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顾者 - 《财富管理》杂志社 / 财富管理行业整合传播平台 Wed, 16 Sep 2020 19:38:09 +0000 zh-CN hourly 1 https://wordpress.org/?v=5.3.6 再见了,门口的野蛮人 /202009174077.html /202009174077.html#respond Thu, 17 Sep 2020 07:26:00 +0000 /?p=4077

?曾经野蛮生长,曾经无序扩张。

有些胡作非为,有些不怀好№意。

监管空白一度给金控滋生了灰色空间,但一日之内两▓份文件落地, 那场混乱的、本就带有几丝肮脏的金控盛宴,也该散了。



01

9月13日,两个文件为金控的“野蛮生长”划上了句号:

国务↙院印发《关于实施金融控股公司准入管理的决定》;

央行发布《金融控股公司监督管理试行▂办法》。

前者为原则性条框,后者《办法》是为细化,二者都自2020年11月1日起实施。

在去年7月公布意见稿之后,在今年7月明天系9家金融⌒ 机构被一次性接管之后,酝酿已久的〗金控“紧箍咒”还是来了。

这两份文件,最直╲击痛点的有两条:

一是准入条件,要求实缴注册【资本额不低于50亿;

二是拟设立金控公司的,要向》央行申请,批准后才能设立。

也就是说,和过去鱼龙混杂的环境』不同。

今后的金控,准入门槛大大⌒提高,资本、风控、信誉、管理,皆有要求缺一不可。

并且,还要由央行颁发金→融控股公司许可证,凭许可证才能▲领取营业执照。

金融许可证是什么?牌照。

持牌设立,持牌营业。

没有那张牌照,不得在企业名称中使用“金融控股”、“金融集团”等字样,也不得从事金控业务。

而对」于现有的企业,如果旗下有2家及以上金融机构,最好也向央行提出申请,以免未来资产规模增长却因没有牌照陷入掣肘之◢境。

如果旗下小于2家金融机构,那在这场持牌赛道中将直接出局,毫无→申请机会,与金控↑无缘。

除♀了上述两点,《办法》亦在其@ 他方面“出手”。

如,金控▅公司的董监高任职条件由央行规定,变更高管人员,应向央行备案;

如,明确建立央行、国务院、财政部跨部门联合监管金㊣ 控公司机制;

如,明确指出,金融机构不得反向持有母公司股权,不得交ξ 叉持股,严禁虚假出资及循环注资;

如,加大罚款,对于虚假注资等行为,“没收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1倍以上5倍■以下罚款”;

……

曾经的乱象令监管心有余悸,而曾经的野卐蛮,在《办法》正〖式实施后,也将走向落日。今后的金控ζ公司,恐怕再也不能无序狂奔。



02

所谓金控公司,是指——

依法设立,控股或实际控制▽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类型金融机构,自身仅开展↓股权投资管理、不直接『从事商业性经营活动的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

细数我国金融机构,银行、保险、信托、券商、租赁、期货、公募基金……

这些金融机构持牌经营,数量有限。

拥有一张牌照意味着拥有了一定的垄断性,也意味着高收益、高利润,因此牌照也成了各路资本争相竞逐的对象。

而金控公△司,好比金融机构※的爸爸,自己只做股权投资,但拥有2种类型以¤上牌照。

说白了,就是坐吃手♂下金融机构的“牌照红利”。

目前金控集团分为两大类:

一类〗是金融企业控股的集团(如工行、平安集团);

另一类是非金融企业投资控股2种或2种以上类型金融机构,事实上形成了金控︾公司,又◥分为央企金控、地方金控、民企金控三∮种。

? 央企金控,业务综合,是我国最早出ζ 现的金控形式,背后是央企雄厚的资本、较高的地位、丰富的资源。如中信集团,光大集团,招商局,绝对的“名门”。

? 地方金控,由地方①政府主导,以促进区域产业为目标。为︼解资金之困,最爱持有银行、证券、信托3种牌照,保险、基金、租赁次之,AMC因牌照数量多,几乎是地方标配。

? 民企金控,由民营资本♂掌控,最鱼龙混杂,也最发展神速。明天系,海航系,联想系,复星系,安邦系,沙钢系……二十八系,名动一时。

还有那些∏互联网巨头,如阿里,腾讯,京东,亦属于民营金⊙控之列,依托于用户、技术、流量等』的优势,它们正表现出不容小觑的存在感。

如△近期风头正上的蚂蚁集团:

