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壹财经 - 《财富管理》杂志社 / 财富管理行业◥整合传播平台 Thu, 03 Feb 2022 13:24:29 +0000 zh-CN hourly 1 https://wordpress.org/?v=5.3.6 中国持牌金融机构科技子公→司大全(2021) /202202038352.html /202202038352.html#respond Thu, 03 Feb 2022 13:24:03 +0000 /?p=8352 摘要

√ 据零壹智ξ库不完全统计,截至2021年4月9日,央行及持牌金融∑ 机构共成立科技子公司45家。

√ 央行已成立金融科技子公司4家,筹备中金融@ 科技子公司1家,已成立╱金融科技测评中心、认证中心各1家,待开业金融科技认证中心1家,从所在地来看,这些公司已覆盖北京、深圳、重庆、苏州等地。

√ 商业银行已成立金融科技▃子公司12家,筹备中金融科卐技子公司2家,商业银≡行的金融科技子公司短期大多以服务母公司银行业务为主,长期大多以输出同》业IT解决》方案为主要营收来源。

√ 证券业成立金融科技子公司2家,分别为山证科技和金腾科技注册←地均在广东。保险业已成立金融科技子公司共27家,其中已上市公司2家,筹备中金融╲科技子公司2家。

√ 移动通信、电子商务、互联网等行业巨头也积极布局金融科技领域,本文简要统计了20家此类金融科技子公司的相关信息。

出品|零壹智库
作者|陈艺楠 颜晓妹

一、概述

2020年10月29日,中共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建议提出要提升金融科∑技水平,坚定不移建设数字中国、建成现代化★经济体系。2021年1月29日,央行金★融科技委员会会议强调,2021年要出台新阶段金融科技发№展规划,加快推动金融数字化转型,发挥“技术+数据”双轮▲驱动作用,助力构建适应数字经济发展的现代金融体系。

后疫情→时代,世界经济数字化转型是大势所趋,在“金融+科技”浪潮的冲击下,金融科Ψ 技是已成为推动金融转型升级的新引◣擎,大部分金融机构都已将发展金融科技业务提升到战略高度,尝试开发新的管理模式、业务形态与协作平台,以满↓足客户的差异化需求,并持续为其金↘融主业赋能,以提升业务能力、降本增效。

具体来看,金融机构大多通过成立或拓展自有科技团队、设立科技子公司对内外赋能、与第三方科技服务商合作等方式来推动数字化转〓型。本文主要分析央行以及银行、保险和证券业持牌金融机构设立的金融科技子公司,同时对部分行业巨头旗下的金融科技子公司做简单介绍。

图1:央行及♂持牌金融机构已成立金融科技子◥公司区域分布

数据来源:零壹智库、公开信息、企查查(截至2021-04-09)

据零壹智库不完全统计,截至2021年4月9日,央行及持牌金融机∩构共成立科技子公司45家,其中央行金融科技子公司4家,商业银行金融科技子≡公司12家,证券业金融科技子公司2家,保险业金融科技子公司27家;从区域分∩布来看,广东△注册公司最多,有14家,其次是北京9家,上海8家,3个区域合计占比68.89%。

二、央行金融科技子公司

为实现金融与科技深度融合、协调发展,近年来,央行不断整合自身科技机构相关资源,通过成立金融科技子公司、推进金融市场交易报告库数据交换管理ζ 平台建设等具体措施,从规范引领、应用试点、创新监管、研究交流等方面ㄨ支持金融科技应用发展。截至2021年4月初,央行已成立金融科技子公司4家,筹备中金融科技子公司1家,已成立金融科技测评中心、认证中心各1家,待开业金融科技认证中心1家,目前央行的金融科技版图已覆盖北京、深圳、重庆、苏州等地。

2018年8月28日,南京市人民政府、南京大学、江苏银行、中国人@ 民银行南京分行、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五方合作共建“南京金融科技研究创№新中心”正式揭牌成立,该研究中心重点研发数字货币加密算法和区块链底层核心技术,完成央行数字货币研究所布置的数字货币关键技术研究,广泛开ㄨ展金融科技课题研究、人员培训、场景应用试点,争取打造成为国内々乃至全球金融科技研发及应用推广平台。

表1:8家央行金融科技子公司/认证中心/测评中心

数据来源:零壹智库、公开信息、企查查(截至2021-04-09)

2020年央行新成立金融科技子公司2家,其中成方金融科技有限公司注册资本高达20.08亿元,经营范围涉及软件开发、技术开发、数据处理等,定位更具综合Ψ性,未来可能在々金融电子化、征信、清算▽等方面发挥更多作用。此外,央行在重庆和广东先后成立了国家金融科技认证中心与测评中心,致●力于提供专业、权威的金融科技检测认证及标准化综合服务,为金融↑科技健康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三、商业银行金融科技子公司

为推↑动银行数字化转型进程,各大银行在金融科技领域的布→局不断加码,股份★制银行已成为设立金融科技子公司的银行主力。商业银行的金融科技子公司短期大多以服务母公司银行业务为主,旨在推动母行集团科技发展与数字化转型,而长期大多以〓输出同业IT解决√方案为主要营收来源,同时补齐母行集团综合经营中的科技板块。截至2021年4月初,商业银行已成立金融科技子公司12家,筹备中金融科技子公司2家。

表2:14家商业银行金融科技子→公司

数据来源:零壹智库、公开信息、企查查(截至2021-04-09)

2015年兴业银行集团成立首家←商业银行金融科技子公司——兴业数字金融服务(上海)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兴业数金”),对内全面负责兴业银行集团科技研发和数字化创新工作,对外为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提供解决方案、输出科技产品与服务。

从注册资本来看,最高的◤是建设银行旗下的建信金融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其注册资△本金高达16亿元,最低的是2020年11月廊坊银行新成立的廊坊易达科技有限公司,其注册资本金仅为200万元,远低于其余11家商业银行金融科技子公司。

四、证券业金融科技子公司

2020年8月21日,中国证券业协会发布《关于推进证券行业数字化转型发展的研究】报告》,报告提出要鼓励行业加强信息技术领域的外部合作,支持不同类型的证券公司通过独立研发、合作开发、与第三方科研机构或科技公↘司协议开发等多种▓模式,以提☆升行业数字化适应水平和自主可控能力,支持符合条件的证券公司成立或收购金融科技子公司,以推动行业自主』创新。

随着互联网◥金融高速发展,金融科技逐渐成为券商核心竞争力之一,多家券商在智能化、数字化方面①均有实践,加大IT投入、积极布局以提升金融科技能力。截至2021年4月初,中国共有证券业金融科技▅子公司2家,注册地均在广东。

  • 山证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2020年3月13日,山西证券成立全资金融科技子公司山证科技(深圳)有限公司(简称“山证科技”),注册资本金2亿元,注册地位于广东深圳。山证科技是国内首家由监管机构批准的、国内证ぷ券公司独资的金融科技子公司,公司←经营范围包括计算机软件、信息系统软件开发、信息△技术咨询、数据管理等,以服务山西证券母公司为主。

山证科技基于近年来山西证券在金融科技方面的突破进展,将证券行业领先的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技术与金←融业务深度融合,依托母公司的投︽资优势和业务发展需求,充分发挥本↙地券商的优势,壮大金融科技队伍,为公司打造核心竞争力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为母公司提供全方位的信息技术服务,为证券行业的金融科技发展贡献力量。

  • 金腾科技信息(深圳)有限公司

2020年6月24日,中金公司与腾讯数码合资成立金融科技子公司金腾科技信息(深圳)有限公司(简称“金腾科技”),注册资本金5亿元,其中中金公司卐持股51%,腾讯数码持股49%,注册地位于广东深圳。金腾科技是证券业首家合资金融科技子公司,重点合作方向包括精准营销、大数据分析等,公司经营范围包括软件开发、信息系统集成服务、互联网数据服◢务等,金腾科技的成立╱也标志着互联网巨头和券商的联手进入新阶段。

金腾科技通过提供ㄨ技术平台开发及数字化运营支持,助力中金公司财富管理、零售经纪等业务提供更加便利化、智能化、差异化的财富管理解决方案,提升投顾ㄨ服务效率,优化精准营销,强化合规风控,以数字化金融科技能力推动中金财富管理业务加快转型、实现规模化发展,未来在可行情况下,金腾科技可向其他金融机构开放技术服务。

五、保险业金融科技子公司

2021年2月1日起,中国银保监会发布的《互联网保险业务监管㊣办法》正式实施,该办法在↑规范经营、防范风险、划清红线的基础上,鼓励保险与互〓联网、大数据、区块链等新技术相融合,支持『互联网保险在更高水平服务实体经济和社会民生,数字化々战略转型、科技赋能保险已成为行业发展趋势。

表3:29家保险业金∮融科技子公司

数据来源:零壹智库、公开信息、企查查(截至2021-04-09)

据零壹智库不完全统计,截至2021年4月初,保险业已成立金融科技子公司27家,筹备中金融科技子公司2家。在已成立的27家公司中,广东注册公司⌒ 最多,有9家,其次是⌒ 上海4家,2个区域合计占比48.15%;已上市公司有2家,分别是▽中国平安旗下的上海陆家嘴国际金融资产交易市场股份有限公司(LU.NASDAQ)、中国人寿战略投╲资入主的万达信息股份有限公司(300168.SZ)。

六、其他金融科技子公司

除银行、保险、证券业持牌机构外,移动通信、电子商务、互联网等行业巨头也积极布局金融科技领域,成立金融科技子公司整合内外部资源以№降低成本、挖掘资源,从而助力集团实现利益【的最大化。本文简要统计了20家此〖类其他金融科技子公司的相关信息。

表4:20家其他金融科技子公司(部分)

数据来源:零壹智库、公开信息、企查查

2006年8月25日,互联网领域巨头腾讯成立了财付通支付科技有限公司,注册资本金10亿元人民ㄨ币,财付通以微信和QQ两大平台为基础,构建金融开放生态,为用户提供移动支付、财富管理、证券投资、企业金融、民生产品等服务。

2018年9月28日,移动通讯领域巨头中国移动正式成立全资子公司中移动金融科技有限公司,注册资本金10亿元人民币,主要业务涵↘盖融合支付、特色电商、金融科技三大〖板块,致力于做一流的“通信+消费+金融”综合服务商。

End.

]]>
/202202038352.html/feed 0
“全国☆小微看泰隆”:模式为何难复制? /202112318146.html /202112318146.html#respond Fri, 31 Dec 2021 05:25:55 +0000 /?p=8146

来源 | 零壹财经

作者 | 李薇、申恒宇

2021年12月末,央行从公布降准、支农、支小再贷款利率下调,再到时隔20个月宣布降息,一系列“组合拳”展现2022年●货币政策基调,继续加大对于实体中小微企业的扶持力度。谈及小微,民间一直盛行着一句谚语——“全国小微看泰∏隆”,位于浙江台州的泰隆银行已迎来28周年,平均年龄29岁、户均贷款33万元成为其核心标签。

然而,这家采取“人海战术”的小微特色银→行,能否适应数字化转型的纯线上变革?“小而美”的发←展路径如何链接金融科技?在疫情冲击下,开拓小微客群也面临着数字鸿沟的头等难题,如何使泰隆经验复制全国,引发业界探讨多年。

回首2021年全年,零壹智库将其定义为“科技驱动的小微金融爆发年”,本篇为该系¤列的第二篇,此前曾「发布了《从年末降准组△合拳,看2022年小微信贷主线》,今后将围绕监管政策、典型银行策略、数字供应ξ 链金融、专精特新、产业ζ互联网等维度展开解读。同时,2022年1月即⊙将发布《中国数字化小微金融创新实践报告》,如有特色实↙践案例推荐,欢●迎留言探讨交流。

图 1:《中国数字化小微金融创新实践报告》研究框架

资料来源:零壹智库

一、浙江本土小微专业银行:28年成长史,立足微贷精细化管理

百年不遇的疫情事件,使全球各国均深刻意识到小微客群所面临的资金断裂危机,因此各省市ξ在2020-2021连续两年持续加强对于普惠小微金融的扶ζ 持力度。零︻壹智库研究发现,地处江浙地区▼的中小商业银行,构建出独特的小微金融服务模式。尤其是浙江省2家本土中小银行——台州银行与泰隆银行,成为银行同业机构争相学习的榜样。

1.泰隆银行PK台州银行:浙◆江系中小银行的小微成长路

两家银行的共性在于总部均位于台州市,并且诞生于上世纪90年代。其中,台州银行成立于1988年,泰隆银行成立于1993年,均由〓信用社改建而成。尽管泰隆银行设立时间延后了5年,但其注册资本30亿元,已超越了台州银行的18亿元。此外,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是,2021年招商银行增○持了台州银行的股份,从侧面验证台州小微经济体的特色价值。总体来看,两家银行的业务体量十分接近,但在█小微信贷技术运用、产品创新方面,泰█隆银行更为出众,因此本文重点解读泰隆银行的小微生意经。

表 1:台州★银行与泰隆银行发展综述(单位:亿元)

资料来源:企查查、零壹智库

说明:鉴于泰隆银行目前对外披露口径均为28周年,统计时间为最早信用社的成立时间,并非重组设立时间。为了保持成立时间的一致性,两家银行均选取▽最早信用社的成立时间。

尤其是泰隆银行▽曾入选央行出版的《中国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报告(2018)》一书,它构建的“三品三表”“社区网格化”小微开发技术深受业界好评,并吸引众多同业机构交流学习。究竟这家银行▽有哪些独门秘籍?如◣何凭借着利润微薄的小微金融业务,赢得监管层的认可?同业机构能否借鉴采纳?本◣文将展开全面解读。

图 2:泰隆银行小微金融服务案例入选央行专题栏目

资料来源:中国人民银行《中国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报告(2018)》

2.泰◣隆银行核心竞争力:平均年龄29岁,人均单户贷【款仅33万元

回顾泰隆银行的成长史,这家银行成立于2006年6月,目前发展为全国知名的普惠小微金融标杆银行。此前在2021年6月28日,泰隆银行迎来了28周年,并且在2021年度全球银行1000强排名中,入选第391名。凭借◣着浙江民营经济体众多的资源禀赋,该行积累了丰富的小微信贷经验并形成独有◎的风控文化。

零壹智库探究发现,泰隆银行最新披露的财报截至2020年末,数据显示该行发放普惠小微企业信用贷款210.26亿元,支持小微企业3.63万户,均位居台州当地法人金融机构第一。在@一个月前,泰隆银行披露了一组小微企业信贷额度数据——约99%的客户∏贷款金额在500万元以下、95%的客户贷款金额在100万元以下,民营企业贷款占比99%以上,涉农贷款占比53%,户均贷款只有33万元。

此前,央行发布的《中国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报告(2018)》显示,泰隆银♂行截至2018年末的户均贷款仅29万元,3年时间该行的户均贷款∩仅增长了4万。相比一批全国性银行动辄数十万、上百〗上千万的贷款规模,泰隆银行在“下沉”路径上,为中小银行指明了差异化布局的经营方向,后疫情时期该行深化推进“社区化、数字模型化、移动便利化”的战略布局策略,具体发展特色总结如下:

表 2:泰隆银行战略定位与小微金融服务理念概述

资料来源:泰隆银行公开资料,零壹智库

在员工□ 构成上,泰隆银行在2020年报中披露,在岗员工10570名,大多数属于80后、90后乃至00后员工,管理干部也⊙更为年轻化。此后在2021年下半年,该行披露其全体员工平均年龄为29岁,目◤前已覆盖了8个省市的400多家分支机构。按照2020年扶持3.63万户小微◇企业来测算,平均每名员工服务的企业为3.43家。鉴于小微企业缺□乏财报、经营不稳定的风险特征,泰隆银行在小微信贷方面采取“人海战术”,必须通过大量的线下走访与构建独特ξ的小微信贷技术,才能保证信贷资产质量可控。

位于台州市的泰隆银行,普惠小微金融实践经验之所以闻名全国,离不开多重政策扶持。2015年12月,国家︻宣布建设台州市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改革创ζ 新试验区,自此形成了可推广的小微金融服务“台州模式”。然而,需要指出的︾是,全国只有一个△台州,并非︻其他省份都能够复制。江浙与东南沿海地区由于国企数量较少,因此银行业只能大力扶持民企,并且需要非常密集的人力支持信贷三查,很难真正实现小微信贷的纯线上运作。目前,一批金融科技公司探索30万以下的单户︾贷款,主要以个人信贷的模△式开展,借款者并非全√部在线上提供商贸交易流水,进而导致小微信贷业务难以真正数字化,依旧需要线下人工∴调查审核。

二、经卐营战略启示录:数字化困局难解?人海战术如何增效益?

相对于国有大行与全国性股份制银行,中小银行在科技队伍、系统开发以√及资金投入等方面,综合竞争力往往处于劣势。借助金融科技,小微信贷服务的部分环节流程实现线上化,但整体云端布局仍然较为有限,以泰隆银行为标杆的一批小微特色专营银行难以实现数字化转型。究竟数字化的痛点症结在哪里?为何◣小微信贷业务执着于“人海战术”?下面零壹智库试图从上々市同业银行对比、业绩表现、区域税收等角々度解读,纵观泰隆银行的小微金融业务扩张与可持续〓发展难题。

1.泰隆银行PK上市中小银行:资产规模处于劣势,净利润尚可

零壹智库选取2020年疫情后A股上市的5家中小银行,从总资产规模来看,泰隆银行在2021年3季度达到2911.24亿元,仅超越了瑞丰银〓行的1377.12亿元,可见户均贷款33万元的资产规模相对处于劣势。而在净利润方面,泰隆银行在3季度达到25.73亿元,仅次于沪农商行76.68亿元、重庆银行40.69亿元,可见小微金融这★种商业模式的增量拓展慢、利润水平高的发展¤特征。

依托线下人工¤走访、社区化、网格化运营的小微信贷开发模式,决定其难以像全国性银行与金融科技公司一样,完全借助科技平台来实现智能信贷,人力投入成本较高。因此,其他银行看到泰隆银行在小微领域的突出成ω就,但并非大规模复制借鉴,正是@源于人力投入成本的考量。

表 3:泰隆银行与5家A股上市中小银行的发展对比(单位:亿元)

资料来源:企业预警通、零壹智库

2.资产规模基数低,存贷比已经超越90%

在资产规模@ 上,泰隆银行从2017年的1432.56亿◤元增长至2021年3季度末的2911.24亿元,从绝对值上实现♀了翻倍,但源于其贷款基数较低。同时,泰隆银行的存贷比非常高,2016-2020年连续五年的时间内,除了2017年为89.8%,其余4年存贷比均在90%以上,尤其是2016年高达97.1%,2020年回落至92.41%。这一指标甚至超越了部分互联网银行,因此更应注『重多元化布局。鉴于此,如何推进轻资本、多元化转⊙型,是摆在泰隆银行面前▂的棘手难题,此】外也需要探索更多的数字化手段,实现提质※增效。

图 3:2016-2021年3季度泰隆银行资产与存贷款规模(单位:亿元)

资料来源:企业预警通、零壹智库

3.营业收入稳步复苏,净利润2020年展现负增长

观察泰隆银行2017-2021年前三卐季度的2项主要业绩指标,即营业收入与净利润,发现近6年的净利润增●速整体处于下滑状态,波动幅度较大。在营业收入上,泰隆银行整体保持稳定,2021年3季度末达到87.77亿元,同比增长23.22%;而在净利润上的波动较为剧烈,同比增速从※2016年的35.48%下滑至2018年的14.48%,此后2020年疫情进一步降至同比负增长7.53%,2021年3季度回升至9.87%。由此可见,小微企业群体受经济周期与突发事件影响∮巨大,由︾此也极大考验着这种业态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图 4:2017年-2021年3季度泰隆银行营业收入与净利润(单位:亿元、%)

