成本高,收入低,亏大发了,最后出品质量不好,还伤害了客户关系。

财富积累也是如此,最近涨了多了点,就常常有跟着我定投的读者问我,是不是应该先卖出,再逢低买了。

为什么基金赚钱,买基金的基民亏钱,就是因为很多人不但要赚基金净值上升的钱,还想⌒ 赚波段差价,结果赚了芝麻,丢了西瓜。

为什么买基金只赚净值上升,不赚波段差价呢?因为这两种¤钱有本质上的区别:“净值上升”本质上是经济增长的钱,是大家一起坐轿子,是大机会;而“波段差价”本质上是博弈,赚的都是别人亏的钱,形象的是说,是大家拿刀互砍,钱ω 当然难赚。

当然,在早期财富积累阶段,如果是那些确实容易的▓小机会,顺道赚钱也是可以的,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必须要学会主动放弃那些偶尔出现的赚外快的机会。

我早★期常常接到一些广告文案和策略的活儿,因为不占用@我什么时间,而且跟我的工作相关,但后来都放弃了,因为这不是我真正想写的。

很多人觉得这两者不能并存吗?答案是不能,小机会赚多了,人的格局会变小,会形成路径依赖,而忽视了真正的机会。

所以我宁愿写稿子,赚少得可怜的稿费,因为后者,所以才有今天的『公众号。如果只是按客户的喜好去写广告,很可△能把自己写废了。

想把所有小钱都赚到手的人,最终该赚的都赚不到。

做生意做事业,更是如此,不但不要太在意小钱,甚至要不停地把小钱花出去,有句话叫“财散人聚”——散的是小〖财,聚的人气是大财。

上面的道理是很容易理解的,但很多人困惑的是判断问题,比如什么是大机会,什么是小机会。是不是能够赚∮大钱的就是大机会,能够小钱的是小机○会吗?

我儿子刚刚出生时,请过一个月嫂——张阿姨。这个人脑子活、手脚勤快,口碑极好,要提前预定的那种。

张阿姨也算是个奇葩,她々来上海七八年,做过美发师、酒吧调酒师、开过美甲屋、中医按摩房,每换一份工作,中间的过渡时间就用做月嫂来填充,流○动资金缺少,也做一段月嫂。

我们常常说到一个人坚持不下去,是因为缺乏毅力。但以张阿姨为例,她在每转入一个新行业时,往往是很有毅ω力的,都能很快入行。但结果却是,有一次她告诉我,如果只做月嫂,她现在的积蓄还要再乘10。

张阿姨的问题在于,她有一个固执的信念,她认为自己没赚到钱,是因为没有找到能赚钱的行业。

其实很多人的想法跟张阿姨一样,永远在想“现在做什么更赚钱”,而不是“有什么长期稳定赚钱的方法”?

大机会与小机会的区︽别是什么?我的答案很简单,能够长期持续增〗长的,确定性又强,哪怕利润再小,也是大机会;只能带来短期暴富的◥,确定性又一般,哪怕利润再高,也是小机会。

开过饭店的都知道,有一些开了很长时间的不起眼的小吃馆子,利润比不远处客单价贵上几倍的饭店还要高,因为前者有长期积累下来【的稳定客流,对厨师的手艺又没什么要求,可∮以说是一个有“护城河”的稳定生意;而后者表面光鲜,实际很脆弱,主厨的离职,导致味道不♀同了,就♀可能丢失老客户,生意很快变淡。

基金行业有一条“赢家诅咒”,前一年的收益冠军,接下来二三年,大概↓率跑输。因为决定短期投资收益的因素中,市〗场风格的影响最大,所以,收益冠军的基金经理,其核心风格肯定刚好与市场一致。

但风格永远是风水轮流转,再优秀的基金经理也不可能放弃自己的最核心的风格,那接下ω 来二三年,就只能“吃土”了。

所以选基金不能看一年◣的收益,你更应该去观察基金经理能否在坚持自己的风格的基础上,特别是在市场风格完全“逆流”时,还能获得稳定的利润,这一点比短期盈利水平更重要,很多年轻的基金ω经理,为了追求业绩,永远在追逐市场风格,没有自己的坚持,长期而言,反而容易跑输大盘。

人生的道路上,获取财富的速度是不均衡的◥,有人先¤富后穷,也有人先穷后富,有人资产一路稳健上升,有人财富则如同坐过山车……,这些财富曲线源于不同的财富方法:

先富后穷型:用错误的方法凭运气赚□一波大钱,然后慢慢亏掉:

先穷后富型:忍受长期的资本与知识积累,最终在合适的时间厚积薄发:

稳健增长型:就是前面说过,通过专业知识或专业机◤构一波波地阶段性突破财富瓶颈

坐过山车型:用投机的思维追逐短期暴富的机会,财富呈随机大幅波动。

哪一条财富之路更好呢?经济学的研究∴告诉我们两条原则:

第一,损失厌恶原则:失去100万的痛苦远大于得到100万的快乐;第二,边际效用递减原则:得到第一个100万的快乐值最大,第二个100万其次,然后递减,最后赚多少钱都无感。

这两①条原则,排除了“先富后穷”和“坐过山车”型,哪怕他们最终的财富大于普通人,人生仍然是痛苦大于快乐。

剩下的,肉眼可见,“稳健增长”一定比“先穷后富”好。

所以,同样的收益,最痛苦的赚钱方法是,赚一波快钱,然后慢▆慢地亏掉;最幸福的赚钱方法是,赚正常的钱,在别人亏损时少亏点。

这个规律,巴菲特也不例外,但他厉害就厉害在“稳健增长”与“先穷后富”的叠加。虽然有←赚钱的天赋,他其实属于前半生“稳健增长”,把积累的富豪级的财富,作为“先穷后富”的“穷”,用后半生“厚积薄发”。

投资理财的目的是财富数字的增长吗?当然不是,而是安全感和幸福感,所以财富观最重要的原则是“不能损害幸福感去单纯追求财富增长”。

毕竟从来都▆是因为幸福才会去赚更多的钱,而不是赚了更多的钱才幸福。

—END—

]]>
/202007311899.html/feed 0
你的养老金距离真正的╳安心养老,还差多少? /202007271648.html /202007271648.html#respond Mon, 27 Jul 2020 09:07:31 +0000 /?p=1648
首发于“人神共奋(ID:tongyipaocha)”微信公众号

为什么个人账户的利率高得惊人?

1/5 为什么你交的养老金,要被调剂到别的省?

上周,中央公布了2020年养老保险基金中央调剂年度预算,名字很长,但内容其实很简单,就是各省的养老金按一定比例上缴中央,再按一定比◣例全部下拨给各省。

当然,各省上缴的数字和下拨的数字不同,实际上是养老金富余省份不对口支援养老金不足省份,就是图中的7个省份支援22个省,还有三省自给自足的局╲面。

这个数字是怎么定的呢】?根据政策,上缴数按职工√平均工资和参保人数的一定比例(2018年是3%,2019年是3.5%,今年提高到4%),而下拨的数字是按退休人数的比例分配到各省。

也就是说,人口越年轻,工资越高,上缴越多;退休职◆工越多,下拨也越多。所以,广东、北京贡献最大,黑龙江、辽宁受益最多,而工资水平不高但人口更年轻化的云贵藏就是自给自足。

随着人口老』龄化,养①老金缺口问题会越来越严重,想要知道养老金够不够用,首先要知道国家的养老金能不能支撑得下去,所以“养老金中央调剂”政策跟我们每一个人的未来息息相关。

为什么要有这个养老金中央调剂政策呢?


2/5 按省统筹№还是全国统筹?

我们每个月的工资单上,养老保险是扣缴比例最大的一项,一共有两部分,个人交工资基数的8%进入个人账户,单位交的16%进入统筹账户。如果你拿ㄨ到手的税后工资是1万,那么就有3000元进入这两个账户。

这两个账户的养老金有什么不同呢?到了你拿退休金的时候,你的个人账户全额按月返还;统筹账户就是一个“大锅”,里面所有人交的钱全」部混到一起※,按人头平均,不管你退休前高薪还是低薪、董事长还是办事员,都是一样一样儿滴。

这个方法听上去既合理又正义,自己交的退休金,自己几十年之后再拿来给自己发↑工资;单位交的钱,由国家统筹分配,所以叫“统筹账户”。

到底合理还是不合理,我后面再说,仅就技术上说,统筹还存在一个操№作问题,这个“大锅”到底是一个县市一个锅,一个省一个锅,还是全国一口锅?