银行牌照:网商银行

基金牌照:天弘基金、蚂蚁基金销售公司

小额贷款牌照:借☉呗和花呗

第三方支付∮牌照:支付宝

光众所周知的∮就有4种牌照。

更别说还有蚂蚁保、芝麻信用等,蚂蚁金服的估值甚至仅次于四大行。

阿里已经不是一家简单的互联网公司,说它◆是个金融帝国也不足为奇。

而Ψ 这一次的文件,适用的对象,需要申请牌照设立的,正是第二类非金融企业控股的金控。

而第二类中的央企〓、地方、民企三者,又以民企金控为重点监管对象。

因为它们,很多已经成了利益▂输送器。



03

金控的疯狂,最初离不开◤牌照管制的放开。

自2002年三家“老金控”中信、光大、平安试点建立以来,监管给予了一定混业经营的空间。

而温养一№众金控的土壤,却是︽混业经营背后的分业监管。

在牌照限制被打破之后,出于资本逐利的本能,各路资本纷纷”杀入”吸金的金融业∴。

而分业监管下,套利又成了近水楼◢台之事,利用牌照差异可以实现资本的腾挪。

为此,金控集团在短短几年间资产迅速扩张。

但在野蛮生长中,不少金控忘了初心、尤其】是民企,很多剑走偏锋成了“问题金控”。

杠杆率非常高↓,在资产扩张♀过程中大量甚至是无节制举债;

法人治理不健全,股权结构不透明「;

经营过程出现异化,保险公司做成资产投资公司,实业做成∩金融公司;

再者,金控机构体量大,一旦出现风险影▓响范围大,甚至可能引◥发系统性金融风险。

更有甚者,借金控之╱名行自融之实,虚假注资,关联交易,盲目加杠杆,交叉持股,循环出资……

空手套白狼,左手倒右手。

利用集团之便,一切尽在股掌之间,这样的“金控”一张皮又成就了谁的卐金融帝国?这种灰暗置监管〓于何地?置金融秩序于何地?

于是,监管屡次点名金控集团,而民营又成了整治重点中的重点,矛头中的矛头。

等到2017年,去杠杆之剑落下,给盲◥目举债、融资为生、依靠杠杆发展起来的企业踩下了刹车,一些失去了杠杆加持的企业被迫裸①泳。

于是我们看到ぷ——

那些年,安邦与◥华信轰然倒下』,涌金系转身十年不▆再锋芒,海航系在寒冬中苦苦捱着;

偌大一个明天系,三万亿商业帝国,在利益输送中“掏空”了包商银行和∑ 天安财险。

它们的式微,早已为出清金控埋下了伏笔。它们的下场,也早已表露出了监管整顿的决心。



04

距离《办法》实施仅剩一个半月,市场影响如何█?

正如前文所强调,冲击最大的莫过于民营金控。

毕竟与国企体【系相比,央企和地方金〗控,因背后信仰的特殊,在过往两年╲内已进行了一些整改,相对规范。

而那些已经具备金控特点的企业,如果有一些二不合要求◣,如股权结构不清晰之类,等待着它们的⌒,将是在☆过渡期内整改。

那些企业名称已带有“金融控股”“金融集团”等字样的,如果将来未能获得央行的批∏准,等待着它们的,或许将是改名。

那些违法违规、严重危害金融秩序的金控,等待着它们的,是纠正、是被◇踢出场。

简言之,所谓《办法》影响,监管之心凿凿:

提升准入门槛,从源头把控质量,避免金控〓因投机沦为资本炒作的工具、因股权错乱沦为股东的“提款机”,避免实体风险与金融风险的相互︻传导,还市场一个良性发展。

无论如何,过去那段肮↑脏野蛮的金控岁月,背后那些黑暗@ 与不堪,是时候该告别了。

——— END ———

]]>
/202009174077.html/feed 0
资管之王 /202009093821.html /202009093821.html#respond Wed, 09 Sep 2020 02:46:07 +0000 /?p=3821


01

巨头的“野心”

8月21日,贝莱德如愿以偿,拿下了国内的公募基金牌照,在中国资管的棋局∮上再落一子。

首家外资100%控股公募。

最快它将在6个月后正〖式发行公募基金产品。

而距离4月1日中国■全面放开金融市场、贝莱德当天递交设立公募申请,不到5个月时间。

这不是它入局中国资管的第一步,也不是最后一步卐。事实上,这盘棋,贝莱德已经酝酿了许久。

2015年,贝莱德在上海成立投资√基金管理公司,获得合格境内有限合伙人资格。

2017年,贝莱德再成立投资管理ω 公司,并于12月在基金业协会登记,拿下私募〓牌照。

这被贝莱德视为全球战略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2018-2019 年,贝莱德接连出手,发行贝莱德中国A股机遇1期、2 期、6 期等私募基金。