资料来源:泰隆商业银行ζ 年报、零壹智库

4.破题“人海战术”:设法进一步降贷款成本,寻︾求低税收占比城市

台州地区属于民营经济体最为聚集的地带之一,包括泰隆银行与台州银行在内的本土中小银行,在本地的网点分布密集,因此线下沟通比线上远程服务往往会更为高效↑省时。身处后疫∮情时期,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看,银行也应进◥一步降低贷款成本,从而提升自身的利润空间。零壹智库从信贷成本因素考量,选取风险成本这一维度,大致估算泰隆银行与台州银行近年来□的不良率均为1%左右,同◥时资产减值损失/贷款大致不到1%,将两家银行的√信贷风险成本进行比较。

直观来看,台州银行的风险成本一直处于低位,泰隆银行稍高。截至2020年末,泰隆银行的信贷风险成本率为0.91%,台州银行则为0.81%。今后通过加大科技投入,以★此置换风险成本,将小微信贷成本进一步降低,将成为“人海战术”下提升中小银◢行利润率的主要路径,并且保证信贷风险可控◥◥。

图 5:2017-2020年泰隆银行与台州银行信贷风险成本率

资料来源:银行年报、零壹智库

说明:2021年两家银行均未披露资产减值损失数据,因此数据选取2017-2020年连续4年数值。

在数字化转型探索上,泰隆银行最新推出了一个对小微客户提供综合服务的◣线上平台——“鲤想会”(Dream club),该行规划将此♀打造成为连接银行与企业、企业与企业的小微企业生态圈。在“生意经”版块,为小微企业提供品牌宣传和推广、典型商业案例传播和推介的渠道,今后展开管理咨询、EPR信息化、企业社交,还实现上下游资源共享、投融资、技术专利对接等服务。借助这些手段,进一步降低贷款成本。

此外,减税降费一直是国家扶持小微企业〓的主线。江浙地区的部分城市在〓税收方面,所占GDP比例相较其他城市略低,这些城市的实体小微客群经营环境相对较好,并且政府扶持ぷ力度大,尤其是税收占比在15%附近的城市值得重点关注,银行通过拓展这些优质地区来进一步降低获客成本,实现小微业务降本增效。

表 4:江▲浙地区主要城市2021年第3季度税收与GDP占比(单位:万亿、%)

资料来源:政府公告、零壹智库

三、小微金融产品体系:“纯¤小微信贷+绿色低碳+供应链金融”特色组合

作为一家具备▓小微金融发展特色的专属银行,泰隆银行的核心竞争力体现在产品端,因此本文简要梳理其产品体系,为╳同业机构提供借鉴启示。从该行2020年报披露的信贷担保方式来看,不同于多数银行的重担保、重抵押模式,泰隆银行的保证类贷款占比高达85.96%,抵押类贷◣款占比仅为8.95%,充分彰显“地缘、人缘”的区位优势,也明显看出上万名员工采用“人海战术”的线下走访调查特征。

表 5:泰隆银行2020年※贷款担保方式及其占比

资料来源:泰隆银行2020年报

整体来看,泰隆银行的小微金融产品分成3个部分:一是纯小微信贷类产品;二是绿色低碳类融资产品;三是供应链金融产品。从官网产品介绍与数量▂构成来看,以︽纯小微信贷类为主,譬如支持农户的“易农贷”、服务小微ㄨ创业者的“创业通”“电商贷”以及重点发展科技型小微企业的“知识产权质押贷款”,具体产品体系▂如下:

表 6:泰隆银行纯小微信贷类产品体系

资料来源:泰隆银行官网、零壹智库

在绿色低碳信贷产品方面,泰隆银行开发了“长青贷”产品,目标客群为节能环保、清洁生产、清洁能、生态环境产业◤等绿色领域的实际生〇产经营活动的个人或企业→。同时,在风控策略上,该╱产品实行新老客户区分的审核机制,即老客户三小时、新客户三个工作日获得明确答复,采用信用、担保、抵质押组合的方式,并要求主营业务突出、企业信用良好。各分支机构也开发了对应■的创新产品,譬如台州银行,推出“绿能贷”“橘子贷”“回收贷”等↑特色信贷产品以及排污权抵押、林权抵押、碳排放权质押、商标权质押等新型融资方式。

在◤供应链金融产品方面,泰隆银行主要发展贸易金融相关业务,具体包括订单融资、打包贷款、出口商业发票∞贴现、福费廷等产品。同时,在国际≡结算方面,包括信∞用证、汇款、托收等产品,此外涉及保函业务。小微企业客群已经融入供应链金融体系之中,借助金融科技来贯穿核心企业的上下游批量中小微企业群体,今后将成为深度赋能小微企业经营发展的进击之路。

四、总结

“全国小微看泰隆”这句直白的话语,见证了←泰隆银行28周年的发展历程与小微金融特色优势。该行独创的“三品三表”“社区网格化”小微开发技术,引∮发同业机构与监管层赞扬,户均贷款仅33万元也彰显◥其普惠金融定位。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员工数量上万、依靠“人海战术”形成的泰隆模式,目前处于“小而美”的发展阶段,也得益于台州小微金融试验区的资源禀赋,但难以在全国复制。在金融科技运用与线上※化转型方面,该行尚未形成重大突破创新,依靠传统的线下人工走访◣需耗费大量的♀人力成本。

相比近两年A股上市的中小银行,泰隆银行的资产规模总▅量并不占据优势,但净利润水平相对较高ぷ。面对数字鸿沟难题,今后更应加快数字化建设步伐,将数据思维武①装银行,塑造↘出可复制、可持续发展的领先商业模式。

+++ END +++

]]>
/202112318146.html/feed 0
全球ESG投资解读:历史变迁、规模趋势与评级体系(报告版) /202112057809.html /202112057809.html#respond Sun, 05 Dec 2021 10:16:00 +0000 /?p=7809
出品 | 零壹智库
作者 | 冷奕承、方艺文、李薇

√  随着国内“双碳”的开启,ESG投资也迎来了“爆发年”。在后疫情时代,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成为了全人类的愿景△,由此促使ESG投资理念被越来越多的国内外投资者所关㊣ 注和应用。

√ 兴起于群众环保运动,数十年间其规模已占全球资产管理规模30%左右。ESG投资理念起源于欧美国家的民间环保运动,近年来规模增长迅猛,自2012年至今已增长超1.5倍;

√ ESG资产规模全球发展严重失衡◥,主要集中→于欧、美、日、加、大洋洲五大地区。欧美两地区规模之和自2012年以来,一直占据五个主要地区的82%以上;日本作为后起之秀,在2014到2020年的6年间,超越加拿大与大洋洲,占比排名跃至第三;

 机构是ESG投资发展的中流砥柱。近年来,个人投资◣者占比见涨,但机构一①直是ESG投资的主力←军;

√ 国际市场已形成较为成熟的ESG评级体系。多家╳知名指数公司开发各自的评级指数,较为典型的是MSCI有关ESG指数■的评判维度。


目录

一、国际变迁历程:从公众环保运动发展到ESG投资 

(一)国际有关ESG原则定义☆的起源概述 

(二)21世纪联合国首提ESG与可持续投资 

二、全球ESG规模:增长超1.5倍,美国资产最大,机构成为主々力军 

(一)欧洲ESG资产比例々下降,美国崛起成为全球规模最大地区 

(二)机构看好ESG投资,个人投资◥者占比逐年上升 

(三)财务绩效高于同类↙其他基金,可减少环境污染● 

三、信息披露々准则:国际ESG投资制度更规范▼,主要以GRI标准为主 

(一)2021年欧盟委⌒ 员会发布ESG信息披露标╳准 

(二)各国交易所对于■ESG信息披露具体规定 

四、主流ESG评级机构:国际市场形成典型ESG评级体系和投资▂策略 

(一)国际主要ESG评级体系:涉及多领域,覆盖最多达→300个指标 

(二)ESG评级典型案例:MSCI有关ESG指数的评判△维度 

(三)国际上的ESG投资策略:ESG整合策略代替负面筛选策略,成为主流 

五、小结 

放眼国际,欧美作为ESG投资的引导者和推动者,其ESG债券及基金规模均在全球占主导位置。国际上的ESG投资在信息≡披露、评级体系及投资策略等方面,均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ESG指数层面,多家知名指数公司根据不同标准发♂布了ESG指数,比较权≡威的是MSCI发布的ESG指数;在监管层面,为满足ESG投资发展需要,相关国际组织陆续出台了多项ESG资产认证标准,重视企业的ESG信息披露,如〇欧盟委员会(EC)在今年4月份☉发布的《公司可持续发展报告指令》,全球ESG投资监管逐步趋于完善。

本文将从ESG理念的由来入手,从ESG投资的全球市场占比、信息披露原则、评级体系及策略等方面,对全球ESG投资的发展情况进行分析。为了全面详实地展现ESG投资全貌,零壹智库将展开ESG投资╲系列研究,围绕监管政策、市场格局、评级管理、产品创新以及国际布局等领域,敬请期待。


一、国际变迁历程:从公众环保运动发展到ESG投资

据中证指数公司统计,截至2020年,全球ESG投资规模已将近40万亿美元,占全球整个资产管理规模30%左右。彭博情报调查显示,到2025年,全球ESG投资规模预计▓将达到50万亿美元。那么,ESG投资到底是“何方神圣”?为何发展如▓此迅速?

ESG是英文Environmental(环境)、Social(社会)和Governance(治理)的缩写,是一种关注企业环境、社会、治理绩效而非财务绩效的投资理念和企业】评价标准。

图 1:ESG原则标准的具体内涵

图片

资料来源:中证ESG评价指标

(一)国际有关ESG原则定义的起源概述

有关ESG理念的起源,最早↓可追溯至18世纪的宗教团体信念。当时卫理∞宗(基督教新教七大宗派之一)要求其信众尽量减少各自企业对』邻居的影响,同时禁止信徒们经营一些制革工业或是化学工业等生产经营活动,从而减少对社区造成的污染「。
从20世纪中期开始◆,早期社会责任∏投资⌒开始盛行,这也是ESG投资的雏形。

ESG投资又被称为可持续投资,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的ξ 公众运动。随着◥二战结束,世界经济进入了高速▅发展时期,但同时也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譬如生产活动导致环境污染№ぷ、资源短缺等问题◥。在此△背景下,欧美兴起了公众环保运动,抵制生产活动中对社会、环境产生负面影响的企业。同时,消费者的消费行为也发生转变,并由此催动生产的转型。由于公众开始偏向为环保产品买单,企业为了树立▲企业形象并迎合客户需求,逐步开发绿】色产品,注重生产过程中的∏环保问题。整体来看,绿色消费促进了〗绿色发展。

1965年,在“禁酒运动”的盛行下,第一只社会责任投♂资基金在瑞典诞生。该基金是世界上第一只开始将酒精、烟草等行业剔除出投资组合的基金。

1971年,美国发行了第一只本土社会基金,该基金被视为全球第一只真正的责任投资基金。社会责任投资,则可以视为ESG投资的前身。随后,英国于1984年推出了第一只社会基金。

(二)21世纪联合国首提ESG与可持续投资

进入21世纪以后,与之前民间的自发运动不同,各国政府、国际组织↙开始逐步标准化ESG和可持续投资的定义,各国企业也逐渐在企业发展规划中融入可持续发展战略◇,可持续投资逐渐成为一种趋势。2004年,联合国规划署首次提出了ESG投资概念,并认为该原则不仅是衡量公司是否具备足够社会责任感的重要标准,也是影响股东获取长久利益的重要因素。

2006年,《联合国责任投资原则》在纽约证券交易所发布,从国际社会层面进一步整合社会㊣责任投资相关问题〒。

2011年,美国可持续责任论坛正式成立。

2012年,GSIA发布了首期㊣《全球可持续投资回顾》。

2015年,联合国正式推出可持续发展目标(SDG)。

2019年,欧洲银行管理局№颁发了《可持续金融行动计划》。

表 1:可持续投资发展大事记㊣

图片

资料来源:CASVI,华泰研究,零壹智库∑ 整理〓


二、全球ESG规模:增长超1.5倍,美国资产最大,机构成为主力军

从全球ESG投资市场发展情况来看,资产管理规模从2012年初的13万亿美元增加至2020年初的35万亿美元,增长169.2%。其中,欧洲为最早开始发展的地区,资产规模于2012年就已高达8.76万亿美元,是同期美国资产规模的2.3倍。此后美国迅速发〗展,于2020年超过欧洲。日本2014年至2016年的→增速高达811.5%,此后2018年增速高达360%。

同时,机构投资的⌒ 比例从2012年的89%,逐年下降至▃2020年的75%,但整体上依旧占据着⌒ 市场主导地位。鉴于此,今后机构↑投资仍将成为ESG投资的主力军。

(一)欧洲ESG资产比例下降,美国崛起成为全球规模最大地区

据GSIA统计,全球ESG投资资产管理规模从2012年初的13万亿美元,增加至2020年初的35万亿美元,年复合增速13%,远超过全球资产管理行业的整体增速6%。其中,欧洲、美国、日本、加拿大和大洋洲一直是全球ESG资产规模占比最高的五个地区,资产规模也在逐年增加→。

图 2:五个主要︼区域ESG资产规模变◣(单位:十亿美元)

资料来源:GSIA,零壹▂智库整理
(注:重点比较欧→、美、日三个地区的具体数↘据)

从各区域ESG投资资产管理规模来看,2012年至2020年,世界占比前两名的地区均为美国和欧洲,且两个地区的共同占比在2020年高达82%以上。整体而言,全球ESG投资发『展严重不平衡。

2012年,欧洲市场ESG投资管理规模占比高达66%,随后占比便逐年下降。随着美国↘市场ESG投资的迅速发展,其ESG投资规模于2020年首次超越欧洲成为世界第一,占比高达48%。同时,欧洲投资规模占比则是从2012年的66%,下降至2020年的34%,整体降幅近↘一半。零壹智库研究发现,欧洲投资规模下降的原因主要源于2项因素:一方面,由于欧洲可持续投资发展较早、市场已较为成熟,增长率略有▓放缓;另一方面,近年来欧洲各国采取了更为严格的举措,区分可持续投资与其他▓投资之间的业务边界。

此外,日本市场自▅2014年后也异军突起⌒,其投资规模在2020年超过加拿大和大洋洲,占世界ESG投资资产管理规模的8%,位列第三名。

图 3:五个◥主要区域ESG资产规模占比变化

资料来源:GSIA,中金公司研究部
(注:重点比较欧、美、日三个地区的具体数据)

(二)机构看好ESG投资,个人投资者占比逐年上升

2021年2月,MSCI发布的《2021年全球机构投资者调查》显示,在调查的200名机构投资者中,52%的投资者表示已经采用了ESG投资策略,73%的投资者计划到2021年底增加ESG投资规模。

机构投资者之所以推崇ESG投资,主要是出于对价值的考量。他们相信ESG投资会带来长期回报,这类人⊙群一直是ESG产品的主要持有者。

随着金融市场体系】不断完善,并且伴随着公众的意识提高和自主选择权加强,在ESG投资产品持有人之中,个人投资者的比例不断提高,从2012年的11%增长至2020年的25%,增幅超过一倍。

图 4:ESG投资产品持有人结构变化

资料来源:GSIA,零壹智库整理

(三)财务绩效高于同类其他基金,可减少环境污染

从收益效果来看,ESG投资收益较高并已产生正向环境效益。2020年,毕马威在欧美及亚太地区开展的调查显示,55%的基金经理认为ESG投资重在获得投资收益,另有38%的经理认为重在控制资▲产组合的长期风险。

2021年,摩根斯坦利的一篇针对个人、机构投资者的研究报告显示,就ESG投资的财务绩效看,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以来,ESG股票基金的总回报率中值比同类非ESG基金高4.3%;ESG债券基金的总回报率中值0.9%,也高于同类非ESG基金。

此外,通过贯彻ESG理念,ESG投资可获得非财务绩效(即环境、社会效益)。摩根斯〒坦利提出一项预测,到2030年,开展ESG投资最终将防止№、减少和消除︻5000万吨塑料垃圾,进入河流、海洋、景观和垃圾填埋场。


三、信息披露准则︻:国际ESG投资制度更规范,主要以GRI标准为主

ESG信息披露标准是用于开展ESG评估和投资的重要依据,目前国际上已有多个组织发布ESG信息披露标准。其中,由联合国责任投资原则机构(UN PRI)、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金融行动机构(UNEP FI)、联合国全球合约机构(UN GC)三方在2006年联合提㊣出的联合国责任投资原则(PRI),以及由全球报告倡议组织(GRI)在2013年发布的《可持续发展ζ 报告指南》,对于ESG信息披露标准具有广泛的参考价值。

(一)2021年欧盟委员会发布㊣ESG信息披露标准

2021年4月,欧盟委员会(EC)发布了《公司可持续发展报告指令》(Corporate Sustainability Reporting Directive,简称CSRD)征求※意见稿,拟取代其在2014年10月发布的《非财务报告指令》(Non-Financial Reporting Directive,简称NFRD)。

作为NFRD的“进阶版”,CSRD要求所有大型企业和上市公司都必须提供ESG报告,但中小型上▽市公司可以有三年的过渡期。(注:CSRD规定,符合以下条件中的两个即被定义为大型企业:1、资产总额╲超过2000万欧元;2、收入超过4000万欧元;3、年度员工平均√人数超过250人)

CSRD要求,企业应当在ESG报告中披露可能影响可持续发展的无形资源,特别是知识产权、技术专利、客户关系、数字资产和人力资本︼等;ESG报告所披露的内容将要拓宽,企业不仅需要考虑本身业务产生的碳排放,还要考虑与之相关的上下游产业的排放量。

(二)各国交易所对于ESG信息披露具体规定

在交易所层︼面,联合国部分机构提出了可持续证券交易所倡议(Sustainable Stock Exchange Initiative),旨在推动各国各地区交易所落实ESG可持续投资理念。其中,中国的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也是该倡议的参与▓者。从各国交易所对〗㊣ ESG披露的要求来看,以鼓◎励披露为主。部分交易所要求强制披露,但是大部分交易所采取“不遵守即解释”原则。

纳斯达克交易所在2017年和2019年分别发布了《ESG报告指南1.0》和《ESG报告指南2.0》。交易所不强制公司发布ESG报告,只是希望帮助公司提高运营能力、强化战略、扩大风险监测等★环节的治理。伦敦证券交易所也未强制上市公司发布ESG报告,公司可自行查阅其发布的ESG指引,同时伦交所推荐其旗下全资子公司——富时罗素(FTSE Russel)构建的指标体系。


四、主流ESG评级机构:国际市场形成典型ESG评级体系和投ㄨ资策略

判断一家企业♀是否符合ESG规定的发展路径、是否具有投资∩价值时,ESG评级可以有效减少投资者与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使投资者更加清楚地识别出ESG投资价值与潜在风险,提高投资效率。同时,ESG投资策略可以帮助更好地分析企业的发展潜力。在整个ESG投资过程中,评级体系与投资策略缺一不可。

(一)国际主要ESG评级体系:涉及多领域,覆盖最多达300个指标

ESG评级主要环节包□ 括标准制定、披露要求、数据采集和评分评级。首先,评级机构参照国际组织或交易所等所公布的』标准制定评级体系;其次,通过向企业发放调查问卷的方式获取相关信息「和数据;最后,评级机构给出评分结果。

目前,国际市场上已形成较为成熟和认可度较高的ESG评级体系,主要包括FTSE Russell、Thomson Reuters、Dow Jones、MSCI、Morning Star等,主流评价体系均从环境、社会、公司治理三个维度进行评级。国际ESG评级机构的样本数量覆盖达数千家企业,在大数据的支撑下,主流机构的评级结果△具有较高的认可度。