从管理的角度,肯定是一个县市一口锅更好,因为养老金的收缴成本很↓高,必须有相应的激励机制。县域经济体是我国最核心的经济体,每一个县市管好自己的事是最合理的安排,这样激励与责任对待,事情最好办。

但养老金有点特别,交的人和用的人不是一群№人,如果交的人多,用的人少,那地方政∏府当然个个抢着做;但如果反过来,用的人多,交的人少,那地方政府就算再努力,也是入不敷出。

所以,养老保险统筹的“锅”,还是越大越☆好,基数大了,大家相互▲调剂的余地也大,所以养老金账户几经变化,到现在基本实现了“按省统筹”,也就是全省退休人民在一口锅里吃饭。

可“按省统筹”只能调节省内的贫富差距,中国省与省之间贫富差距远大于省内差距,经济发达的沿海,企业多,交的人多,用的人少;人口流出的东北〇,人都出去打工了,留下了动不了退休人员领退休金,还是解决不了部分省的养老金缺口问题。

因为我国的大部分跟钱有关的制度都是以省为单卐位进行的,统筹养老█保险,从县市到省一级▼,比较容易,再从省到全国,难度就大了。所以全国统筹喊了十几年,压力太大,就是实现不了。

发达省份的诉求也是合理的,主要是一旦涉及利『益的问题,从来不是“应该不应该”,而是“可行不可行”,像上海,收入跟北京差不多,但作为老工业城市,老龄化最严重的地区,退休金的压力也很大▽;而且一旦全※国统筹,退休金的标准再上去就比较难,但上海生活费用却没法“全国统筹”。

当然,这个技术问题并不难,总有办法协商解决,全国一盘棋行不行?还是难,中央还是要考虑到地方激励机制』的问题。

养老金加重了企业的运营成本,实际上有损地方经济,为了防止企业漏缴,政府征收的成本也很高,而地方政府之所以现在认真完成养老金收缴任●务,完全是因为养老金支付的压力。

同样是经济发达地区,上海的社保征收力度远远高于广东,正是因为上海的养老金压力比广东大。

如果现在强行全国统筹,意味着支付的责任完全转移到中央,那么地方政府就更没〗有动力扩大征收基数,这种利益与责任的不对称,反而不利于解决养老金缺口问题。

所以全国一盘棋,不是解决问题的好办法,这才有了现在这个兼顾多方利益的“基本养¤老保险中央调剂制度”。但这只是一个过渡性的政策,最终目标还是全国统筹。

可是,就算是实现了全国统筹,养老金的缺口问题也没有真正解决。


3/5 养老金制度的先天缺陷

全国统筹解决的是现在的问题,是地区↑间的不平衡问题,前提是总盘子仍然是有富余。但随着人口老龄化、预期寿命延长,交钱的人越来越少,用钱的人越来越多,如果出现全国★性的缺口,那全国统筹也解决不了问题。

事实上,人口流动的不平衡造成的交钱与用钱的人数的不平衡,只是利益分配的技术问题,真正严重的问题,长远看是人口老龄化,现在看,是“个人账户”没有做实。

“个人账户”这个名字给人¤一种误解,好像每一个人都有一个养老金账户,上面有自己这么多年来辛辛苦苦∑交的养老金的钱,将来要用退休金时,每月在这个上面拿。

实际上,“个人账户”只是记一笔账而已,并没有ω 实际资金到账,个人账户上的钱仍然是被用来▓支付现在退休工人的养老金,如果记账方法不改,你未来的退休金,也只是未来的职工未来交的退休金。

统筹账☆户有多钱发多少钱,并不是主要矛盾。养老金真正的缺口是@个人账户的空账部分,也就是名义上目前全国个人账户应有金额,和实际金额的差额,据统计,目前正以每年1000亿的规模扩大。

可能大家要问了,我们交钱□ 养现在的退休职工,那这些退休职工当年】交的钱上哪儿去了呢?这正是我国养老金制度的先天缺陷——现在的退休职工当年根本没有交养老金,准确的说,他们的“养老金”就是当年所在单位的资产。

1995年我国养老金制度改革前,都是单位养老,我们上一辈▼职工的养老金实际上是以企业利润留存的方式,体现在企业的资产中。但这些国营企业很多都是亏得骨头渣都不剩,职工的养老就被直接推向财政。

可财政也没钱啊,就只好挪用在职职工△的个人账户资金,这个历史遗留问题才造成了养老金个人账户的“空账运行”,成为养老金缺口的根本原因。

个人账户空账运行只是权宜之计,随着人口的老龄化,在职职工和退休职工的抚养比例越来越大,当个人账户也弥补∮不了这个缺口时(比如现在的黑龙江),怎么办呢?