还有去年传出风声、今年获批的贝莱德建信理】财,由贝莱德+建行理财∩子△+淡马锡成立。

建行理财子,背靠中国四大行之※一,拥有广阔的销售体系、强大的理财产品运营能力。

淡马锡,新加坡“国家队”,建行的“老朋友”,与贝●莱德一样,亦是重仓中国的坚定践行者。

三强联手,皆为资本巨头∑ 。

你看,从私募到“理财︻孙公司”,再到▲公募牌照。

在中国资管对外开放的每一个阶段,贝莱德的身影虽迟但到,从未缺席。

甚至,贝莱德的掌门人芬克,不止一次公开直言,希望贝莱德能在中国资管界占得一席之地,成为中国领先的资○管公司之一。

一步一步,无一不彰显贝莱德的“野心”。

我们常说◣大资管时代群雄逐鹿,前有理财子,后有外资巨头。虽然不知这是鲇鱼效应,还是╳真的狼来了,但作为全球金融巨头,贝莱德必然会在中国刷出强大存在感。

毕竟,它的资管和风控能力无出⊙其右。从0到7万亿的规模传□ 说,也一╳直令资管界叹服。



02

三十年卐成王

纽约林荫大道,一定是条神奇的街道。

这里住着两位几十年的“对手”。

一位是苏世民,在51街和52街之间管【理着黑石;一位是芬克,在52街执掌着贝莱↑德,也叫黑岩。

《经济学人》称,二人的相对,诠释了金融世界的变迁,也诠释了贝莱德对黑石的青出于蓝。

是的,贝莱德出自于“黑石”。

曾是第一波士顿√的明星交易员,开创了房地产①抵押贷款债券,但因美国利率突然走低,所负责的仓位巨亏,遂离职。

芬克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在曼哈Ψ 顿的一间办公室里创立了贝莱德的前身——“黑石集团◆资产管理部”。

投资人,正是黑石

初始资金,500万美元。

1年后,“黑石集团资产管理♀部”资产翻了4倍,达 27 亿美元。

时间又ㄨ行至1994年,从最初的500万、20亿,贝莱德的资产管理规模达到了530亿美元。

随后,因理念不▂合,芬克与苏世民分々手。

贝莱德1995年独立出来,被黑石出售给PNC金融服务集团,合并了PNC的股票投资、流动性◤管理和对冲基金业务,也把PNC庞大的分销网络揽入了怀。

销售渠道,对于一家金融机构来说,好比庞大的毛细血∞管,重要性不言而喻。如果没有庞大的销售能力,再出色的能力,也只能圈地自▓萌。

因此,借助于PNC的分销网络,往后♀的贝莱德,资管规模更是▲如风一般增长,生生不息。

而独立之后,短短十年之∏间,1995年-2004年,贝莱德AUM从530亿美⊙元增长至3420亿美元,年化增速达23.0%。

再往后的美国,主动型基金收益★下滑,被动投资兴▆起,贝莱德借ETF东风,以并购为契机,开始了一系☆列资本扩张。

尤为关键的一环,是收购道富(SSRM)与美林(MLIM)。

在那之后,贝莱德的资管范围,从固收类扩张至了权益类,从个人蔓延到了机构,AUM也水■涨船高,在2009年收※购全球最大ETF交易平台iShares后,一跃成为全球第一大资管公司。

此后11年,坐稳了金融王者之位。

全球资管规模最大的金融∞机构,全球最大的公募基金管理公司,全球最大的养老金管理人。



03

风控为盾

前面提到,在“黑石集团资↘产管理部”成立的第一年里,芬克对ぷ第一波士顿经历心有余悸。于是,大力推动风险◥管理技术开发。

当时的“黑石集团资↘产管理部”,所管理的资产还是老本行——固定收益类产品,也就是债券组合,是一种低风险投资。

因此,很多人惊叹,“什么,债券也要风险管理?”