表 2:主流指数公司推出的ESG系列指数

图片

资料来源:新浪财经ESG频道

相比之下,我国多数评级机构大多集中ξ于ESG评价维度的其■中一个方面,评估对象大多为信息披露较好的上市公司。评估体系多使用指标分︽析,辅以专家打分作为权重调整依据。数据来源〗多数为上市公司的公开信息和企业调查ξ 问卷等,评估维度与样本多样性等远不足于国际主流评级体系。

尽管我国∞目前ESG评级机构日益增多,但尚未达成共识,不同机构之间的ESG评价标准和所得结果相差很大。展望未来,制定更具科学性、实用性的ESG评价标准和指标仍是研究的重卐点。

(二)ESG评级典型案例:MSCI有关ESG指数的评判维度

指数◢投资是ESG投资的重要形式,目前国际上较为△权威的ESG指数源自MSCI、道琼斯、路透、富时等机构。其中,MSCI开发的ESG指数历史最悠久,体系也较为完善,涵盖了权益类和固收类等ESG指数产品。

MSCI开发的ESG指数被称为MSCI ESG指数,是指〖被纳入MSCI指数的上市公司,针对其在ESG报告方面的表现进行评级,当投资者←决定是否做出投资决策时,除了分析相关财务指标外,还想要了解○更多的信息以助于其判断。MSCI认为公司的ESG表现也是影响投资决策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推出了MSCI ESG指数。

被MSCI进行评级的公司不需々要支付任何费用,但是公司想要查看ESG评级报告则需要支付费用。作为投资者,如果想查看投资标的的ESG信息,需要支付一定费用购买MSCI的ESG评级报告。

表 3:MSCI ESG评价体㊣系指标明细

图片

资料来源:MSCI,国泰君安证券研究

根据MSCI自2007年至2018年的调查ω 发现,新兴市场(包括中国、韩国、印度等亚★洲国家)中,ESG评级较高的上市公★司,其总体投资回报也高于市场的平均水平。综合来看,年均超额收益为3.59%。

截至2021年第三√季度,MSCI公布了238家A股上市公司的最新ESG评级,只有24家公司的评级为BBB(中位数)或以上,占比仅为10.08%。

表 4:MSCI ESG评级结果参照表

图片

资料来源:MSCI

(三)国际上的ESG投资策略:ESG整合策略代替负面筛选策略,成为主流

在进行ESG投资过程中,相应地采取一些√投资策略,可以帮助投资者更好地分析一家企业的投资价值,提高投资的成功率。

目前,国际上的主流ESG投资策略主要分为7类:ESG整合、负面筛选、参与公司治理、可持续主题投ω资、社会责任投资、正面筛〗选和国际惯例筛选。其中,负面筛选、ESG整合、参与公司治理等3种投资策略应用最为广泛。

表 5:海内外主流ESG投资策略 

图片

资料来源:GSIA,中金公司研究部

从发展趋势来看,ESG投资策略由负面筛选逐渐转@ 向ESG整合。ESG投资诞生初期,投资者主㊣ 要通过负面筛选的方式进行决策,达到剔除尾部风险的目的。但随着ESG披露及评价体♀系的完善,采用ESG整合策略的资产越来越多。

根据GSIA在2020年向资产管理人开展的调查显示,ESG整合策略的资产规模已远超负面筛选策略的资产规模。采取ESG整合策略『的资产管理规模达25.20万亿美元,在各类『策略中占比43.03%;采取负面筛选策略的☆规模排名第二,为15.03万亿美元,占比25.67%。资产规模最小的社会责任投资策略占比仅为0.6%。

图 5:2020年各类策略ESG产品规模占比

资料来源:GSIA,零壹智库整理


五、小结

ESG投资发起于20世纪60年代的公众运动,至今已历经60年时间。尤其是过去的十※年,全球ESG投资实现了●飞速发展,增速超过1.5倍。截至2020年末,全球ESG资产规模∏已达35万亿美元。回顾历史,全球ESG投资发展极为不平衡,欧洲和美国●的资产规模之和一直占据全球总资产规模的82%以上。虽然欧洲的资产规模一直在增长,但增速已经放缓,与欧洲市场大致饱和有关。美国于2020年超越欧洲,成为世界ESG资产规模最大的地区。

ESG信息披露标准、ESG评估和投资策略,是ESG投资的三个重要因↑素。国际上的ESG信息披露标准自2006年责任投资原则组织发布了《责任投资原则》开始,逐步趋于标准化,但目前仍没有一个全世界统一ξ 的标准,这也是目↑前ESG投资发展的一项重点。目前,ESG评级体系已发展的较为成熟,主要有MSCI、FTSE Russell、Morning Star等知名机构发布的评级标准。投资者在投资策略的选择上也有△所变化,采用ESG整合策略的比重已超过负面筛选策略,这也说明了投资者们逐渐由被动△投资趋向于主动投资,真正将ESG因素纳』入投资理念。

End.

]]>
/202112057809.html/feed 0
《从生态◤平台到远程银行:零售金融发√展报告2021》 /202110037276.html /202110037276.html#respond Sun, 03 Oct 2021 01:16:33 +0000 /?p=7276
来源 | 零壹财经
作者 | 李薇

日前,零壹财经·零壹智库在“2021第三届中国零售金融发展峰会”上发布了《从生态平台到远程银行:零售金融发◢展报告2021》(下称“报告”)。报告指出,2021年我国银行业日益深化无接触金融服务模式,面对国内国际疫情反复的经济形势,零售客群的数字生活场景正在不断拓展,因此“人+数字化”“智能客服+空中柜员”的远程银行新业态备受瞩目。

金融科技已经对于零售金融业务带来深⌒ 刻变革,身▲处后疫情时期,我国网民规模达到近10亿。围绕海量零售用户的获客与↓运营,商业银行采用数字化赋能的々方式,在依托手〖机银行与开放银行等生态平台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远程银行服务模式创新,从而构建出零售金融新纪元。数字科技使远程视频、在线直播变为现实,无接触并非意味着冷冰冰的人↓机对话,而是变为远程员工、实时交互,“打造有温度的金融服务”逐步成为行々业共识。

本报告由零壹财经·零壹智库、中国零售金融智库联合研究发布,中国银行业协会首席信息官高峰,中央财经大学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中国零售金融智库学术委员会∮联席主席郭田勇以及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主任、中国零售①金融智库学术委员会联席主席曾刚作为学术顾问,渤海银行、百信银行、同盾科技、七牛云等提供案例支持。

一、我国远程银行展现出五大“数智力”

报告指出,远程银行作为智慧零售银行的典型代表,展现出5项“数智化”能力,实现科技与智能金融的结合。所谓“数智力”,可简单理解为数智化能力,具体包括5个要素:①客群定位数智化;②用户画像数智化;③隐私Ψ 保护数智化;④运营管理数智化;⑤平台¤治理数智化。

图 1:构建远程银行的五大“数智力”核心要素

图片
资料来源:零壹智库《从生态平台到远程银行:零售金融发展报告2021》

2021年是我国“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同时也是智慧零售银行建设重任@ 的关键时期。远程银行融入了非接触金融、手机银行的科技基因,不只是人们传统认知的客服中心,而是借助于数字科技,承担着零售金融转型的3项职能:第一是客户服务,第二是客户经营,第三是客户运营。

二、金融科技赋能“人+数字化”远程银行战略布局

报告同时指出,远程银行不同于近年来兴起的互联网银行、开放银行等概念,它并非单纯依赖互联网渠道展业,而是强调线上场景与线下网▂点的O2O融合。在此︽模式下,业界展〖现为“人+数字化”的特色化◤服务模式,其中在人的方面,采用远程柜员、远程客户经理工作室等方式,重新定义了数字员工的价值属性,使用户切实感受到实时在线、视频连╳线的真实服务人员,获得有温度的∏金融服务。

图 2:远程银行@智慧服务体系战略布局

图片
资料来源:零壹智库《从生态平台到远程银行:零售金融发展报告2021》

整体来看,远程银╳行的智慧运营战略布局体系涉及前中后台一体化,不仅是前台的对外营销获客,还涉及中台决策运营、后台集中运营。此外,鉴于银行庞大复杂的总分支层级结构,目前分支机构也打造■出“超级◥空中分行”,结合各省市的生活场景与风土人文情况,由空中柜员提供远♂程音视频服务,探索全新的零售客群全生命周期管理的经营闭环,从中寻求零售金融业务的“第二增长曲线”。

以下为报告具体内容:

]]>
/202110037276.html/feed 0
光大银行数字♂化战略:发力≡信息科技,打造〇一流财富管理银行 /202109076985.html /202109076985.html#respond Tue, 07 Sep 2021 05:33:00 +0000 /?p=6985 摘要

√ 光大银行成立Ψ于1992年8月,是经国务院批复并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设立的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总部设在北京,于2010年8月在上交所∞挂牌上市,2013年12月在港交所挂牌上市。

√ 光大银行近五年财务数据显示,其近年来核心经营指标快速增长,存款和贷款〒都突破三万亿元。资产规模不断增长,存贷款◥结构不断优化,但盈利能力有待增强,抗风∮险能力逐渐加强。

√ 近年来,光大银行不断吸引财富管理客户,扩大财富管理资产规模,打造“阳光”系列财富管理品牌,借助现代科技和数字化手段,不断加强名品工程建设。

√ 光大银行不断加≡大科技投入,全面落实科技发展∞战略,赋能业务发◣展,打造了云缴费、云支付、随心贷、融e链、普惠云、物流通等一系列数字化々名品。

出品 | 零壹智库
作者 |?王浙华?编审 |?李昕

目录

引言 

一、银行介绍?
(一)国资金ω控集团下的一流银行?
(二)子公☉司概况及业务?
(三)近年来▲财务状况分析?
1.资产规模持续增长?
2.存贷款结构不断优〖化?
3.盈利情况及各∞业务占比?
4.抗风险能力逐渐加Ψ强?

二、发展战略及成果?
(一)专注“打造一流财富管理银行”?
1.构建↓财富管理架构?
2.财富管理发展快速?
(二)发力信息科技,推动数字化转「型?
1.“123+N”数字化发↘展体系?
2.科技♀投入及重点举措?
3.金融科技助力财富管理?

三、总结与展望?
(一)发展目标明确,竞争优势明∑ 显?
(二)严控贷款授信,服务实体经济?
(三)加速Ψ 零售转型,盈利能力亟待加强?
(四)发力金●融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可进一步加强?

———————————————————————

近年来,财富管理业务在光大银行中的♀战略地位不断提升,从2015年的“稳健推进交易类、代理类和财富管理业务,满足业务综合化发展要求”,到2017年的“突出财富管理特色”,再到2018年的“打造一流财富管理银行”,在不断★发展中,光大银行逐渐明确自身目标。

近期,光大银行发布众多招标项目,类型涉及智慧服务、反欺诈、数据安全、网络威胁检测等,如新晨科技402万中标光大银行网络高级威胁检测设备采︼购项目,微众信科318万中标光大银行银☆税数据接入软件产品及实施服务采购项▂目等。可见,光大银行正不断发力信息技术,打造智慧、安全ω的网络银行。

本文关注光大银行在信息科技领域的重点◥成果,以及科技如何赋能光大银行的财务管理业务,总结光大银行相关经营情况并给予展望。

一、 银行介绍

(一)国资金控集团下的一流银行

光大☉银行成立于1992年8月,是经国务院批复并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设立的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总部设在北京,于2010年8月在上交所挂牌上市,2013年12月在港交所挂牌上市。

截至2021年8月,光大银行前五名股东分别为中国光大集团股份公司、中国再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央汇金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云南合和(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和中远海运(上海)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其中,光大集团持股46.53%,为第一大股东。?

图1:光大银行前五名股东持股情况(截至2021年8月)

资料来源:公司公告,零壹智库

在光大集团的强力推动下,光大╳银行聚焦“打造一流财富管理银行”战略愿景,推进“敏捷、科技、生态”转型,通过综合化、特色化、轻型化、数字化发展,加快产品、渠道和服务模式的创新,在财富管理和金融科技等方面培育了较强的市场竞争优势。
截至2020年底,光大银行已在境内设立1296家分支机构,机构〇网点辐射全国149个经济中【心城市。

(二)子公司概☉况及业务

截至2020年12月底,光大银行旗下共有八家子公司,分别为光银欧洲、韶山光大、瑞金光大、淮安光大、阳光消金、光大理财、光银国际、光大□金融租赁。其中,北京阳光消费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于2020年8月成立,注册资本为10亿元,光大银行出∴资6亿元,占比60%。光大理←财于2019年9月24日经中国银保监∏会正式批准开业,是全国首家获准开业的股份※制银行理财☉子公司。

表1:光大银行子公司介绍

图片
数据来源:公司公告,零壹智库

值得注意的是,光大科技,即光大银行金融科技子公司,是由集团全资设立,与光大银行无股权关系。光大科技下设光大云缴∞费科技有限公司,与光大银行一同打造“光大云缴费”平台。截至2020年末,光大云缴费服务项目已涵盖水电煤、财政非税、社保、医疗等20大类。2020年服务活跃用户达5亿户,缴费金额超▓过4000亿元,缴费笔数近18亿。?

图2:光大科技有限公司股权结构

图片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零壹智库

(三)近年来财务状况分析

1.资产规模持续增长

近五年来,光大银行资产规◆模稳健增长,从2016年末的4.02万亿元到2020年末的5.37万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7.50%。其中,近三年贷款和垫款本金总额在资产中占比分比为55.57%、57.30%、56.06%,显示◣资产质量较好,贷款和垫款本金无明显增长趋势。

负债规模从2016年末的3.77万亿元增长√到2020年末的4.91万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6.85%。其中,存款◣余额在负债总额中的占比从2018年末的63.74%增长到2020年末的70.84%,增速较快,显示光大银行吸纳存款的能力明显增强,负债质量较优。

光大银行资产总额明显高于负债总额,且资产近五年复合增长率高于负债,显示光◥大银行资产负债结构不断优化,抗风险能力不断提升。?

图3:2016年至2020年光大银行资产负债情况

图片
资料来源:公司公告,零壹智库

2.存贷款结构不断优ぷ化

截至2020年末,光大银行存㊣ 款总额为3.48万亿元,较2016年末的2.12万亿元增长64.11%,年复合增长率为13.18%。其中,近三年零售存款在存款余额中占比分比为21.01%、22.78%和23.13%,比例较低,但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
近五年来,光大银行贷款总∏额从2016年末的1.80万亿↓元增加到2020年末的3.01万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13.79%。其中,近三年零售贷款在▲贷款和垫款本金总额中的占↘比分比为43.50%、42.68%和42.62%,整体较为稳定,零售贷款占比在银行同业中①处于较高水平。
根据光≡大银行近三年的存贷款结构可以得出,光大银行发力零售业务,提升零售存款在存款中的比例,同时将零售贷款占比维持在较高水平。?

图4:2016年至2020年光大银行存贷款情况

图片
资料来源:公司公告,零壹智库

3.盈利情况及各业务∩占比

近五年来,光大银行营业收入从2016年末的940.4亿元增长到2020年末的1424.8亿元,年复合增长率10.95%。净利润增速较慢,2016年度净利润为303.9亿元,2020年度净利润为379.1亿元,年复合增长率5.68%。光大银行营业收入增长率高于净利润增长率。在绝对值∩上,五年来,光大营业收入增加了484.4亿元,净利◥润增加了75.2亿元。因此,光大银行应进一步提升经营效率。?

图5:2016年至2020年光大银行营业收入及净利润情况

资料来源:公司公告,零壹智库

在营←业收入及净利润结构方面,近五年光大银行营业收入中零售银行、公司银行、金融市场和其他业务的占比较为稳定,公司银行业务和零售银行业▓务占比均维持在40%左右。但在净利润中,公司银行和零售银行业务收入占比波动较大,主要体现在近三年零售银行业务占比迅速下降,从41.26%下降到6.50%,公司银行业务占比迅速Ψ上升,从19.48%上升到45.32%。光大银行自零售战略以来,业务规模稳步增长,但盈利在2019年、2020年度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下滑。?

图6:2016年至2020年光大银行营◥业收入构成

图片
资料来源:公司公告,零壹智库?

图7:2016年至2020年光大银行净利润构成

图片
资料来源:公司公告,零壹智库?

4.抗风险能力逐渐加强

近五年来,光大银行核心一〇级资本充足率始终维持在9%左右,最高达到9.56%,最低为8.21%,明显高于7.5%的监管要求。一级资本充足率〇和资本充足率水平均显著提升,其中,一级资本▂充足率从9.34%提升至11.75%,高于8.5%的监管要求;资本充足率从10.80%提升至13.90%,高于10.5%的监管要求。可见,光大银行的抗〇风险能力较强,且处于不断加强的状态中。?

图8:2016年至2020年光大银行各类资本充足率情况

图片
资料来源:公司公告,零壹智库

与此同时,光大银行的不良贷款率和关注类贷款率(注:关注类贷款是指尽管借款人目前有能力偿还贷款本息,但存在一些可能对偿还产生不利影响因素的贷款)逐年降低,拨备覆盖率(注:银行贷款可能发生的呆、坏账准备金的使用比率)逐年提升。其中,不良贷款率从2016年度的1.60%降低至2020年度的1.38%,2020年度降幅最大,达到0.18个百分点;关注类贷款率近五年明卐显降低,从2016年度的3.78%到2020年度的2.15%减少了1.63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则从2016年度的152.02%增加至2020年度的182.71%。

可以看出,近五年光大银行╱的贷款质量不断优化,不良贷款率和关↑注类贷款率均有所降低,光大银行较高的拨备覆盖率【也体现出银行严格的风险防控力度【以及稳健的经营风格。?

图9:2016年至2020年光大不良贷款、关注类贷款和拨备覆盖情况

图片
资料来源:公司公告,零壹智库


二、发展战略及成果

(一)专注“打造一流财富管理银行”

1.构建财富管理架构

近年来,光大银行ㄨ聚焦财富管理战略,继光大理财子≡公司成立后,北京阳光消费金融股份有限公司正式开业,布局专业化消费市场。

根据光大银行2021年最新公布的财富管理银行体系构建蓝图,光大银行将发力◥金融科技创新和集团内部协同两大核心竞争力,推动零售金融业务、公司金融业务和金融市场业务三大领域※的业务发展。?

图10:光大银行“一流财富管理银行”体系?