养老金的亏空是历史上的国营企业经营不善造成的,解铃还需系铃人,当然应该由现在经营良好的国企来承担,再加上现♀在优胜劣汰下胜出的国企也足以承担,光国有银行就赚了所有上市公司一半的利润,这就是现在的国有股权划转社保的方案。

按去年的规定,划转对象为中央和地方国有及国有控股大中型企业、金融机构,划转比例◎统一为企业国有股权的10%。目前的划转金额已经等于养老金目前的结余金额,相当于再造一个养老金账户。

虽然这些股权还有一些争议,要避开“国有资产流失”的大坑,之后还要解决能不能变现的争议,但至少ㄨ缓解了一部分问题。至于某一天还是不够用怎么办?这就不是本文所能回答的问题了。

对于个人而言,真正重要的问题是,按照现在的养老金发放标准,到底够不够我们将来养◤老?


4/5 为什么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的利率高得惊人?

对于国家而言,养老金征收就是一个跟时间赛跑的游戏,收少了,养老金的缺口补不上;收多了,影响企业效益,反而≡降低了“税源”。

这个矛盾就决定了,养老保险的发放标准,只能满足“凑合着过”的比较低的标准——总理都说了,中国六亿人均收入不足一千,那养老金自然高不了。

像上海◥之前正常交金的普通退休职工,现在一个月的平均水平也就4千多,比最低工↑资标准2480元,高了不到一倍。相比之下,上海平均工资水平一个月9000多,相当于退休金砍一半。

而且这只是平均,实际上,你现在的收入越】高,退休金〓的落差越大。

所以,高于本市职业平均收入的员工,现有的养老金主要作用还是一个托底,想要让退休后的生活不至于落差太大,从现在开始就要做好准备。

当然,养老金还是要交♀的,虽然你的钱大部分都被“统筹”了,但毕竟♀有一个最基本的保障。

还有一点,养老金个人账户的利率非常高,2016~2018年的记账利率分别为8.31%、7.12%和8.29%,跑赢绝大部分理财产品。

为什么养老金的收益那么高呢?反正是记⊙空账嘛,高一点才能增加养老金的吸引力,做大基数——要知道,以前很多〗人都是按最低工资标准交的金。

同时,在你工资的增速开始放缓时(比如35岁左右),你就要为退休金而作准备了。


5/5 未来养老最大的问题

如果你从35岁开始准备退休金,60岁退休,按平均寿命85岁,刚好退休前后◣各25年,这条题目就简单了。

如果你想保持退休后生活水准不变,意味着你要把现在的正常家庭生活开支(不包括孩子)再减于现在的退休金水平的差∮额存下来,用于々未来的退休金——假定退休金标准增加速度、通货膨胀水平、你的投资收益三者相等。

假如你们夫妻现在每月家庭开支为1万,现在上海夫妻两人退休金加起来有8000,那么,简单的算法是,你每◥月要有2000元补充退休金。

看上去2000元好像不多,但这才是开始,没那么简单:

首先,这个数字是你现在的生活开支与退休金水平的差额,如果你未来生活水平的相对位置不断上升,这个数字也会不断上升,它的增长通常高于退休金标准的增速;

其次,这个数字是纯粹为了补充退休金而准备的,不包括你现在准备子女的教育经费、婚嫁金等等。

再次,退休开支中最大的◤一项“医药费”和“护理费”没有包括在内的,你还需要另外准备一笔钱,应对不在医保报销范围内的医药费和护理费——后者可远远高于你的退休金,现在上海养老院正常床位5000元以上。

最后,这笔钱的投资不光要战胜通胀,还要赶上个人账ぷ户的增值速度,前面说了,个人账户前几天的收益率都是7~9%之间,如果达不到这个水平,就还要再增加投资额。

我的公众号的读者大部分都是30左右,估计很少考虑养老金的问题,很多人现在觉得既①要工作又要养孩子,实在是太累了,但如果经历老年时的病痛缠身,连走几步路都很艰难的时候,你恐怕会觉得,年轻时再苦再累又算得了什么呢?

当然,为了防止有人说▂我“贩卖焦虑”,我也可以从另一个角度安慰一下大家:你的养老金够不够用,完全取决于你习惯了什么样的生活水平。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那从现在起,就用退休金的标准来计划自㊣己的开支,那就不存在养老金够不够用的问题啦。

还要☆多做家务,少请钟点工,多运动,增强生活自理能力,未来的中国养老可能不是钱的问题,而是人█工奇缺,你就算再有钱恐怕也只能用自助设备。

]]>
/202007271648.html/feed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