可不管旁人怎么说,过去的↙惨痛,让风控意识如烙印一般刻进了芬克的灵魂。

为此,在1999年贝莱德上市的那一年,贝莱德自主研发了一项颇有缘、名为“阿拉丁(Aladdin)”的风㊣险管理系统。

阿拉丁(Aladdin),每个字母分别代表:

资产(Asset)、负债(Liability)、债务(Debt)、衍生品(Derivative)、投资网络(Investment Network)

图源:贝莱德

集风险分析与投资管理于一体,Aladdin是基金行业最著名的科技产【品之一,代表▓着传统金融机构风控系统的最高水准。

尽管现在,“风控”成为了金融圈∑被耳提面命的一个词,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但在当时的华【尔街,芬克就像是一位独行者。

我们无从得知,当时有多少人独具慧眼,能欣赏得了芬克与贝莱德的这种不走寻常路。

我们只知,历史从后□ 往前看,风险管理成就了贝莱德。

如果没有Aladdin,在2008年那一⌒场房地产是导火索的次贷危机中,一度是住房☆抵押贷款证券(MBS)市场活跃参与者的贝莱德,很可能早就沦为了华尔街悲剧。

而不是免遭于难,不仅未受破产波及,甚至成为了美国政府清理有♂毒资产的专家顾¤问,名声大振,更在那之后借势将Aladdin推向了▼全球。



04

被动为剑

前面又○提到,芬克与苏世民因投资管理理念不合,于是←贝莱德与黑石分道扬镳。

虽然不知道二人想左,与芬克那种特立独行、超前的风控意识有没有关系,但≡可以肯定的是,芬克←特立独行的另外一点——被动投资理念,却是和苏世民存在极大分歧的。

苏世民认为,黑石的价值是通过积极的、主动的投资管理◎服务为客户创造超额收益。这种服务主要是通过选“明㊣ 星基金经理”来达成的。

芬克则对“明星基■金经理”文化〗不以为然。

当时资管行业,把投资回报的贡献因子分解为alpha和beta,alpha取决并归功于基金经理的⊙投资能力,beta则是市场平均回报。

芬克认为,alpha或者说“明星基金经理”的不可控因素太∮多了,过多依赖于明星基金经理,资管公司只能“小而美”。

因为再出色的基金经理,管理规模也是有边界的,能力和人数有限,甚至中年有可能离开,暮¤年有可能折戟沉沙。

不仅如此,美国在2004年左右那几年,主动型基金收益下滑,低成ζ本的被动投资兴起。

美国家庭在这种背景中理财需求增长,“指数基金”在约翰、博格尔一战成名中大热。

于是,贝莱德闻风而动,变权益为被动、固@收为主动,大刀ω阔斧布局被动型指数基金。并随后大手一挥,在旁人都因金融危机恐惧和逃避中,将¤全球最大ETF方iShares收入囊中。

它的行为,是否奏效?

晨星过去有一则数据,2017 年末全美 88%的共同基金五年期收益率不如人意;而贝莱德旗下的 iShares ETF 基金五年期收益率超过了 79%同类积极管理的共同基金。

效果一目了然。

事实证明,多少次对别人∞而言是危机的巨浪,都成了贝莱德逆势而上的东风。



05

他山之石

《经济学人》曾毫不吝啬对芬克的溢美之词,“芬克所取得的成就足以让他奈飞的哈斯廷斯、特斯拉的马斯克比肩而立,毫不逊色”。

风控也好,被动投资也罢。

芬々克的特立独行,实则是一种远见,是一种摒弃短期〓规模、专注并长期思维的◎理念。事实上,芬克与贝莱德也一直是这么做的。

芬克曾说:“长期以来,资产管理公司一直专注于销售产品,缺乏更长远更广泛的考虑。基金经理☆们都在为跑出alpha而努力。的确,这是非常重要的指标之一,可□ 它却没法切实解决委托人的长期问题。”

资管行业,委托人的╳长期问题是什么?

是资☆产配置。

是☆让投资者获得真金白银的可持续回报,而不是在3/5年内收割alpha、跑赢一个特定市场。

于是,越来越多的机构和个人,正在把精力从追逐市场短期获利转移到长期资产配置上。

美国近几十◥年来,指数基金等被动投资工具的大爆发,就是这种轨☉迹变化的最有力证据。

而对于中国资管界来说,如果能将贝莱德的这一种长期思维学以致用——

那绝对能深刻资管界的格局。

那也无惧,贝莱德究竟是狼还是鲇鱼。

——— END ———

]]>
/202009093821.html/feed 0
私募的私,是谁的“私”? /202009093814.html /202009093814.html#respond Wed, 09 Sep 2020 02:01:00 +0000 /?p=3814