图片
资料来源:公司公告,零壹智库

2.财富管理发展快速

截至2020年末,零售∑金融业务实现经营收入586.78亿元,占全行经营收入的41.12%。客户结构优化,质量提高,零售客户达★到1.23亿户。其中,财富客户达95万户,同比增长22.57%;私∑行客户突破4万户,同比增长24.54%。管理零售客户总资产1.92万亿元,同比增长12.42%。2020全年与52家企业进行总对总签约,对公客户78.29万户,同比增长15.35%。

除了不断吸引财富管理客户,扩大财富管理资产规模,光大银◣行还持续加强品牌建设,打造“阳光”系列财富管理品牌,发展◣了阳光理财、云缴费、阳光普惠、汽车全程通、福费廷△区块链、阳光e贷等30多个子「品牌。

表2:2020年度光大银行部分名品业绩

图片
资料来源:公司公告,零壹智库


(二)发力信息科技,推动数字化转型

1.“123+N”数字化发展↘体系

光大银↘行坚持“一个智慧大脑+两大◥技术平台+三项「服务能力+N个数字化名品”的“123+N”数字化发展体系。

智慧金融大脑的建设围绕“智能思维”左脑和“智能感知”右脑开展。思维左脑利用数据挖掘、机器学习、深度学习、图计算等技术,构建面向各业务领域的机器学习平台和智慧引擎,赋能银行的智能营销、智能运营、智能风控建▲设。感知右脑定位于提供机器“听→说读写看”的能力替代银行各项人工服务和运营工作。

两大技术平台指云计算平台和大数据平台,基于云计算技术,光大银行推出普惠云和贸融云两大平台,基于大数据技术,光大银行建立了面向长尾客户的全流程线上化网络贷款系统。

近年来,光大☆银行深耕移动化、开放化、生态化三项服⊙务能力。移动化方面,以数字化经营为驱№动,为广大客户提供O2O消费场景服务,2020年度手机银行、阳光惠※生活、云〒缴费三大APP累计用户1.32亿户,比上年末增长63.37%,其中,月活用户(MAU)达3847.31万户,比上年末增长78.50%。管理零售客户总资产(AUM)实现19176.42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2.42%。开放化方面,光大银行积极向外部平台开放金融产品,目前开放API接口数超1000个,电子账户数超1300万。生态化方面,光大银行的“云缴费”平台构㊣建出“金融+生活+服务”的普惠生态系统,数字化▂生态累计服务用户超5.5亿户。

光大银㊣行基于自身的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打造了云缴费、云支付、随心贷、融e链、普惠云、物流通等一系列数字化名品。其中,“云缴费”中国最大的开放缴费平台,累计▂服务项目突破1万项,直联客户达到5032万户,“云支付”于最新上线统一支付平台,2020年度交易额达到11.21万亿元。

表3:“123+N”数字光大发展√体系

图片
数据来源:公司公告,零壹智库

2.科技投入及重点举措

光大银行近年来不断加大科技投入,全面落实科技发展战略,赋能业务发展。2020年度光大银行科技人员达到1965人,比上年↑增加423人,同比增长27.43%,科技♀人员占全行员工的4.24%,较2019年提高0.86个百分点;科技投入达到51.50亿元,比上年增加17.46亿元,同比增长51.29%,科技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3.61%,较上→年提高1.05个百分点。根据2020年报,光大银行信息科技方面主要有以下几项重◤点举措:

① 成立〓业内首家数字金融专业学院,打造一支金融科技创新人才队伍,落地一批创新项目成果,建立与智库、高校、企业等多个外部机构的开放性创新合作关系。

② 加快建设金融科技创新项目,全行共∑申报148个项目,正式立项47个项目,创新项目评审通过率32%。截至2020年末,重点项目引入对》公客户新增存款超百亿,零▓售用户新增10万户。

③ 开发的安沃分布式数据库系统(Ever DB)、统一监控∑管理平台、容量管理系统,以及数据变形算法软件等获得15项国家计算机软件著作权、2项专利。

④ 落地业内首个创新人才培养训练营——创星营,基于实战项目从创意到设计开发到成〗型路演的全流程,运用创业工▽具完成培训,使科技、业务一线人员快速掌握创新项目创建能力。

⑤ 光信通接通多家供应链核心㊣ 企业平台,交易和客户规模加快增长,正式纳※入人民银行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权益通打造全行统一权益营销平台,大幅提升营销服务数字化水平。

⑥ 搭建金融科技创新专项经费机制,设立金融科技创新工作㊣ 小组,负责统筹创新经费配置等职能;建立项目评审∩机制,确保立项项目高价值、早产出;设立专项预算,建立金融科技创新投入绿色通道。

⑦ 以创新原点、敏捷内环、协同中环和共赢外环四部分构建金融科技创新生态。创新原点即金融科技专项经费机制;敏捷内环依托数字金融学院作为创新孵化基地;协同中环围绕光大集团六大E-SBU生态建设,加强集团企业协同合作;共赢外环通过对「接国际孵化平台、头部企业、智库、高校、政府等机构开展交流合作,打造开放无界的金融科技创新生态。?

图11:光大银▅行金融科技创新生态结构

图片
数据来源:公司公告,零壹智库

3.金融科技助力财富管理

光大银行财富管「理体系主要有零售金融、公司金融和金融市场三大业务领域,近年来,光大银行发力信息科技,将科技与众多银行业务相结合。在零售金融领域,主要将金融科技运用于数字金融业务和云缴费业务中;公司金融领ξ 域,主要将金融科技运△用于普惠金融业务和交易银行业∑ 务中;在金融市场领域,主要将金融科技运用于资产管理业务中。金融科技不断推动光大银行业务数字化转型,助力实现建设一流财富管理银行的目标。

表4:光大银行金融科技重点应用领域

图片
数据来源:公司公告,零壹智库

三、总结与展望

(一)发展目标明确,竞争优势明显

近年来,光大核心经〒营指标快速增长,存款和贷款都突破三万亿元,总资产、存款、贷款、营业收入、净利润、拨备覆盖率等指标均不断增长,在同业中排名前列。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陆续应用于实际业务,打造了一批特色鲜明的产品。依托光大集团综合平台推进财富E-SBU建设,促进产融结卐合,推广优势产品,推动场景嵌入,加快服务创新。

(二)严控贷款授信,服务实体经济

2020年度,光大银行不良贷款额和不良贷款率实现“双降”,不良贷款率降至近年来最低。同时,光大银行加大对实体经济重点领域支持力度,为制造业、民营企业、小微企业提◇供金融保障。民营企〒业贷款增速高于贷款平均增速,全面完成普惠▼金融“两增两控”监管要求,为实体经济大幅让利。

(三)加速№零售转型,盈利能力亟待加强

光大银行目标为将自身打造成“一流财富管理银行”,然而,分析光大银行的近五年的营收数据,尽管其零售银行业务营业收入占比较高,稳定在40%左右,但零售银行业务净利润收入占比却有剧烈波々动,最高为2018年的41.26%,最低为2020年的6.50%。财富管理业务是零售银行业务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光大银行不仅要●实现财富管理业务量的增长、规模的扩↑大,更要㊣专注于质量的提升,不断提升零售银行业务盈利能力,才能在加速零售转→型中保证银行稳健发展。

(四)发力金融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可进一步加强

随着国内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银行业的竞争也更为激烈,随着金融脱媒逐步加剧,互联网金融快速发展,传统商业银行〗也面临着巨大挑战。尽管光大银行近年来科技投√入不断增加,科技【人员数量不断扩大(2020年度ζ科技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3.61%,科技人员占全行员工比例4.24%),但其人才占比仍较小。光大银行应当继续保持自身技术优势,加大科技投入和人才队伍的建设,加快←数字银行建设。

End.

]]>
/202109076985.html/feed 0
中国保险科技投融资全景报告(2014-2020Q3) /202010234737.html /202010234737.html#respond Fri, 23 Oct 2020 14:49:23 +0000 /?p=4737

√?2015年,保险科技领域公开披露的融资总额约为72.6亿元,为历史最高纪录。2019年,由于中后期融资显著增加,平均单笔融资金额与前三年相比几乎翻了一倍。

√?2020年前三季度,保险科ζ技领域仅有10笔融资,融资总∑额为20.3亿元。早期融资〖占比持续下滑,但创新︻依旧活跃。

√?22015—2019年,种子天使轮融资数量♀占比从40%一路下滑▽到4%以下;Pre-A到A+轮ζ相对稳定,基本在40%-50%之间。B轮之前的早期融资数量占比整体上持续下滑,但仍然占到50%以上。

√?从2014年到2020年第三季度,获投保险科技『公司集中在北京、上海、深圳、杭州和香港∏等地,北上深三市融资⌒数量占比稳定在70%以上。

√?3家保险科技公司被并购,2家已上市。

文章来源|零壹财经

作者|陈洁琦

近年来,随着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在』金融领域的不断渗透,全球保险行业不断催生出新的细分业态和商业模式,保险科技创投市场也迸发出非凡的活力。

注:本报告将保险科技◆定义为,通过创新技术手段对保险◆产品设计、营销渠道、定价核保、理ω赔售后等流程进行重塑,设计出新的产品与解决方案、改善流程及运营效率,并提升客户体验和满意度。报告所指的保险科技公司,包括互联网保险公司、面向客户提供综合销售或比价推荐的平台、网络互助机构、为保险业提供技术服务的科ξ 技公司,但不包括蚂蚁∩金服、京东数科这类提供综合金融科技服务的公司。

零壹智库基于自身数据和研究,拟推出保险科技投融资报告系列,报告共分为上篇——中国概况,中篇(全球视野)、下篇(投资机构)三部分。本报告为上篇,聚焦于中国保◇险科技股权融资、并购及IPO数据分析。

中国保险科技始于传统保险△公司业务流程的线上化。2011年开始,保险直销、互助保险、保险垂直搜索、保险技术服务等创新型保险机构陆续出现,2013年以后呈现出爆发的趋势。据零壹智库不完全统计,2015年底国内保险科技公司超过50家,目前接近300家。

2014年下半年以来,保险科技领域的风险投资迅速跟上,并一直』活跃至今,阿里、腾讯、京东、百度、字节∏跳动等互联网巨头也在加速布局。

一、融资活跃,大额频现,2020年二季度陷入低迷

2013年开始,中国保险直销、互助保险、保险垂直搜索、保险技术服务等创新性保险机构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相关风险融资也↙在2014年下半年●迅速跟上。据零壹智库不完全统计,2015年保险科技风险融资数◇量飙升到22笔,2016年继续攀升至39笔,随后稳定在25—30笔之间,维持着较高的活跃度。

2015年,保险科技领域公开披露的融资总额约为72.6亿元,为历史最高纪录,主要是因为第一〖家纯粹的互联网保险公司众安保险获得摩根士丹利等多个财团∮近10亿美元巨额投资。2016、2018以及2019年,另有京东安联、众安科技、水滴公司々共4家保险科技公司获得单笔5亿元以上的融资,投资方有京东、众安、腾讯等互联网巨头的身影。

如果不考虑上述大额融资纪录,2015—2018年间△公开披露的融资总额在10亿元上下小幅波动;2019年,由于中后期融资显著增加,在融资数量〓下降的情况下,融资总额达到17.1亿元,平均单笔融资金额々超过7000万元,与前三年相比几乎翻了一倍。

图1:2014—2020Q3中国保险科技融资ω 规模
数据来源:零壹智库

由于新冠〓疫情的影响,2020年以来全球金融科技投融资均陷入低迷。2020年前三季度,保险科技领域仅有10笔融资,不足上年同期的一半,但由于水滴公司在8月份获得2.3亿美元D轮融资,融⌒ 资总额仍然达到20.3亿元。这其中,有7笔融资发生在第一季度,二、三季度均只有2笔融资。

图2:2018Q1—2020Q3中国保险科技融资规模
数据来源:零壹智库

二、早期融资占比持续下滑,但创新依旧活跃

据零壹智库不完全统计,2014年保险科技领域共有7笔融资,其中4笔为种子/天使轮,占到70%以上的比例;另有2笔A轮和1笔B轮融资——在线保险经纪服务商大家保获李亚鹏、黑马基金联合投资的数千万元B轮投资。

2015—2019年,种子天使轮融资数量★占比从40%一路下滑到4%以下;Pre-A到A+轮相对稳定,基本在40%-50%之间。B轮之前的早期融资数量占比整体上持续下滑,但仍然占到50%以上,说明保险科技领域的创新始终较为活跃,新的创业公司和商业模式持续不断地涌现,赢得资本的青睐。

图3:2014—2020Q3中国保险科技融资阶段分布(按数量
数据来源:零壹智库

从融资金额角度来看,早期【融资占比下滑更快,到2020年前三季度仅占10%。不论是数〖量还是金额,C轮及其以上、战略投资比例均有显著增长。2019年3到6月,豆包网、保险师、水滴公司、悟空保4家公司相继完成C轮融资,其中水滴保险融资金额高达10亿元。

2019年7月,众安在线联合百仕达共同向旗下子公司︼众安科技战略增资19.61亿元;10月,易宝支付战略投资微保科技;12月,小米集团近亿元〖战略投资保险测评平台深蓝保。

图4:2014—2020Q3中国保险科技融资阶段分布(按金额)
数据来源:零壹智库

三、获投公司集中在北京、上海和深⊙圳,杭州、香港其次

从2014年到2020年第三季度,获投保险科技公司集中在北京、上海、深圳、杭州和香港等地,北上深三市融资★数量占比稳定在70%以上;2020年前,北京较为稳□ 定,上海持续下⊙滑,深圳和杭州有追赶之势。

获得C轮及其以上融资的8家公司中,有4家在北京(水滴、悟空保、保险极客、豆包网),2家在杭州(灵犀金融、保险师),2家在上海(大家保、意时科技)。

其它城市包括广州、重庆、南京、济南、武汉和郑州,融资数量均不超过3笔。

图5:2014—2020Q3中∩国保险科技融资地域分布(按数量)
数据来源:零壹智库

金额上,北京和上海保险公司占比◆也较高,2014、2015和2020年前三季度均☆占到90%以上,2018、2019年在40%左右,主要是京东安联(广州)和众安科技(深圳)分别获得8.05亿元和19.61亿元巨额融资。

图6:2014—2020Q3中国保险科技融资地域分布(按金额)
数据来源:零壹智库

四、并购与IPO事件分析

(一)并购事件

国内保险科技领域并购事件较少,据零壹智库不完全统计,2014年以来仅有4笔,其中2笔为互联网公司入主持牌保险机构并赋予□其科技能力。

2016年7月,蚂蚁金服入股国泰产险成为其第一大股东,继互联网保险(众安保险)之ξ 后再获产险牌照。阿里集团一直通过下属公司来持有保险公◤司股份,而国泰产险也希望借助更多的资源在国内拓展互联网保险业务,二ξ 者一拍即合。

2019年 10月,大数据服务公司睦合达与保险科技公司意时科技达成合并意向,合并后意时科技估值为50亿元。睦合达将以自身的数据整合分析技术、数据价值挖掘ξ能力及在车险防控方面的服务能■力,深度赋能ξ意时科技;而意时科技也将通过产品、业务、保险科技实践反过来提升数据的价值。

表1:中国保险科技公司』并购事件
数据来源:零壹智库

2020年4月,360金融集团旗下大病救■助平台“360大病筹”完成了对壁虎互助旗下大病救助平台“诺言筹”的收购,后者为国内第四大病救助平台。

2020年6月,汽车养护电商平台途虎养∞车全资入股保险经纪公司盛唐保险,再获经纪牌照。途虎养车称此次◢投资是为了探索汽车重要部件保险保障服务,以便为用户带来更好的养护体验。盛唐保险是全国性综合类■保险经纪公司,致力于为全国车主提供全方位的车险服务,通过产品创新及贴身服务,升级客户体验,并将车险比价、车险购买、车险理赔、汽车服务四项内容化繁为简重新组合。

(二)IPO事件

2017年9月28日,众●安保险在香港联交所IPO,成为中国第一家成功上市的互联网∮保险公司,开盘首日市值近千亿。2017年10月31日,众安保险股♀价站上了上市以来的最高点97.8港元,之后随着业绩披露以及港股市场不振,股价亦开启“跌跌不休”模式。

众安保险立足于大数据,运用区块链和云计算等技术充分挖掘、搜集和分析用户数据,并将以上科技手段应用于产品服务比如理赔、核保等环节中。公司ζ 的保险科技系列条线的产品在海外已输出到东南亚以及日本等地区。2019年,众安保险首度扭↘亏为盈。

2020年2月23日,慧择∮保险成功登陆美国纳斯达克交易所,成为全球第一家上市的保险电商企业。慧择依托自身的保险技术、精算能力、风险管理能力以及大量客○户行为数据,向保险公司定制产品,为年轻用Ψ 户提供性价比高、更具定制化特色◆的产品。

表2:中国保险科技公司IPO事件
数据来源:零壹智库

国内互联网健康保障平台“水滴公司”计划2021年第一季度赴美IPO,预计融资规模5亿美元左右,IPO估值超过50亿美元,高盛、美银等将担任联席主承销商。2020年7月23日,有媒体就曾报道称水滴公司最快今年年底之前完成上市,IPO估值★预计为40亿美元至60亿美元。在两次上市的传闻间,水滴公司还完成了2.3亿美元D轮融资,融资金额为全★球保险科技领域年内最高纪录。

五、保险科技典型案例介绍

(一)众安科技

2019年7月,众安科技获得19.61亿∩人民币的融资,百仕达及众安在线分别增资9.61亿元、10亿元,众安科技及百◣仕达合资公司分别持投将仍为51%及49%。此次增资将为众安科技提供额外营运资金及增强财务灵活性,有望进一步促进其于海外市场发掘金融科技及保险科技的国际业务发展、合作及投资机遇的业务进程。

众安科技是众安保险的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区块链、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前沿技术研究的金融科技类公司,向普惠金融和健康医疗领∏域输出科技产品和╳行业解决方案,提供保险saas、大数据、健康生态及阿里云等多项产品服务。

(二)水滴公司

2020年6月,水滴公司宣布完成10亿元人民币(1.45亿美元)C轮融资。值得注意的是,水滴公司刚在今年3月27日获得近5亿元B轮融资。在不到三个月时间里,水滴获得的融资总额◎已接近16亿人民币,该融资额创下今年以来互ㄨ联网健康险与健康保障领域融资的最高纪录。

水滴公司将大力发展水滴保险商城、水滴互助等健康险、健康保障业务,打造用户体验更好的健康险与健康保障服☆务模式。所☆得资金将重点用于健康险专业团队的建设,以及人工智能在健康险业〗务的应用上。同时,属于水滴公司的社会责任板块的水滴筹、水滴公益平台将继续助推更多贫困家庭病的大☆病患者病有所医。

(三)南燕信息

2020年年初,南燕信息获过亿元B2轮融资,由中银国际领投,多位老股东跟投;又于2020年10月完成2.5亿元C轮融资,由Cenova千骥资本领投,老股东SIG海纳亚洲和蓝驰创投跟投。截至目前,南□ 燕信息累计完成5轮融资,融资金额超过5亿元。

南燕是一家专门从事健康保险第三方※管理的专业独立服务公司,从SaaS切入,并不断打通行业中的各个环节,为保□险公司、再保险公司和保险中介机构提供从产品、销售、管理到理赔、TPA、健※康服务等业务全流程综合解决方案。B2轮融资的同时,南燕宣布完成对健康险TPA服务商Medilink-Global的收购,正式升级为MGA+SaaS+TPA模式。

(四)大特保

2020年7月,互联网保险公司大特保宣布已完成数千万美元B+轮融资,由老股东台湾中华开≡发领投、复星昆仲跟投。此轮融资结束后,大特保估值2亿美元。新一轮融资将︾主要用于积极构建和持续完善大特保的医疗保障生态▃,以及推动商业保险与健康≡管理机构、医院合作控费。

作为一家主打人身健康险』的保险公司,大特保致力于为用户提供个人健康险产品及健康管理服务。其核心专长为自主产品研发和包装能力,最快▲可实现12小时内产品上线,多次创造24小时上线产品︻的记录,并在与第三》方服务平台的技术对接和落地上,保持着零失误的记录。用户从产品购买到理赔服务,可实现全程在线完成。

(五)豆包网

2019年3月,豆包网宣布已完成新一轮9500万元融资,本轮融资由博将资本领投,本翼资本、和瑞乐业、浩信达等跟√投。本轮融资将用于升级豆包网SaaS+协∴同生态布局、AI智能化服务体系、团队建设和海外业务拓展。

豆包网是一家在线保险服务运营商,致力于为保险中介机构、保险公司和用户提供“职域营销+智能运营”的综合保障服务。豆包网研◥发的一站式中介SaaS系统,包括职◥域裂变,社会化营销、智能客服、闪电理赔、大数据分析等专属解决方案,赋能保险行业上下游,其在2019年推出了完整的人工智能运营解决方案——“豆包数云”。

六、附表:中国保险科技融资详情(1亿元及其以上)

数据来源:零壹智库

-END-

]]>
/202010234737.html/feed 0
数字资产能成为“财报”资产吗? /202008242903.html /202008242903.html#respond Mon, 24 Aug 2020 00:33:00 +0000 /?p=2903
出品|零壹智库
作者|陈小辉

1946年诞生了第一台数字计算机ENIAC(埃尼阿克),有别于模拟计算机,数字计算机以01二进制数字形式存储和处理数据,从而开启了人类社会①的数字时代。20多年后的1968年,互联网〓诞生了。互联网将数字时代又向前推进了一∩步,人类社会进入日渐数字化的互联网时代。

随着互联网商〓业化应用的不断深入,电子商务的高速发展,人类社会进入了互联网经济时代(也有人将互联网经济称为数字经济,即数字经济1.0)。而进入21世纪后,随着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和物联网等技术的日渐商用,人类社会正式步入了数字经济时代。

与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时代相较而言,数字经济时代最大的特点莫过于“数据”与土地、资本等传统生产要素并列,成为了一种独立的生产要素。土地和资本等☆生产要素属于经济学范畴,在财务会计范畴,在企业资产负债表上则体◣现为土地使用权、机器设备和厂房等固定资产。

那么,数据作为一种独立的生产要素,能否进入企业的资产负债表呢?直观感觉,数据似乎可像土地使◣用权那样,作为一种资产体现列示于企业资产『负债表的左边(资产)。实际上,数据只是♂一种数字资产『,前述问题还可升化为数字资产能否进入企业资产负债◣表的问题。在此,我们就从」数字资产开始说起。


1
什么是数字资产?

数字资产,拆开来就是“数字”+“资产”。“数字”是“资产”的表现形式,“资产”则为被表现的具体内容。作为表※现形式的“数字”,我们认为,将其理解为“数字信号”更为准确。所谓“数字信号”,在电子学上是与“模拟信号”相对的〇一个概念。简单理解,“数字信号”就是以二进制编码的信号,二进※制只有0和1两种状态,非0即1,中间没有过渡,因此是间断的,也就是说“数字信号”是离散的。

而“模拟信号”则相反,可将其理解为以幅度等表示的信号。打个比方,以150伏电压表示№数值150,如果要表示数字155,则需用155伏电压(工卐程实务当然并非如此简单)。可见,“模拟信号”是连续的,并非仅有☉两种状态。这么简单╱一说,可以看出“数字信号”和“模拟信号”差异还是蛮№大的,前者仅以0和1两种状态去表示具◥体内容,而后者则以连续变化的幅度去表示具体内容。


正是因为这一差异,决定了两者的优劣。最大的优劣在于“数字信号”抗干扰能力很强。举个简单的例子,我们可以5伏电压表示1,以0伏电压表示0,则即使受到外界干扰,5伏电压变成了4伏,甚至3伏,仍然区别于0伏,我们仍然可以认为这个信号是1。而模拟信号则不然,以5伏表示5,则受到外◤界干扰变成4伏时,就认为其∞是4,信号也就因此◥失真了。再回『过头来,数字资产︾以“数字信号”作为表现形式,也就是以二进制作为表现形式。换句话说,数字资产就是以二进制形式表现的资产。

那么,什么是资产呢?我们国家《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认为,“资产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々、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这个概念过窄。因此,我们姑且先抛开会计准则的规定≡▃,参照民法对物的界定,将资产理解为存在于人身之外,能满足人们社会生活需要且为人力所控制或支配的有体物或经济权利。

从这个界定看▅,资产需满足四个条件:第一,须存在于人身之外,人身本身不能成为资产。第二,能满足人们社会生活需要。如不能满》足社会生活需要,则失去了有用性,也◣就难以给人们带来价值,也◣就不能称之为资产。第三,须能为人↓力所控制或支配。若不能为》人力所控制或支配,也不能称之为资产。比如太阳,存在于人身之外,也能满足人们社会生活需要,但不能被人力所控制或支配,因此不能称之↘为资产。第四,须①为有体物或经济权利。在满足前三个条件↘的情况下,若为◥有体物,则是我国《民法典—物权编》规范的“物”,反之,则为《民法典》第五章“民事权利”中具有经济利益的其他相关权利。

综上,我们可以将数字资产理解为存在于人身之外、能满足人们社会生活需要且为人力所控制或支配的以二进制形式表征或存在的有体物或经济权利⌒。表征指的是本身并不以二进制形式存在(如有体物),但经过数字化处理后,可ぷ以二进制形式代表之。存在即从产生开始就以Ψ 二进制形式存在,无须进行数字化处理⌒。

从数字资产的概念我们可以看出,其总体上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二进制形式表征的有体物,一类是二进制形式表征或存在的经济权利。现在一些数字资产交易所将艺术品经二进制编码以数字化后进行交易,此时的数字资产便是二进制形式表征的有体物。而以二进制形式存在的经济权利,其类型也相当丰富。

比如,大家存放于银行的存款◣、银行卡上的资金,一方面这些存款和资金是我们对银行的债权,为一种经济权利。另一方面,这些存款和资金又以二进制形式存在。因此,其◥为以二进制形式存在的经济权利。当然,前文所讨论的数据,其本身也多「以二进制形式存在,同样存在于人身之外,能满足人们社会生活需要,也能为▂人力所控制,亦可以某种经济权利存在。因此,也ㄨ为一种数字资产。

简言之,数字资产就是以二进制形式表征或▆存在的有体物或经济权利。下面,再回到▂我们的主题,看看数字资产进入资产负债表需要满足哪些条件。


2
数字资产进入资产负债表需满足哪些条件?

前面说到,《企业会计准则@ —基本准则》将资产界定为“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在此,我们先看看会计上的资╱产构成条件。

第一,由企业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比如购买办公楼,则办公楼这一资产便╱由之前的“购买”交易形成;而房地产企业自建办公楼,则为过去的事项形成。就数字资产而言,也可能由企业■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

第二,由企业拥有╱或控制。这一个条件给前面说的╱人力所控制或支配相当。拥有当然好理解。控制怎么理解呢?比如企业以融资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尽管不归企业所有,但这一固定资产由企业使用了大部分时间或消耗了大部分价值,实际上跟自有区别不大,会计准则〓按实质重于形式原则,也认为是企业的资产。

第三,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这一条件与前面说的满足人们社会生活需求也大体相当,只是针对性更强,给企业而不是社会带来☉经济利益。

总体看,按《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的规定,数字资产要进入资产负债表█,首先需要满足前述三个条件。除此之外,按《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规定,还需要满足两个条件:(一)与该资源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二)该资源的成本或者价值能够可靠地计量。

所谓“与该资源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也就是说资源产生的经济利益流入企业的可能性很大∞,大到什么▽程度,51%以上。举个例子,如果应收账款的付款企业已经破产倒闭了,其经济利益流入企业的可能性很小了,就不能再认为是资产了▲。就数字资产而言,也同样需要满足这个条件。再举个例子,企业收集了一些非自用的数据,这些数据具有一定价值,但因『缺乏安全≡、可靠和合法的交易场所,没法变现,则其经济利益流入企业的可能性很小。这样,也就▅不能满足“与该资源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因此,也就难以进入资↓产负债表。

所谓“该资源的成本或者价值能够可靠地计量”,也就是说№资源的价格能确定,而且价格▅确定的方式是科学的,站得住脚的,是可靠的,不是来自“黑市”,也不是源于随意拍脑袋。就数字资产而言,其成本或价值是否能可靠地计量需做具》体分析。


3
所有数字资产都能进入资产负债@表吗?

按照《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规定,是不是所有√数字资产都能进入资产负债表?前面谈到,数字资产是以二进制形式表征或存在的有体物或经济权利。按这个界定,我们可以从不同角度对数字资产进行不同的类型划分。

在此,我们先将数字资产划分为两大㊣ 类。其一,对于有体物(如房产、车辆、机器设备)。有体物具有物理对应物,无法直接以二进制形式存在,因此只能以二进制△形式表征,由有体物经数字化处理后派生而来,可将其称之为派生性数字资㊣ 产。其二,对于经济权利(如土地使用权、艺术品、银行存款、用户刷卡数据)。有的经济权利具有实体对应物,但经济权利刻画的是其实体对应物的内容,而非实体对应◥物本身。如艺术品,有实体对应物存在∏①,但艺术品相关的著作权刻画的是其具体内容。土地使用☆权也属于这种情况。对于有实体对应物的经济权利,其通常需经数字化以后方可取得二进制表现形式。因此,也属于派生性数字资产。

相反,有的经济权利,其一诞生就是二进制形式,如程序员在软件开发环境中开发的计算▆机程序,作家用WPS撰写的ξ 书稿,一开始就是以二进制形式存在。还有,像银行存款∩和用户刷卡数据这类资产,也是一开始就以二进制形式存在。我们将其称之为原生性数字资产。

简言之,我们可以将数字资产划分为派生ㄨ性数字资产和原ㄨ生性数字资产。下面我们就Ψ看看这两类数字资产能否进入资产负债表。

派生性数字资产,为▆现有有体物或经济权利经数字化处理后形成。这类数字资产能否进入资产负债表,取决于数字化之前的有体物或经济权利。比如为进入数字资产交易所进行交易,企业将其拥有的存货数字化为二进制形式,形成数字资产↙。由于存货可进入●资产负债表,因此数字化以后的存货数字资产同样可进入资产负债表。又比如为进入数字资●产交易所进行交易,企业将其拥有的专利权或商标权经二进制编码形成数字资产。

同样,因为专利权和商标权在数字化之前已可进入资产→负债表。数字化为数字资产后同■样可进入资产负债表。当然,派生性数字资产如何维持其二进制形式与其物理存在的一致性(如物理是否完整、价值是否贬损ζ),则是资产负债表管理值得探讨的问题,也是数字资产交易所面临的问题。

关于原生性数〇字资产,其是否能进入资产负债表,则需具体分析卐ζ。比如银行存款、以交易所股票形式存在的交易性金融资产、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这类原生性数字资产,实际上已历经多年,属于较为传统的数字资产,其进入资产负债表并无问题。

但对于新进出现的原○生性数字资产,情况则比较复杂。对于央行数字货币CBDC,其由货币当局发行,具有无限法偿能力,其符合《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关于资产★的界定【,同时当企业持有CBDC时,其经济利∑益已流入企业,而CBCD的价值♀也能可靠计量。因此,CBDC进入资产负债表并未问题。

对于数据这类新兴★的数字资产,情况就比较复杂了。首先,数据要由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若数据为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产生或外部购买,则可符合这一条件。第二,数据要由〖企业拥有或控制。由于数据以二进制形式存∩在,因此不管是生产经营ω 过程中产生或外部购买,企业都得有证据表明其拥有或控制了数据。如何证明?区块链技术的全副本、同步更新及『其采用的抗抵赖算法或可排上用场。第三,数据要预期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这个标∞准比较难以满足,也比较难以》判断。如果有独立的交易场所,能挂牌交易ω,或许是个办法。数据在满足这三个条件的情况下,可以被《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确认为资产。

其能否进入资产负债表,还需满足两个条件:其一,数据相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怎么判断︽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自用有自用的标准,而独立交易场所交易有需有其标准。其二,数据的成本或者价值能够可靠地计量。这个条件,就比较复杂了。在会计上有很多方法来可靠计量成本或价值,但对数据这一资产是否适用值得探讨。其中,独立交易场所交易或许是一个选择。

简言之,派生性数字资产进入资产负债表按既定规则◥处理;相对传统〖的原生性数字资产,也可按既定〖规则处理;而像数据∏这类新兴数字资产,则情况比较复杂,独立的交易场所可为其提供各种支持。


4
小结

随着数字经济的持续发展,数字资产越来越受到各方关】注。就企业而言,数字资产能∏否进入资产负债表是比较现实也比较重要的一个问题。目前,关于什么是数字资产尚无权威界定。因此,结合我们◇国家《企业会计准则》和《民法典》相关规定,我们姑且将数字资产界定为以二进制形式表征或存在的有体物或经济权利,并将其进一步划分为派生性数字资产和原生◇性数字资产。然后,结合我们◇国家《企业会计准则》对资产的界定和资产进入表内需满足的条件,探讨了是否所有数字资产都能进入资产负债表这一问题。

总体看,派生性数字资产进入资产负债表可按既定规则△处理;相对传统『的原生性数字资产,也可按既定规则处⊙理;但像数据这类新兴数字资产,则情况比较复杂,独立的交易场所以及区块链技术可为其进入资产负债表提供支持。后续,我们将重点围绕数据这类原生性数字资产继续进行探讨。

]]>
/202008242903.html/feed 0
数字科技的“群体觉醒”与增长曲线 /202008182715.html /202008182715.html#respond Tue, 18 Aug 2020 07:54:00 +0000 /?p=2715
出品|零壹智库
作者|李薇

8月8日,360金融正式对外公布,启用“360数科”作为新品牌。此前在7月中旬,蚂蚁金服也宣布更名为蚂蚁科技集团,由此引发【业界对于“数科潮”的热议与关注∮。而在我国首家提出数◢字科技概念的企业是京东数科,在2018年9月就已经将京东金融更名为京东ζ 数科,开创了数字科技的先河。

究竟什⌒ 么是数字科技?尤其在2020年新冠疫情环境下,面对我国经济下行与众多实体企业遭遇生存〒危机的巨大挑战,数字科技究竟能发挥哪些核心价值?带着这些问题,本文系统阐述科技服务商更名背后的差异化经营格局,并从产业数字化视角,洞察数字科♀技服务于B端企业与G端政府部门的经营逻辑。目前,科技服务已经由金融场景拓展至更多的产业场景,帮助实体◆企业构建增长能力并实现自身商业模式的迭代更新,从而使数字中国的发♀展图景日渐清晰。


一、业界焦点:2020年兴起“数科潮”背后的行业分化

进入2020年下半年,我国互联网巨头陆续将自家的金融科技公司更名为“数科”或“科技”,包括蚂蚁金服更名为蚂蚁科技、360金融更名为360数科,引发︼业界对于“数科潮”现象的热议。回顾近两年有关数字♀科技的更名现象,2020年之前就已经有京东、小米等相继提出,强化科技属性对于金融与经济发展的核心价值。

表 1:我国互联网巨头近两年兴起的“数科”更名潮

资料来源:零壹智库整理

每家金融科技公★司升级为“数科”品牌的◎背后,各自的发展战略也体现出差异化ω 特征,譬如蚂蚁科技服务于小微商户群体、京东数科则倾向于新基建,强调其服务范围不限于金融科技,而是覆盖智能城市、智能营销、AI机器人等领域。

特别是新冠疫∑情爆发后,面对各地企业的客流量下滑、生存危机等难ω 题,政府部门提出引导实体经济数№字化转型,因此一批金融科技公司意识到数字技术对于中国经济的重◆要推动作用,重科技已成为必然趋势。


二、发展进击术:数字科技的概念、市场规模与产业布局

何为数字科技∩∩?国内外对于这种◆新业态,尚未给◣出明确概念。从我国发展实践来看,最早提出的是京东数科,在2018年9月就已经将“京东金融”品牌升级为“京东数科”。从京东数科的实践经验来看,提出数字科技的内涵在于下述两方面:

一是数字科技已成◤为实现数字经济的手段。新冠︽疫情爆发后,从国家□多部委联合发布的《关于支持新业态新模式健康发展 激活消费↘市场带动扩大就业的意见》可以看出,数字经济成为政策扶持方向,这一业态发展壮大的底层基础是数字科技,即围绕互联网时代形成的海量数据,以数据作为新型生产要素。由此可见,数字科技↙与金融科技的共同点是发挥技术优势,而数字经济辐射的产业领域与社会民生范围更为广阔。数据显示,我国数字经济规模逐年递增,2019年末达到35.84万亿,并且不同』城市的GDP占比也呈现分化态☆势。中国信息ξ通信研究院预判,2025年将增至60亿元,其背后的数字科技也将迎来更广阔的发展机遇。

图 1:2005-2019年我国数字经济增⌒加值规模与GDP占比(单位:亿元、%)

资料来源: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图 2:2019年我国部分城市数字经济在GDP中比重情况(单位:%)

资料来源: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二是数字科技使产业数字化的♂路径由“单边”走向“共建”。“单边”的互联网公司仅能做到技术输出,而“共建”则需要数字科技和№产业之间的know-how无界深度〗融合,达到“产业x科技”的乘数效应。目前,我国已进入数字经济纵深发展阶段,竞争赛道由消费互联网转向产业互联网○,因此数字科技在赋能产业端、助力数字中国建设方面,将引领行业变革。这一理念与腾讯在2018年举办的全卐球合作伙伴大会所提观点不︻谋而合,此前马化腾指出:“产业互联∮网是互联网深化发展的高级阶段,互联网企业要做好生态共建者,与各行各业共建数字生态共同体”。

图 3:我国经济增长点由“消费互联网”转向“产业互联网”

资料来源:腾讯研究院《产业互联网:构建智能+时代数︾字生态新图景》

以AI、大数据等为核心的○数字科技,落脚点在于产业数字化,意在推动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目前,一批头部的数字科技公司通过在B端与G端两个层面的布局,实现政企协同发展,尤其是2020年疫情环境○之下,各地政府部门对于扶持实体经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从而加速数字科技◆在企业线上应用场景、智能城市与产业变革等领域的应用创新。

图 4:数字科技应用于B端与G端的主要︻领域

资料来源:零壹智库整理


三、风向标转换:从金融¤科技到数字科技,加速产业数字化

近年来,我国金融科技行◣业飞速发展,伴随市场需求与新技术的迭代升级,金融科技公司也在不断进化成长。整体来看,金融科技的发展历程可划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金融科技上半场,最初由互联网巨头兴起了移动支付、网络借贷与理财等线上金融领域√的实力比拼;第二阶段是金融科技下半场,事实上从2015年开始以京︼东数科为代表的头部企业,已然形成用金融科技的手段让〓强金融属性、强线下特征的业务加◣快数字化进程的发展格局,进而实现线上线下融合,提高效率,降低风险 。

而从金融科技再次进化到数字♀科技,依托从金融科技能力中锤炼出来的能力,拓展到更宽广的产业数字化赛道,已然不仅是品牌◣命名的升级,更深层次的是它作为行业风◎向标,展现出新兴技术对经济增长新动能、传统产业转型的突破价值,具体体现为点:一是联结价值,二是增长价值。

从数字科技的联结价值来看,在金融科技㊣ 下半场,金融机构均加速构建◎两大核心能力,其一Ψ 是科技能力,其二是开放能力,这与金融科技公司的经营逻辑一致。数字科技不仅能应用于金融场景,更需要□ 落实到产业场景,真正推动实体经济发展,尤其是疫☆情期间,实体产业互联网☆化、数字化、智能化的诉求被☆极大激发出来。因此,我国从□ 金融数字化到产业数字化,是一个自然进阶的过程,越来越多的金融科技公司开始为客户提供产品数字化、管理数字化服务。

因此,判断是否属于数字科技服务,要看其是否借助构建出的AI、区块链、IOT、图计算、生物特征ω识别等硬核技术能力,以数据赋能为主线∩,将服务B端客户的经营模式□ 由“单边”走向“共建”,为客户提供金融联结、营销联结、科技联结等解决方案。

其中,金融联结是指通过企业在线上留存的各类经营数据,为企业提供金融科技、资管科技等数字化金融服务;营销联结是深入到每个细分产业的经营管理流程之中,通过API使传统♂企业链接更多的线上场景,在数字农牧、数字乡村、数字营销、智慧城市等诸多方面,均是对产业链上下︽游的全要素进行数字化升级、转型以及再ㄨ造;科技联结是为传统企业构建科技平台,譬如京东数科构建的“大宗商品产业︽链协同服务”、“大宗商品智慧物联仓♂库”等多个垂直数字化解决方案,大幅提升△管理成本和流转效率,以数字科技驱动生产和管理效率提升、产品供给创新和商业模式变革。

从数字科技的增长价值来看,目的在于帮助』企业实现“增长”,因此数字△科技服务商的商业模式也需要发生改卐变,不再是单一的产品销售模式,而是可∮持续的服务能力输出模式。2020年京东数科提出“首席增长官”的概念,认为衡∴量数字科技是否真正有效的标准在于四方面:第一是实现产业成本降低;第二是用户体验提升;第三是产业收入增〖加;第四是具备迭代商业模式的基础。


四、数字科技的本∮质:回归实体,塑造一条全新增长曲线

目前,越来越多的金融科技服务商举起数字科技的▲大旗,但各自的战略布局却是千差万别。数字科技属于新兴事物,在相对宽ζ 松的创新空间内不断演变,但同时也々需要对于整个市场正本清源,并非任何一家金融科技公司都有实力,且能以正确姿势真︾正进入数字科技领域。

从数字科技的参与主体来看,除了数量众多的金融科技公司之外,也出现一批老牌玩家。纵观科技发展的衍变历程,全球市场的竞争格局已经由传统科技服务商为主,变为数字科技服务★商占据主导地位。在数¤字化浪潮下,单纯的技术输出服务已不再被市场接受,客户更迫切了解如何将技术运用于解决自√身经营难点,从侧面也验证了数字科技迅猛发展的本质原因。

通用电气、恒生电子、微软等传统科技服务商,产品形态是软件与IT解决方案为主,重点服务于大型集团企业与√银行、证券、保险、基金¤等金融机构。在过去几十年内,这类服务商以集中式系统架构为主,核心优势在于技术本身,而较少考虑技术系统如何融入客户经营管理与生产运营活动之中,难以满足客户日益增加的个性化、精细化管理需◣求。

而以AI等底层能力为基础的新型数↘字科技公司,采用分布式的云计算架构,并结合人◣工智能、区块链等前沿技↘术,组合运用于客户生产运营、市场推广等全流程的数字化转型改造。2020年疫情爆发后,让行业普遍意识到线◣上数字化能力从此前的“可选项”,一跃升级为“必选项”,成为关系到生死存亡的核心能力。而与之对应,新型数字科技公司提供服务的产品形态也不再局限于单纯的技术输入,而是结合客户所在行业的发展动向与业务痛点,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将业务模式变为与客户的增长挂钩,从客户★的增长中分享收益。

表2:传统科技服务商与☆新型数字科技服务商区别对比

资料来源:零壹智库整理

回归本质,数字科技公司与实体企业之间要做到真正“融合”,最终目的〓是要实现降低产业成本、提高用户体验、增加产〓业收入和升级产业模式。我们必须意识到,数字科技是一种ω新的思维方式,它包含新的生产要素和新的技术手段,是效率边界的又一次打开。通过数字科技能够实现线上与线下一体化、生产与销售一体化、人类智慧与机器学习一体化,由此有效驱动实体经济全面进入数字世界。

真正的数字科技将重塑传统产业的生产模式或服务模●式,助力传统产业生长※出新的增长动力,找到新的增长曲线。“从数据中◥来、到实体中去”是赋能B端客群的落脚点,并通过智能城市、政务平台的搭建,促进政企联动,从而实现产业数字化与社会民』生服务的效率提升,促进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End.

]]>
/202008182715.html/feed 0
央行数字货币试点仍是“4+1”,一文读懂人民币3.0 /202008172566.html /202008172566.html#respond Mon, 17 Aug 2020 06:00:20 +0000 /?p=2566
出品|零壹智库 & 数字资产研究』院

中国的数字人民币发行计划又往前迈了一大步。

8月14日,商务部网站刊发《商务部关于印发全面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总体方案的通知》,通知明确,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及中西部具备条件的试点地区开展数字人民币试点。

不过据金融时报记者◥了解,目前数字人民币试点仍是“4+1”,先行→在深圳、苏州、雄安新区、成都及未来的冬奥场景进行内部封闭试点测试,并没有变化卐卐。

相关人士指出,网上传的北京、天津、上海等28个试点,其实是全面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深圳、苏州、雄安、成都是粤港澳ξ大湾区、长三角、京津冀及中西部的代√表,人民银行正在上述四地开展数字人民币试↑点测试。

中国一直在推动数字人民币的发行计划,目的是成为全球首↑个发行数字主权货币的》国家。

此前,据21世纪经济报道,数位国有大行人士表示,四大行■正在深圳等地大规模测试数字钱包应用,为数字货币正式落↓地进行测试准备。由央行牵头,各家银行此前数月已经就落地场景等开展测试。目前,部分大行内部员工已经开始使用,用于转账、缴费等场景。 

8月3日,央行2020年下半年工作电视会议指∞出,上半年“法定数字货币封闭∮试点顺利启动”,下半年将“积极稳妥推进法定数字货币研发”。

今年5月起,央行在深∞圳、苏州、成都和雄安这四个城市试行中央银行数字货币(CBDC)后,中国人民银行如今也与私营公司商谈扩大测试范围的事项。多↘家大公司,例如滴滴出行以♀及美团点评,都已↘被纳入候选名单,以通过这些影响广泛的平台大★规模推行数字货】币。

早在2019年9月,零壹智库和数字资产研究院推出报告《人民币3.0:中国央行数字货币运行框架与技术解析》,从数字货币界定和人民币发展历程出发,全面介绍了央行数字货币的发展历程及现状,并通过对截至2019年9月央行及其下属机构申请的84项涉及央∞行数字货币的专利进行归纳分析,以期从数字¤货币发行、流通、管理、回笼、投融资等全流程揭开中国央行数字货币的神秘面纱,让更多人看到央行数字货币╲的真实模样。

摘要

中国央行数字货币的基本框架:

1. 是中央银行的负债,由中央银行进⌒行信用担保,具有无限法偿性(即不能拒绝接受央行数字货币),是现∩有货币体系的有效补充。
2. 央行数字货币的投放模式为“双层运营体系”:上层是央行对商业银行,下层是商业银行对公众。央行按照100%准备∩金制将央行数字货币兑换给商业银行,再由商业银行或商业机构将数字货币兑换给公众。

中国央行数字货币的技术准①备:

央行4家机构共〓申请了84条与数字货币相关的专利(截至2019年9月),最早的专利申请始∩于2016年。中国央行在法定数字货币领Ψ 域的研发工卐作进行了有前瞻性的布局且研发时间跨度较▲长,已经为中国法定▓数字货币的发行做了充分准备工作。

其他国家的央行♂数字货币实验:

零壹智⊙库对29个国家央行对数字货币的态度及现状的最新统▲计(截至2019年9月),有6家央行已发行数字货币,8家计划推出,9家处于研究中,2家暂不考虑,3家明确反对央行数字货币。各国央行⊙研究探索数字货币的直接动机包括减少对美元的依赖、抵制美国经济制裁╳以维护国内经济平稳,或者追求金融科技发展,改善现有体系以及维护现有货币体系的稳定。


2019年6月,由Facebook主导的加密货币项目Libra发布々白皮书,宣称要建立一套简单的全球货币和金融基础设施,为数十亿人服ㄨ务。横空出世的Libra,被很多々人视为是对现有金融和货币体系的颠覆性力量。

在那之后,全球央行开始密集释放研发数字货币的信号,中国也不例外。2019年8月2日,中国人民银行(下称“央行”)在2019年下半年工作电视会议上表示将加快推进法定数字货币的研发步伐。8月10日,央行支付结算司副司长穆长春在中国金融四十人伊春论坛上表示,“央行数字货币可以说是呼之欲出了”。

8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提到支持在深圳开展数字货币研究等创新应用。

9月24日,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系列新闻发布会上,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表示,央行数字货币推出目前没有时间表,还会有一系列的研究、测试、试点、评估和风险防范流程需要◥进行。

央行数字货币的定位是部分替代M0,即人民币纸钞的数字化○替代。但在呼之欲出的今天,央行数字货币到底是什么?长什么样?怎么发行?在移动支付如此发达的今天,为什么还要发↑行数字货币?对大多数▃人而言,这一系列看似简单的问题都未曾得到全∞面细致的解答。

本报告▃从数字货币界定和人民币发展历程出发,全面介绍了央行数字货币的发展历程及现状,并通过对截至2019年9月央行及其下属机构申请的84项涉及央行数字货币ζ的专利进行归纳分析,以期◥从数字货币发行、流通、管理、回笼、投融资等全流程揭开中国央行数字货币的神秘面纱,让更多人看到央行数字货币的真实模样。


一、数字货币、电子货币、加密货币与法定数字货币

货币】形态不断在变化中发展。

在历史上的绝大部分时间里,货币形态的演〓变相对缓慢,但近些年不断涌现出新的货♀币概念和货币形╲态。2008年中本聪创造比特币之后的十余年时间,市场上雨后春笋般地出现了数千种加密数字资产,数字货币、加密货币、稳定币、密码代币、通证、空气币、传销币等开始出现。同时,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使电子货Ψ 币、虚拟货币等新型货币也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而近来原央行支付◥结算司副司长穆长春的演讲以及在得到App上开设相关课程,使法定数字货币概念也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

如此众多的货币概念,容易使人产生误解,更难以逐▅个理解。本文为了使读者更好的理解法定数字货币,希望能够进一步厘清众多相关概念。

数字货币(Digital Currency)是以数①字形式存在并基于网络记录价值归属和实现价值转移的货币。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称之为“价值的数字表达”。数字货币的概念范畴十分宽泛,几乎可以涵盖目前我们所知道的各类电子货币、加密货币和法定数字货币。

现在很∏多人会将数字货币与比特币等加密货币混为一①谈。但实际上,两者不是简单←的等同关系。从概念范畴上来①讲,加密货币包含于数字货币的概念之中。加密货∩币是基于区块链加密技术而创建发行的货币。目前币圈中常见的比特币、以太坊、EOS等币种都是加密货币。

同样容易混淆的概∏念还包括虚拟货币和密码货币。加密货币出现▼之前,随着网络社区▼兴起,逐渐出现了一类主要用于社区内各种虚拟商品交易的虚拟货币,如网络积分、游戏币等,最广为人知的莫过于Q币。欧洲央行将虚拟货币定义为“被某一特定虚拟社区成员使用并接受的数字货↙币”。也就是说,虚拟货币可以被视为是数字货币的一种。但近些年来,在我国监管部门⊙的相关文件中,一般提到虚拟货币通常特指以比特币、以太坊等为代表的不受监管的加密货币。

法定数字货币是由法币的数字化形式,是基于国Ψ家信用且一般由一国央行直接发行的数字货币。国际清算银行在关于中央银行数字货币(CBDC)的报告中,将法定数字货币定义为中央︼银行货币的数字形式。需要注意的是,法定╱数字货币不一定基于区块链发行,也可以基于传统中央银行集中式账户体系发行。

国际清算银行在报告中区分了三种形式的CBDC,两种基于代〇币体系,一种基于账户体☉系。在两种基于代币的版本中,一种被设计为广泛使用的支付工具,只要针对零售交易,但也可用于更广泛的应用;另一则是用于金融市场定向支付和结算交易的受限制※访问的数字结算凭证。

图:BIS的←货币之花

资料来源:BIS

法定←数字货币与支付宝、微信、PayPal等移动支Ψ付不同,法定数字货币是Ψ法定货币在数字世界的延伸和表现,是一种新的货币形态。而支付宝、微信支付等电子支付工具都与银行账户紧耦合,是法币的一种数字化使用方式。


二、从人民币1.0到人民币3.0

(一)1.0 人民币的诞生和历次变【迁

2019年8月30日,2019年版第五套新版人民币正式发行,此次发行的包括50元、20元、10元、1元纸币和1元、5角、1角硬币。

在此之前,作为中国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的见证者,人民币已经历程了五次变迁。

1948年12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成立,并于同日发行了第一套人民币。第一套人民币共16种面额62种版别,最小面额1元,最大面额50000元。该套人民币是在统一各革命根据地货币的基础『上发行的,是从建※国前无序货币体系向独立统一的货▓币秩序过渡阶段的产物,对建国初期经济恢复发挥了→重要作用,具有极∞其鲜明的时代背景和历史印痕。

第二套人民币在1955年3月1日正式发行,面额结构相较第一套货币趋于合理,最小面值为1分,最大面值为10元,并首次也是唯一一次发行三元面值的人民币。第二套㊣ 人民币首次实行主辅币制,发行了包括5分、2分、1分的硬币,结束了我国近现代没有统一流通硬币的历史。

1962年,三年经济困难结束后,国民经济开始恢复和◥发展。同年4月20日,第三套人民币开始发行,纸币最大面值仍为10元,最小面值1角,硬币则ぷ包括1元、5角、2角、1角,同时取№消了3元纸币。第三套㊣ 人民币是中国独立自主研制的第一套货币,并与第二套人民〖币一起跨越了我国整个计划经济时代,一定意义上成为我国计划经济时代的标志▓物之一。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进入崭△新阶段,日益增长的国民经◣济对于货币总量和货币结构有了新的要求。1987年4月27日,中国人民银行开始发行第四套人民币,这套人民币正面▓采用大幅人物头像水印,增加了50元和100元两类大额币种。

1999年6月30日,时任国务院总理朱镕基发布国务院第268号令:为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进一步完善我国的货币制度,提高人民币的防伪性能,现决定,自1999年10月1日起陆续发行第五套人民币。”第五套人民币增加了20元面∏额纸币,取消了2元面额。
第五套人民币从1999年10月1日流通至今,此后在2005年8月31日、2015年11月12日和2019年8月30日分别发行了第五套人民币新版。


(二)2.0 人民币的“数字化时◆代”

从1948年12月1日的第一套人民币,到2019年8月30日的第五套人民币↙新版,人民币作为中国▆通行流通的法定货币已经→历经71年。

随着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人民币已经逐步实现电子化,迈入2.0时代。流通在银行等金融体系内的现金和存款早已通过电子化系统实现数字化,而支付宝、微信支付等第三方移动支付的大规模普及,让流通中的现钞比重逐渐降低。现在中国人出门,除了部分⌒特殊场合外,几乎不需要使用现钞。移动支付已经改变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带来↙快速便捷的支付体验。人们开始畅◥想未来的“无现金社会”,中国也成为最接近无现金社会的国家之一。

据央行发布的数据统计,2018年全球银行业金融机构共办理非现金业务2203.12亿笔,金额3768.67万亿元。银行业金融机构共处理电子」支付业务1751.92亿笔,金额23539.70万亿,其中移动Ψ支付业务605.31亿笔,达277.39万亿。

但中△国的移动支付更多是商业驱动,是一种货币的电子化支付手段,而非真正意义上的数字“人民币”。从贵金属到纸币替代贵金属充当货币,再到未来的数字化货币,是经济和科技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而随着网络通讯技术日益发达、社会交易活动日益频繁与活跃,加上民众购物消费习惯的变化及对货币流通安全性的▼考虑,人们越来越趋向于使用电子银行、电子支付而不愿携带纸币,因此,由央行提供比纸币更快捷、低成本的数字化货币媒介工具,是顺应时代发展之必需。

人民银行近几个月关于法定数字货币的连续发〇声,让数字化人民币已经呼之欲出,人民币3.0时代已经到来了。


(三)3.0 法定数字货币:DC/EP

中国人民银行从2014年开始成立专卐门研究小组研究法定数字货币,至今已有五年。

如果说,2014年周小川提出进行法定数字货币研发是如今一切的开╱端,那2017年央行成立数字〖货币研究所则是这个故【事的重要节点。过去的五年,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联合数家商业银行,从数字货币方案原型、数字票据等多维〓度研究央行数字货币的可行性。

2019年8月2日,央行召开2019年下半年工作电视会议,明确指≡出下半年要加快推进我国法定数字货币(DC/EP)的研发步伐,并及时跟踪国内外虚拟货币发展趋势。

8月10日,时任中国人民银行支付结算司副司长的穆长春在第三届中国金融四十人伊春论坛上表示,中国法定数字货币“现在可以说是呼之欲出了”,再一次将央行法定数字货币▃推到大众视野之○中。

随后,关于法定数字货币的讨论不断升温,据《福布斯》报道称,包括阿里巴▽巴、腾讯、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农业银行和中国银联等7家机构已经成为首批获得中国央行数字货币的机构,并表╲示中国央行数字货币最快将于今年双11期间推出。尽管↓随后有接近央行的人士辟谣,但不难看出中国央行数字货币已经箭在弦上。

表:中国央行数字货币研究进展

资料来源:零壹智库根据公开数据◆整理


三、为什么央行发行数字货币??

2019年6月18日,Facebook发布了数字货币项目Libra白皮书,由此引发了世界各国央行的关注与讨论。全球央行开始密集释放研发数字货币的信号,中国央行也不例╲外。

中国央行数字货币从2014年】开始研究,到2018年已经趋于成熟,并在2019年8月份Libra引发全球央行热议时 “呼之欲出”。

中国↘的央行数字货币英文简称为“DC/EP”,“DC”是“Digital Currency(数字货币)”的缩写,“EP”是“Electronic Payment(电子支付)”的缩写,主要功能就是作为电子支付手段。

电子支付已成为未来发展的大趋势。美国信用卡支付极度发达但↓电子支付相对落后,而Libra等机构发行的以㊣ 美元为主要锚定物的数字货币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美国在电子支付领域实现突破。但中】国如今以支付宝、微信支付领衔的移动支付已经全球领先,那中国央行为何仍如此重视数字货币?

首先要明确的是,中国央行即将发行的央行数字货币和Libra存在本质差别。中国央行数字货币是由中⌒国央行发行的法定货币,是中央银行的负债,由中央银行进行信用担保,具有无限法偿性(即不能拒绝接受央行数字货币),是现有货币体系的有效补充。而Libra是由Facebook领衔的Libra协会准▲备发行的一种尚未得到监管许可的数⌒字货币。虽然Libra的价值与一篮⌒子货币挂钩,但它仍在很大程度上会对现有货币体系造成冲击,挤占现有各国法定货币的使用空间。

其次,此次央行即将推出的数字货币重点替代M0而非M1和M2,简单而言就是实现纸钞数字化。我国∑ 当前货币体系中,基于商业银行账户〒体系的M1和M2已经实现了电子化和数字化,所以¤短时间内没必要使用另一种技术对其进行再一次的数字化改造。
另一方面,目前国内支持M1/M2流转的银行间支付清算体系在市场化的推动下不断演进,支付效率和性能足以满足当下经济发展需要。用数字货币对M1/M2进行替代只会对现▆有系统造成巨大资源浪费而且不一定能提高⊙支付效率。

再者,用数∮字货币替换M1/M2,可能由于与商业银行账户体系的关联本质,使央行数字货币的投放变得愈加复杂和不可预测,甚至会由于影响商业存款引发信用扩张和货币乘数效应,进而扰乱现有货币体系的正常运行。所以,央行短时间内不会也没动力再次改造M1/M2。

那为什么要替㊣代M0?

首先,现在纸钞、硬币的印制、发行、贮藏等各环节成本相对数字货币都非常高,还需要不断投入成本进行防伪技术研发。同时由于电子支付的发展,纸钞和硬币的便捷性不足,使用场景逐渐萎缩。

其次,M0由于交易匿名和伪造匿名,存在被用于洗钱、恐怖融︾资等风险。而随着安全意识和数据保∞护意识的提升,普通用户自身存在一定的匿名支付和匿名交易的需求,但现在的支付工具,无论是移动支付还是银行卡支付都无法摆脱银行账户体系,满足不了匿名的需求,也就↑不能完全取代纸钞支付。但从央行的角度〓来看,未来的数字货币要尽最大努力保护私人√隐私和匿名支付需求,但○是社会安全秩序同样重要,在遇到违法犯罪【问题时要保留必要的〓核查手段。

所以,央行数字货币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既要√保持纸钞的属性和主要价值特征,又能满足便携和匿名要求,同时还要在隐私保护和打击违法犯罪〓行为之间寻找平衡。穆长春多次将央行数字货币定义为“具有价值特征的数字支付工具”、“纸钞的数字化替代”。

图:中国近10年来M0的数量及增速情况

注:M0、M1、M2都是用来反映货币供应量的重要指标。M0是流通于银行体系之外的现金,每个人在银行的〗存取款都会影响市场上M0的增减;M1是狭义货币,“M1=M0+企业在银行的活期∑存款”;M2是★广义货币,“M2=M1+准货币”,这里的准货币包括定期存款、居民储√蓄存款、其他存款、证券公司客户保证金、住房公积金中心存款、非存款类金融机构在存款类金融机构★的存款等。


四、如何发行央行数字货币??

纸钞如∩何投放?央行印刷出纸钞之后,由商业银行给央行缴纳货币发行基金,然后将纸钞运到经营网点,向公众进行投放。央行数字货币的投放模式与纸钞类似,并将其称之★为“双层运营体系”。所谓↓的双层运营体系,上层是央行对商业银行,下层是商业银行对公众。央行按照100%准备金制ぷ将央行数字货币兑换给商业银行,再由商业银行或商业机构将数字货币兑换给公众。

采用双层运营』体系,是要充分利用现有资源,调动和发挥商ω业银行的资源与力量。发行数字货币实际上是一个繁杂的过程。中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经济结构复杂,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资源禀赋、和人口素质都不尽相同,所以在央行数字货币设计、发行和流通的各个环节都要充分考虑到未来局面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如果采用单层投放体系,即由央行直接向】公众发行和承兑数字货币,将会让央行独立面对全国公众,会对央行∑ 的人才、资源和运营工作等方面都带来巨大挑战。另外,央行虽然主导开放运营了诸如大额支付系统、零售支付系统、超级网银、银联、网联等系统,但这些系统主要为银行等金融机构服务,并未直接∑ 面对过公众。所以央行虽然在技术上有足够积累,但在服务用户方面却没有商业银行的经验丰富。

更重要的是,商业银行等机构已经发展出了比较成熟的IT技□ 术设施和服务体系,在金融科技的运∏用和相关人才储备等方面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双层运营体系可以充分发挥■商业银行等机ξ 构在资源、人才和技术等方面的优势,同时避免了另起炉灶的巨大浪费。

相较单层投放●体系,双层运营体系可以适应中国复杂的金融货币运行状况,由各◇商业银行基于业务发展状况,调整数字货币运营过程中不〒适应和不完善的地●方;能保障现有货币体系中债务债权关系的纯粹性,央行数字货币发行将被记为中国人民银行的负债,不会对现有银行货币体系带来重大冲击;可以将风︾险最小化,一旦个别商业银行在运营过程中出现问题,可以进行必要的隔离,把风々险控制在最小范围;便于开展市场竞争,让各商业银行△在央行预设的轨道上进行充分竞争,并形成最终的央行数字货币机制和体系。

双层运营体系还能避免金融脱媒。如果采用单层投放,央行在某种程度上就会成为商业银行的潜在竞争者。因为公众一旦兑换数◆字货币,就会将商业银行原有的存◥款转移到央行,进而会导致商业银行的融资成本升高,诸多实体经济也会因此受到冲击。

基于以上种种,中国央行数字货币选择双层运营体系。

管理方式上,无论々是从保证央行在央行数字货币投放过程中的卐绝对中心地位,强化央行数字货币是中央银行对社会公众负债的角度√,还是强化央行的宏观审慎〗和货币调控职能,或者保持原有的货币政策传导方式,均需坚持央行数字货币的◢中心化管理模式。这点与比特币等加密货币存在明显差异。

在技术的选择上,央行不预设技术路线,所以也就不会强制采用区块链技术。按照目前的设计,由于央行数字货币将主要◣应用于小额零售高频场景,所以最为关键的就是满足〗高并发需求。根据央行官员透露的消息,定位于M0替代的央行数字货币交易系统的性能至少在30万笔/秒以上的水平。这种性能要求,当前的区块链系统很少能够达到。当然,这也不意味着区块链技术就无法运用于央行数字货币系◥统。

因为目前央行层面属于技术中性,这就意味着央行不会干预商业银行和商★业机构的技术选择。无论下层选用区块链分布式账本技术,还是传统账户体系,央行都能接受并〖适应。指定运营机构可以采取不同的技术路★线做相关研发,谁的路线好,谁最终会被老百姓接受、被市场接受,谁就最终会跑赢比赛,是一个“市场竞争选优的过程”。?

总而言之,双层投放模式能有效保障现有货币体系中债权〓债务关系的纯粹性,中心化管理模〓式捍卫了央行在货币流通中的权威ω地位,为数字货币提供ω了无差别的信用担保,为其流通提供了基础支撑,同时能够通过央行背书的信用优势抑制私有数字╳货币的市场流通,从而巩固我国货币主权。不预设技术路线则使商业▓银行的选择多样化,尊重市场选择并最终回归到以客户为中心的竞▓争中。


五、如何使用╳央行数字货币??

央行数字货币实现账户松耦合,即央行数字货币可以脱离传统银行账户实现价值转移,使交易环节对账户的依赖程度大幅降低。所以对用户和企业来说,如果只是日常使用央行数字货币进行小额支付,完全无需跑到∩商业银行或者商业机构去,只要下载一个央行数字钱包App,完成注册就能使用央行数字货币进◤行转账。除了将数字钱∩包里央行数字货币取出或者向数字钱包里充值之外,用户与用户之间的相互转账无需绑定账户。

但为了避免出现挤兑,央行数字货币会像现金一样,设置一定的摩擦。也就是说,商业银行会在兑换数字货币方面设置一※定门槛,小额兑换可以直接通过数字钱包进行,但大额的可能就需要提前与银行预约。

同样,出于反洗钱考虑,对●于存储央行数字货币的钱包会进行分级KYC和相应限额。如果用户仅通过手机号码注册数字钱包,照样可以使用,但可能只能满※足日常小额支付需求;但如果进一步上传身份证或银行卡等信息,将获得更高级别的钱包额度。
仅仅这样看ξ来,央行数字货币的要求和限制比支付宝和微信支付更多,用户为何选择使用?

首先,央行数字货币比支付宝和微信支付更加安全。央行数字货币由央行发行ξ并进行信用担保,充当最后■贷款人角色。除了央行之外,理论上商业银行都有可能出现破产,所以央行建立了存款保险制度避免这种情况。但支付宝和微¤信支付没有使用央行货币,而是使用商业¤银行存款货币进行结算,但却没有存款保险。

也就是说,万一支付宝和微信破产,中央■银行不会充当最后贷款人角色,用户只能被动参与它们的破产清算,这就可能导致々用户出现重大财产损失。比如之前你有100块钱,但破产清算后只能还你1块钱,你也只能接受。这种可能性极小∞,但也不能完全排除。

另外,央行数字货币比支付宝和微信支付的使用场景更广泛,并能在一些极∮端场景发挥作用。现在支付宝和微信支付的普及率很∞高,但仍存在一定支ζ付壁垒:某些能使用支付宝的地方不能使用微信,能用微信的地方不能使用支付宝。但央行数字货币将不存在这种问题。因为央行数字货币由中央银行发行,具有强制力。只要国内能使ζ 用电子支付的场景,都不能拒绝接收央行数字货币↘,就如同任何场所都不能拒绝接收人民币纸钞一样。

央行数字货币还能实现“双离线支付”,即在收支双方都离线的情况下仍能进行支付。在央行数字货币出现之前,只有纸钞能够完成双离线支付,即便是发达的电子支付也所无法做◆到。想象一下,未来只要两个人都安装了ζ央行数字货币的数字钱包,不需要网络,也不需要信号,只要手机有电,两个手机相互碰一碰就能实现实时转账。

双离线支付意味着央行数字货币能在一些极端情况下完成交易,比如由于地震等自然灾害导致的通信中断,或在①地下超市购物而出现没有信号网∩络完成电子支付的情况等。

那央行数字货币会对支付宝和微信支①付产生影响吗?央行官员的回答是:不会。因为支付宝和微信支付同样可以接入央行数字货币。这对支付宝和微信来说,意①味支付工具发生了变化,从此前使用商业银行存款货币进行支付变成了使用央行的存款货币,也就是数字化人民币进行支付。但这不仅不会改变支付宝和微信的支付渠⊙道和场景,反而增加了其支付安全性和功能。当然,这些∏变化会对相关企业的商业模式造∏成一定影响,但对用□ 户而言,在使用支付宝□ 和微信支付时不会有明显的改变感知▓,只是支付工具的可选项会更多,用户体验♀也随之更佳。


六、中国法定数字货币的技术准备

(一)央行法定数字货币专利申请概况

通过梳理与法定数字货币相关的专利信息,截至2019年9月,我们找到了※央行4家机构申请的共84条专利。

这4家机构分别为◣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52项专☆利信息)、中国人民银行印制科学技术研究所(22项专利信息)、中钞信用卡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杭州区块链技术研究院(6项专利信息)以及中钞信用卡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北京智能卡技术□研究院(4项专利信息)。

图:中々国法定数字货币的研发力量

资料来源:零壹智库根据公开资料整理

4家机构中,中国人民银行印制科学技术研究所最早于2016年3月25日申请了22项与法定数字货币相关的专利;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的专利申请集中于三个时间点:2017年6月26日提交了35项相关ㄨ专利申请、2017年12月28日提交了13项相关专利申请、2018年3月26日提交了4项相关专利申请;中钞信用卡产→业发展有限公司下属的ξ两家分公司从2016年6月4日至2018年8月7日陆续有共10项相关专利申请。从专利申请时间可以看出,中国央行在法定数字货币领域的研发工作进行了有前瞻性的布局且研发时间跨度较长,为中国法定数字货币☉的发行做了充分准备工作。

图:央行法定数字货币专利申请时间分布

资料来源:零壹智库根据公开资料整理


(二)央行法定数字货币的顶层设计

根据印制科学技术研究所的专利信息,数字货币系统包括中央银行数字货币系统、商业银行数字货币系统以及认证系统,其中,中央银行数字货币系统∴用于产生和发行数字货币以及对数字货币进行权属登记;商业银行数字货币系统用于针对数字货币执■行银行功能;认证系统用于对中央银行数字货币系统和数字货币的用户所使用的终端设备之间的交互提供认证,以及对中央银行数字货币系统和商业银行数字货■币系统之间的交互提供认证。

数字货币研究所对央行法☉定数字货币的顶层设计主要涉及法定数字货币的发行、流通和管理等环节。

1、法定数字货币的发行

根据专利╲信息,法定数字货币的发行方法包括:接收申请方发送的数字货币发行请求;对数字货币发∮行请求进行业务核查,在核查通过的♀情况下,向会记核算数据集中系统♀发送扣减存款准备金的请求;在接收到会记核算数据集中系统发送的扣款成功应答的情况下,生产数字货币;将数字货币发送至申请方。

2、法定数字货币的流通

据数字货币研究所的▲专利设计,其法定数字货币的流通方法既能满足◆实际货币流通的要求,也能提高数字货币流通的处理效率。其方法具体为:付款端依据付款金额和预定义的匹▓配策略从付款端的数字货币保管箱中选择数字货币「字串★,然后组成支付来源数字货¤币字串集,再将该支付▅来源数字货币字串集发送给管理端,数字货币字串具有▓:金额字段和所有者标识字段,付款端的数字货币保管箱中存放有一个或多个所有者标识为付款端的数字货币字串;管理端将支付来源数字货币字串集中的数字货币字串登记为作废状态,然后根据付款金额生成支付去向数字货币字串,以及将支付去№向数字货币字串发送给收款端,支付去向数字货币字串的金额为付款金额,所有者标识为收款端。

数字货币研究所也为法定数字货币设计了一种定向流通和使用的方法,通过设置用途规则,只有经过验证满足用途规则的数字货币转移才会发生。具体的实◥施步骤包括:数字货币系统保存预定义的用途规则;在收到来自付款方的数字货币和付款指令后,激活对用①途规则的监控,将数字货币变更为所有者标识为付款指令指定的用款方的带有用途规则或受用途规则控制的数字货币,将该数字货币发送至用款方;在收到用款方ㄨ发来的包括付款用途和收款方信息的付款请求以及带有用途规则或受用途规则控制的数字货币后,确认付款用途满足用途规则ㄨ,将数字货币变更为所有者标识为收款方信息指定的收款方的不带用途规则且不受用途规则控制的数字货∏币,将该数字货⊙币发送至收款方。


3、法定数字货币的管理

数字货币研究所的专利介╳绍了四种基于一定条件触发的管理方法和系统:基于经济状态条件卐、基于贷款利率条件、基于流向主体条件和基于时点条件。

基于经济状态条件触发的数字货币ㄨ管理方法和系统能够根据回收时点的经济信息逆周期调整金融机构对数字货币发行单位的资金归还利率,从而减少金融机构风险〇特征及其贷款行为的顺周期性,避免“流动性陷阱☆”,实现经济的逆周期调控。其具体实施方∴式包括】【】:在回收数字货币时,获取回收时点的经济信息;当经济信息满足预设的经济状态条件时,基于经济信息调整数字※货币的归还利率;依◥据调整后的归还利率回收数字货币。

基于贷款利率条件触发的数字货币管理方法和系Ψ统能够使基准利率实时有效传导至贷款利率。其具体实施方式包括:向金融机构发行→数字货币,并将数字货币卐的状态信息设置为未生效状态;接收金融机构发送的数字货币生效请求,获【取生效请求对应的贷款利率;当贷款利率符合预设的▃贷款利率条件时,将数字货币≡的状态信息设置为生效状态。

基于流向主体条件触发的数字货↑币管理方法和系统能够精准定性数字货币投放,实施结构』性货币政策,减少货币空转,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其具体实施方式包括:向金融机构发行数字货币,并将数字货币的状态信息设置为未生效状态;接收金融机构发送的数字货币生效请求,获取生效请求对应的流向主体;当流向主体符合预设的流向主体条件时,将数字货币的状态信息设置为生效状态。

基于时点条件触发的数字货币管理方法和系统能够有效解决现有货币政策操作的当下性问题,使货币生效的时点不局限于货币发行的当下,而是延展到未来符合政策目标的◤某一时点,避免货币◣空转,减少货币政策传导时滞。其具体实施方式包括:向金融机构发行数字货币,并将数字货币的状态信息设置为未生效状态;接收金融机构发送的数字货币生效请求,获取生效请求对应的时点信息;当时点信息满足预设的∴时点条件时,将数字货币的状态信息设置为生效状态。

根据数字货币研究所的专利设计,数字货币的管理还包括对数字货币的追踪,其数字货币追踪方法和系统能够解决资金付款方跨主体、层层追踪资金流向的问题,并且支持▓货币流向的定制追踪,在发起方管理范围内进行资金流向追踪,从而保护用户隐私。其具体实施方式包括:接收来源币所有者▅的追踪请求;根据追踪请求向交易过程中产生的去向币中设置追踪↘,并保存去向币;在接收到来源币所有者的查询请求的情况下,向来源币所有者返回反映来源币后续交易过①程的追踪链条。


4、法定数字货币的回笼

根据数字货币研究所的设计↘,其数字货币的回笼方法和系统可以优化升级法定货币发行流通体系,提高货币回笼的安全性、时效性,降低货币回笼中耗费的成本。

数字货币的回笼方法包括:接★收申请方发送的数字货币回笼请求;数字货币回笼请求包括:待回笼的数字货币;对数字货币回笼请求进行业务核查,在核查通过的情况下,向会记核算数据集中系◥统发送增加存款准备金请求;在接收到会记核算数据集中系统发送的增加存款准备金成功应答的情况下,将数字货币回笼应答发送至申请方。


5、法定数字货币用于投融资

法定数字货▓币是否可以用于投融资?数字货币研究所的专利给出了一⊙种将数字货币用于投融资的方法,实现利用数◣字货币为平台提供投融资资金划拨的支付结算途径。具体方◥法包括:投资人钱包应用装置接收智能合约;投资人钱包应用装置在接到投资人提供的包含◣投资金额的确认指令后,向智能合约中添加投「资确认信息,该信息包括投资金额、投资人数字签名和投资人个人信息;投资平台对智能合约内的投资确认信息验证通过后,标记智能合约生效。投资人钱包应用装置根据已生效的智能合约,向筹资人银行钱包账户支付数字货币。


6、法定数字货币用于银行间结算

银行间的货币清结算十分重要,数字货币∑ 研究所提供了一种银行间数字货币的结算方法和系统,将银行间传统结算方式与数字货币的结算方式进行♂融合,提高银行结算选择的灵活性。

其具体方法包括:发起银行系统将数字货币付款给接收银行的报文发送给数字货币系统;数字货币系统根据支付报文执行预设项目的操作,并将操作成功的结果返回给发起银行系统和清算银行系统,以及将清算报文发送给清算银行系统;清算银行系统在接收到操作成功的结果后,根据接收到的清算报文,在清算报文中的接收银行在该清算银行的同业账户存款余额中增加与╱接收到的数字货币金额相等的额度,以及将表征【清算成功的结果发送给接收银行系统和数字货币系统;数字货币系统将接收到的表征清算成功的结果返回给发起银行系统。


(三)央行法定数字货币钱包/芯片卡

1、数字货币钱包

在数字货币研究所提交的52项与数字货币相〓关的专利中,涉及数字货々币钱包相关应用的专利数量达21项,可见数字货币研究所十『分重视数字货币钱包的研发。

a. 数字货币钱包的申请与开通

根据数字货币研究所的专利信息,数字货币钱包的申请与开通可以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由账户行数字货币系统创建的数字货币钱包→,用户可以通过银行账户申请开通数字货币钱包,在开通过程中由用户指㊣定银行账户与数字货币钱包的绑定关系,开通成功后该银行账户会与数字货币钱包进行绑定,用户通过银行账户即可访问数字货币钱包。

另一种是由钱包服务商创建的数字货币钱包,具体实施方式包括:数字货币钱包终端生成密钥▽对,并将密钥对中的公钥≡发送给钱包服务商;钱包服务商根据接收的公钥生成↓钱包标识,并将公钥和钱包标识发送给数字货币发行登记机构;数字货币发行登记机构根据公钥和钱包标识生成数字证书,并将数字证书发送给钱包服务商;钱包服务商将数字证书、钱包标识和钱包合约代码地址发送至数字货币钱包终端,并且根据数字货币钱包终端返回的开通请求,创建数字货币钱包,同时向数字货币发行登记机构发送注册请求;数字货币发行登记机构根据接收的注册请↘求对钱包标识、钱包证书进行登记注册。

b. 数字货币钱包的登录与同步

数字货币系统支持用户登录数字货币钱包的∞具体实施步骤为:响应用户的登录请求,获取并验证用户的》认证信息;认证信息验证◎通过后,获取并验证待登录的数字货币钱包的合约包;合约包验证∑通过后,向用户展示数字货币钱包的功能界面。

而如果用户属于首次登录数字货币钱包或者钱▓包相关信息有变化,则需要做】信息和数据的同步,具体√实施方法为:获取并验证用户的⌒认证信息;验证通过后,向用户展示待登录的→数字货币钱包的可识别信息;对用户从可识别信息中选择的信息项进行签名得到同步指令;同步指令验证通过后获取与同步指令对应的待登录的数字货币钱包的有效数字货币信息和↘关联账户信息。

以上数字货币钱包登录与同步的实施方法图示如下:

c. 数字货币钱包与银行钱包的绑定与解绑定

数字货币钱包与银行钱包绑定∩后,能够通过数字货币钱包来访问银行钱包,具体来讲,账户行用户Ψ 访问系统接收用户提供的钱包绑定←请求;根据钱包绑定请求生成』银行钱包查询请求然后发送给账户行应用系「统;账户行应用系统将银行钱包查询请求发送给账户行数字货币系统,账户行数字货币系统根据实名认证信息进行查询,然后将银行钱包信息返回给账户行应用系统;账户行应用系统将银行▆钱包信息返回给账ξ 户行用户访问系统,账户行用ξ 户访问系统返回给用户,然后将用户发来的绑定确认信息发送给账户∑ 行钱包访问认证系统;账户行钱包访问认证系统执行应用钱包与银行钱包的绑定操作。

当用户需要解除数字货币钱包与银行钱包之间的绑定关系时,账户行接收用户提交的钱包解绑定请求,然后向用户发送银行账户访问认▼证入口请求;接收用户提交的银行账户访问认证要素,并根据银行▲账户访问认证要素对用户进行身份认证;在用户身份认证通过的情况下,解除用户的数字货币应用钱包和银行钱包的绑定关系。

d. 与数字货币钱包相关的查询操作

能够接收用户发起的与数字货币钱包相关的查询操作的主体有两种,一种是用户的账户行,另一种是△数字货币钱包终端。

在第一种情况下,用户的查询目的是通过自己在账户行的银行账户查询绑定的数字货币钱包,具体的实施方式为:账户行用户访问系统将用户的数字货币钱包查询请求信息发送至账户行钱包访问认证系统以对用户身份进行认证;账户行用户访问系统在认证通过时发送数字货币钱包查询请求信息至账户行应用系统;账户行应用系统对数字签名进行验证,验证通过后生成钱包查询信息并发送至账户行数字货币系统;账户行数字卐货币系统根据钱包查询信息进行查询以得出钱包查询结果信息。

在第二种情█况下,用户的查询操作可以得█到关联账户、交易详情、数字货ζ 币明细列表等信息。

e. 基于钱包的数字货币支付、存储与←转移

数字货币研究所的相关专利显示,基于钱包的数字货币移动主要包○括用户的支付、存币和转币几种行为。
在支付的←情境下,账户行数字货币系统在接收数字货币钱包的支付请求后获取用户输入的数字货币钱包的CA证书数字签名,以生成数字货币转移请求。接着账户行数字货币系统将数字货币转移请求发送至数字∑货币发钞行并接收带有发钞行数字签名的支付成功结果。

用户可以在需要的时候将数字货★币存入数字货币钱『包,具体实施方法为:钱包终端将存币指令发送给数字货币钱包,数字货币钱包为存币指令添加数字货币保管箱标识生成存币转移请求,将该请求发送给数字货币发行登记端;数字货币发行登记端将来源币串列表作废,生成存入去向币串列★表,将转移结果信息发送给数字货币钱包;数字货币钱ω包将去向币串列表存入并对用户的账户入账,生成存币结果信息发送给数字货币钱包终端;数字货币钱包终端展示存币结果。

用户之间也可以相互转币,具体实施方法为:根据接收方的收款地址信息生成转币请求;根据转币请求生成转币指令;以及根据转币指令向接收方钱包执行转币操作。

f. 数字货币钱包状态的变更:升级、更换密钥和注销

数字货币钱包状态的㊣ 变更主要涉及三个方面,即数字货币钱包的升级、更换密钥和注销操作。

数字货币钱包终端在接收到用户的升级请@ 求的情况下,将升级请求发送给〖钱包服务商,由钱包服务商对升级㊣ 请求进行验证,并在对升级请求验证通过的情况下,向数字货币钱包终端】返回升级安装信息;数字货币钱包终端在用户确认升级安装信息之后,将升级开通指令发送给钱包服务商,通过钱包服务商完成对钱包的升级。

当用户需要更换数字货币钱包的密钥时,数字货币钱包终端首先接收执行更换密钥的操作请☆求,将当前签名合〗约退出。然后生成新的钱包密钥对,发送新生成的钱包公钥和进行签☆名了的更换密钥请⌒求。接下来数字货币钱包终端会接收钱包发送的新的待确认〗更换密钥指令,使用旧的钱包私钥对∏新的待确认更换密钥指令进行签名并发☆送。最后接收到钱包发送的更换密钥▆指令成功通知,更新钱包签名合约包信息和新合约包绑定的新的钱包密钥。

如果用户不希望再使用某个数字货币钱包可以选择将其注销,具体实施方法为:账户行用户访问系统调用账户行◇钱包访问认证系统对用户进行身份认证,身份认证通过后接收带有用户数字签名的注销请求信息并发送至账户行数字货币系统;账户行数⊙字货币系统验证用户数字签名,验证通过后确认可以注销数字货币钱包,然后将带有账户行数字签名和注销钱包数字签名的注销登记请求信息发送至发钞行数︾字货币系统;发钞行数ζ 字货币系统验证账户行数字签名和注销钱包数字签名,验证通过后对数字货币钱包进行注销登记,再返回带有发钞行数字签名的注销登记成功信息;账户行数字货币系统接收到注销登记成功信息后注销数字货币钱包。


2、数字货△币芯片卡

在印制科学技术研究所申请的22项专利中,有13项专①利提到了一种数字货币芯片●卡的应用。使用数字货币芯片卡◥同样可以完成取现、支付和存储等与数字货币相关的基本操作,并且各个基本操作的流程与前述三大类操作基本一致,我们可以将这种数字货币芯片卡认为是专门用于数字货币交易且需要与终端设备配合(绑定)使用的一种媒介。从印制科○学技术研究所的专利信息中我们还得知这种数字货币芯片卡还有一种可视版本,零壹智库经研究后认为这种可视数字货币芯片卡应该与广泛应用于加密货币的冷钱包相类似,支持近场通讯和显示数字货币相关信息。


(四)央行法定数字货币的使用

1、现金与数字货币之间的相互兑换

a. 现金兑换成数字货○币

当用户需要将手中的现金兑换成法定数╱字货币时,商业银行网点系统会将现金兑换数字货币的第一请求发送〗给商业银行的数●字货币系统,商业银行的数字货币系〗统根据第一请求所指定╲的金额从商业银行的账户中提取数字货币,然后向中央银行的数字货币系〓统发送第★二请求,申请对提取的数字货币进行属主变更。中央银行数字货币系统接收到第二请求后根々据第二请求执行预设项目的操作(包括属主变更),并将操作成功的指示返回给商业银行的数字货币系统。商业银行数字货币系统接收操作▓成功的指示后,将所提取的数字货币发送给用户★终端。

使用现金兑换数字货币的整个流程也适用于数字货币提取操作,在这种情况下用户的ω需求就变为简单的提取数字货币到用户终端。

b. 数字货币兑换〖成现金

当用户需要将数字货币兑换成现金时,用户终端ω 设备根据外部操作输入的兑现金额信息在数字ω货币钱包内选取等值的数ω字货币。接下来用户终端设备将数字货币通过商业银行的数字货币系统发送给中央银行数字货币系统;中央银行数字货币系统生成一次性提款代码后发送给用户终端设备并将数字货币的属主信息由用户更改为中央银︼行;商业银行数字货币系统将用户提供的一次性提款代码再发送给中①央银行数字货币系统;中央银行数字货币系统确认一次性提款代码有效后在商业银行账户中增加兑现金额,并向商业银行数字货币系统反馈;商业银行数字货币系统根据反馈信息向商业银△行网点系统发出供款指令,银行的网点得到供款指令后向用户提供现金,整个数字货币兑换为现金的过程结束。

2、 使用数字货币进行支付

a. 终端设备之间的支付

线下支付场景经常会涉及终端设备之间的交互,整个支付的流程为:付款方终端设备接收外部操作输入的付款金额、收款方标识以及取款识◤别码;付款方终端设备在付款方数字货币钱包内选取总金额等于付款金额的数字货币;付款方终端设备将数字货币和◤取款识别码以近场通信方式发送给收款方标识所对应的收款方终端设备;收款方终端设备将数字货币和取款识别码通过网络发送给〗商业银行数字货币系统;商业银行数字货币系统将包括数字货币和取款识别码通过网络发送给中央银行数字货币系统;中央银行数字货币系统将数字货币的属主信息由付款方更改为收款方并且备注取↑款识别码。

b. 商业银行数字货币系统撮合下的⌒数字货币支付

当支付的场景不支持终端设备之间直接接︽触时(如线上支付场景)就需要商♂业银行的数字货币系统在中间做撮合。整个支付的过程在这种情况下表现为:第一用户终端根据接收的付款指令,从数字货币钱包提取与付款指令所指定的∞金额相等的数字货币,并生成第一请求发送给商业银行数ζ字货币系统,其中,第一请求包括第二用户终端标识和数字货币;商业银行数字货币系统在接收到第一请求后,生成第二请求然后发送给中央银行数字货币系统;中央银行●数字货币系统根据第二请求执行预设项目的操作并将操作成功的指示返回给商业银行数字货币系统,预设项目的操作中包∮含对数字货币进行属主变更的操作;商业银行数字货币系统将数字◥货币发送给第二用户终端。

3、数字货币在银行的存储

用户可以在不需要使用数字货币的时候将其存储在用户的数字货币存款账户中,将数字货币存入存款账户的整个过程为:终端设备接收外部操作输入的存款金额和存款账≡户;终端设备在数字货币钱包内选取总金额等∞于存款金额的数字货币;终端设备将数字货币和存款账户发送给商业银行数字货币系统;商业银行数字货币系统将数字货币和存款账户发送给中央银行数字货币系统;中央银行数字货币系统将数字货币的属主信息由用户更改为商业◆银行,以及向商业银行数字货币系统反馈交易成功信息;商业银行数字货币系统根据交易成功信息对存款账户增加存款金额的记账,并且向终端设备发出存款成功通知。


(五)央行法定数字货币与区块链技术

中钞信用卡产业发展有限公司下属两家分公司提交的10项专ぷ利中有6项专利提到了“区块链”,因此可以说该公司更多的专利体现了区块链技术在法定数字货币设计中的应用。区块链技术被用于数字货币钱包♀地址的管理、交易信息的监管以及数字票据的交易监管。

1、 区块链用于数字货币钱包地址的管理

根据专利信息,通过智能合约对交易方基于钱包地址发起的交易请求进行验证之后,若确定验证通过,则对钱包地址进行♀更新并保存至智能合约,这样后续交易可以基于新的钱包地址来进行下ω 一轮交易,由于对原钱包地址进行更新之后,使原钱包地址与交易方的真实身份信息之间的绑定关系被强制切断,因此即便◎外界追踪到了原钱包地址,也无法通过该原钱包地址查看到与交易方的真ω 实身份信息对应的隐私,有效地保护了用户的隐私。


2、区块链用于交易信息监管

交易信息通过区块链进行监管的方法包括:从区块链中获取数字货币交易信息,数字货币交易信息包括监管用户信息、第一参与用户信息及加密数据;根据第一参与用户的∩初始化公钥及监管用户的初始化私钥,利用共享密钥算法生成第一参◣与用户的第一共享私钥;利用第一共享私钥解密加密数据,得到监管用户与第一参与用户的数字货币交易信息明☆文;可以实现交易信息对区块链上无关第三方╳保密。


3、基于区◤块链和数字货币的数字票据交易

专利信息显示,基于区块▂链和数字货币的数字票据交易方法包括:首先由区块链接收输入的数字票据交易申请,其中,数字票据交易申请包括出票登记申请、提示承兑申请、提示收票申请、背书转让申请、贴现申请、转贴现申请。接着区块∏链会执行数字票据交易申请对ㄨ应的操作。该方法能够在区块链的基础上实现票据业务,同时使用数字货♂币进行票据交易。

参考资料
1、穆长春,《金融科技前沿:Libra与数字货币展望》;
2、穆长春,《央行数字货币已经呼之欲出了》;
3、王永利,《央行数字货币落地运行的挑战》;
4、范一飞,《中国央行数字货币应采用双层投放体系》;
5、 高承实,《央行数字货币发行内容的明确与待明确》;
6、 盘和林,《央行表达数字货币,在数字货币领域掌握国际主动权》;
7、 财新社,《周小川:不会让投机力量主导市场》;
8、 盘和林,《央行数字货币主要用于小额零售高频业♂务场景》;
9、 万钊,《如何看待央行发行数字货币》;
10、 WIPO专利数据库PATENTSCOPE;
11、01FINDS,金融科技专利数据库;
12、零壹智库,《2009-2018金融科技专利¤趋势报告》。

End.

]]>
/202008172566.html/feed 0
“数据驱动”时代来临,阿里云数据中台如何赋能金融业?(附重磅报告下』载) /202008052062.html /202008052062.html#respond Wed, 05 Aug 2020 13:16:42 +0000 /?p=2062
作者 | 林泽玲

近几年,随着各类新型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及应用,各行各业的数字化升级步伐均在加速。高度“数据化”的金融行业也在多方↑因素的推动下进入了全新的数字化升级变革阶段。特别是2020年以来新冠疫情影响之下线上金融服务需求的爆发,也在倒逼金融机构提升业务数字化运营能力。

在全新的市场需求□和趋势面前,如何把数据变成资产并对业务产生真正的支撑是金融机构面临的一个核心挑战,而数据中台则被视为金融机构应对这一挑∮战的重要武器。

眼下,行业对数据中台关注度持续升温。7月30日,阿里云新金融事业部∮在杭州西子湖畔举办了“数据中台高峰论】坛”,向行业阐述了阿里巴∩巴数据中台之道以及阿里≡云数据中台赋能金融行业的实践。

为了让◆行业对数据中台有更全面、系统的认知,零壹智库○携手阿里云联合发布《2020阿里云金融数据中台报▲告》,为行业展示数据中台建设之道和实践路径。

以下◆为报告核心内容,完整版请在文末获取!

01

金融数据中台建设浪潮正在形成

步入数据驱动业务的时代,对数据资产价值的挖掘、应用能力成为了金融机构间的竞争关键,银行、保险、证券等机构都展现出了强烈的︾数据业务化需求。然而,金融机构现有数据系统无法很好地帮助实现这一目标。

因而,以“打破部门ぷ界限、构建数据沟通渠道、挖掘数据业务价值”为核心功能的数据中台,成为了寻求转型升级的金融机构们的重点关注对象。

“数据中台”概念在2015年伴随√着阿里巴巴集团“大中台、小前台”战略被首次提出,并在2019年成为金融行业的关注重点,引发资本热潮和多家创业企业布局。

进入2020年,数据中台热度不减,不过业界也从最初的“狂热”回归理性,需求方与技术方也开展了更为高质量的良好互动。在金融行业,包括银行、保险、证券、消费金融等机构,也开始加大对数据◎中台的关注度和布局力度,数据中台的真正内◥涵和价值正在不断被◎人们认识。

眼下,数据中台正在成为各大金融机构数据体系建设的方向。变数据为资产,建立覆盖全机构的数据平台,为整个企业所有员工的业务需求提供支撑,是金融行◎业正在形成的趋势。

2015年至今,包括招商银行、民生银行、农业银行等头部银行机构以及保险、券商、消费金融等非银金融机构都已经开展了数据中台的相关♂布局,部分金融机构甚至将数据中台建设提升☆到了机构战略高度。

其中,民生银行2018年在“民营企业的银行、科技金融的银行、综合服务╳的银行”战略指导♂下,制定了“技术+数据”双轮驱动的改革方案,经过这两年的自主探索研发,形成由4大功能体系、12个子系统构成的金融数据中台体系。2020年6月份,农行发布《中国农业银行信息科技近期发展规划(2020-2021年)》,提出“iABC”战略,推进包括数据中台在内的六大中台建设。

02

行业先行者——阿里巴巴数据中台之道

阿里巴巴在2015年启动“大中台、小前台”战略,“数据中台”概念首次被正式提出。而在此之前,阿里巴巴在对数据中台的探索方面已经有了数ㄨ年的积累。阿里巴巴数据中台ㄨ是为了应对集团众多业务部门千变万化的数据☆需求和高速时◤效性的要求而成长起来的,它需要◥满足业务部门日常性的和多个业务前台的数据需求。

阿里巴Ψ巴认为,数据中台是集方法论、工具、组织于一体的“快”、“准”、“全”、“统”、“通”的智能大数据体系。核心内容包括数据中台方法论、工具、组织。

图:阿里云数据中台体系

首先,在方法【论层面要有全局观统领,单独谈局部的技术、系统或▂结构,都不能实现真正的数据中台建◥设;其次,必须将思想产品※化,形成一个真正普适性的工具或产品;第三,数据中台的建设不是一个数据系统项目,而是组织文化的变革,是真正把数据变为资产的一种变革。阿里巴巴数据中台目前正通过阿里云将能力卐对外输出。

阿里云数据中台能够帮助〇银行、保险、证券等金融机构把数据智能等能力嵌入到业务流程之中,赋能组织∴和员工,进而实现金融业务增长和创新,让数据以资产化的方式为业务的增长而赋能,从而加速整体数智化转型进程。金融数据中台打破了金融机构的部门墙、数据墙,让数据真正变成全局性资产,并让所有员工都能在工作中基于数据智能进行分析、预测以及决策。

阿里云数据中台的核心价值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降本、提效、业务增长、组织变革。其中,前两个价值——降本、提效,是传统数据体系都能实现的价值,而业务增长与组织变革是基于阿里云数据中台实践所形∮成的独有优势。

图:数据中台的四个核心价值


03

阿里云数据中台赋能金融◤行业

金融数据中台经过多年在多业务中的实践探索,已形成一套成熟的赋能体系。阿里云数据中台对外赋能过程中,除了输出方法々论+产品+技术,还输出阿里生态的多种能力,包括理财业务数字化运营经︾验,智能风控&营销经验,全链路数据资产管理经验等,帮助金融机构实现全方位的升级发展。

1、数据中台构建的方法论体系

阿里云数据中台核心内核是OneData体系,即数据中台构建的方法论体系总称,包括数据构建管理的OneModel,实现数据融通连接的OneID,再到提供统一数据服务▲的One Service,贯穿于整个数据研√发流程中并且通过工具实√施落地,帮助企业高效建设及管理数据。

图:阿里云数据中台构建方法论体系

2、阿里云金融数据↘中台的核心能力

阿里巴巴数据中台的核心能力体现在两大方面,一是★其核心产品矩阵,包括跨多段全域应用分析平台Quick A+,智能↘数据构建与管理系统Dataphin,数据可视化分析平台Quick BI,智能用户增长产品Quick Audience;二是其积累下来的业务经验和能力,包括理财】业务数字化运营经验,智能风控&营销经验,全链路数据资产管理经验等。

其中,阿里云数据中台核心产品主有四款,概括为两◥横两纵。

两横包括:1)跨多段全域应用分析平台Quick A+,汇集不↘同数据源的数据,实现对不同数据库的接入、不同数据库的支持和数据的传输。2)智能数据构建↘与管理系统Dataphin,对数据进行建模、加工、计算、分层治理……这两部分加起来成为横向的数据平台的核心能力。

两纵包括:1)数据可视化分析平台Quick BI,即BI工具,是阿里云在分析领域独特的分析产品,可以实①现随时随地智能分析。Quick BI去年进入了Gartner 魔力象限,成为中国云厂商里ぷ面第一款进入到Gartner魔力象限BI的产品。2)智能用户增长产品Quick Audience,其主要功能是实〓现“全方位洞察,多渠道触达”的增长闭环。

3、数据中台建设▂的实施路径

阿里云基于自身的业务实践,提出了关于数据中台建设实施路径的建议,主要分为三个阶段:

图:数据中台建设实施路径

第一阶段:全局架构与初始化。

  1. 基于智能大数据解决方案,配置和部署数据中台相关产品,同时全局架构数据中台,以便后续逐步做厚;
  2. 基于数据中台全局架构,从数据▓向上、从业务向下同步思考,初始化数№据采集、数据◥公共层建设,并初始化最关键的数据应用层建设;
  3. 结合业务思考,直接解决业务看数据、用数据的最关键且最易感知的╳若干场景应用。

第二阶段:迭代数▓据中台深化应用。

  1. 迭代调优数据中台全局架构,加配合完善数据中台相关产品套件;
  2. 迭代调优数据中台的初始化数据汇集、数据公共层和数据应用层,持续推进数据公共层的丰富完善,并平衡数据应用层建※设;
  3. 深入业务思考,优化场々景应用,拓展场景应▂用。

第三阶段:全面推进业务数据化。

  1. 持续基于业务的数据中台建设;
  2. 全面推进业务数据化,不断优化、拓展应用场景。

完整版报告 请点击“此处”获取!

-End-

]]>
/202008052062.html/feed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