01

春华不秋实

胡博士,金融圈响当当的人物。

高盛前中国区投行主席,IMF高级经济≡学家,恒生银行独立董事,头衔数不胜数,马∴云背后的男人。

胡博士在高盛任职期间,曾在资本圈叱咤风云,惊人的譬如——2006年操作了华尔街巨头↘29亿美元入股中国工商银行的交易,随后工行】在2006年上市。

如今的工行,早已是“宇宙第一大行∏”。

自入股后,高盛五次减持⌒、在2013年出清♂其所有持股,获利超72.8亿美元,胡博士的操盘让高盛赚了个盆钵满满。事后,高盛轻轻地挥了挥衣袖,扬长而去。

而春华资本,则由胡←博士一手创立。

核心团队均为前高盛员工,聚大陆、香港、海外三栖金融精英于一地▓,自创立伊始就有着盛誉背书。

春华与阿里关系密切█,曾一起投过哈啰单车、大搜车、百胜中国等,更直接投资了蚂蚁金服。

就是这样〇一位世界级大师,在离开高『盛后首次亮相,2011年成立了▽一只“大名气、大阵势、大规模”的基金,引得大批投行人士倾心投奔。

基金名为“秋实”,春华秋实,寓意完美。

但七八年过去,“秋实”并未秋实,产品清算※后的回报率年化为1%,换句话说,100万每年的收益是1千多元,尚且不如货币基金▲。

据报道,当初的胡博士,曾在发行之初的n场路演中↘许诺,这是他的「首秀,如果做不到20%的IRR(内部收益率),他也不用在行业里混了。

20%与1%的云泥之别,让投资人难受。

更令投资人无法接受的是№,最初的“秋实”拿着蚂蚁金服0.1%股权。本以为高收益是板上※钉钉之事,最后却发现ㄨ,基金所持有的资↑产,都被“贱卖”给了第三方——两位胡某某。

而有人说,两人是胡博士●的亲戚。

于是,投资者怒了,起诉█的起诉,写帖∑的写帖,因为胡博士盛★誉在外,投资圈闻风而来】。



02

资本与资本

秋实那只基金,在成立之初就相当惹眼,一是因为胡博士的光环,二是因为它一步到↓位22个亿的基金规模。

胡博士与平☆安合作,借道信托计划,利用平安信托母信托下设7个子信托,被业界称作“7+1”史上最大规模伞状信托募资。

所以,随着舆论发酵、吃瓜群众攻击胡博士时▲,平安信托也受到了波▼及,被称:这是与△虎谋皮助纣为虐啊。
胡博士与平安,其实交情甚久。

1994年高盛参股中国平安时,胡博士〓尚未在高盛,但2007年中国平安上市之日,胡博士时任高盛中国区主席,而平安IPO的主承销商,正是高盛参股的高盛高华。

2009年,平安收ζ购深圳发展银行,据称,胡博士是其中重要牵头人,使得平安在众多竞争者中最终胜出。

前些年,21世纪有篇报道,春华资本遭LP申诉,一纸违反基金管理』协议的纠纷,将其“违规募资”的往事推向前台,拔出萝卜带出泥,也把平安信托牵连了进去。

报道中的基金,也是“秋实”。

而在那篇◤报道里,知情人士称,?“在平ξ 安内部,销售秋实信托计划有个明确的说法,是还胡祖六一个人←情”,还的人情,正是收购深发行那次。

为此,两大资本合作,开PE募资之先河,下设7个子信托,将每一份出资■份额降至300万元,每个信托不得超过200人,平安春华模式不超过1400人,资金一次性到位。

当时这种★创新,把参与路演的听懵了。

甚至有一位资深PE人士比喻:

“PE投资从来都不是给小投资者玩ω 的,平安信托¤就像是把鲸鱼斩段给散客尝鲜,速销,团购似地又圈了一批本来没资格吃到的顾客。”

但究根到底,平安只是被波及的受『托人,春华才是PE管理人,重点是春华究竟有没有贱卖蚂蚁金服股权,将基金份额私自◣转让给亲戚,变相掠夺投々资人财富。

私募股权是一种流动性极差的投资,一般锁定期在3至6年、5至7年,长达10年也并不稀奇。
在2014年左右,正是PE最热时。

大量股权基金涌出,经历“募投管退”一系列运作◇,时至近两年,陆续到了退出时。而退出时刻方显真∞章,管理人投资水平如』何,职业操守如何,验货的时候到了。

一位精通金融法律的专家,一笔几乎毫无监管的财富,一项本是“优质中的优质”资产,一场资∮本与人性的博弈。

胡博士被群众质疑的,更多的或许不是投资水◎平,而是♀职业操守。而随着舆论被质疑的,也不只是胡博士,不只是平安。



03

无信誉不资▓管

“防君子不防小人,接受市场╳风险不接受道德风险”,这句话,在私募行业绝对是☆流传的一句老话了。
这个时代,人人都想赚大▓钱。

管理人□ 和投资人都一样,炒房的,炒股的,财富裹挟着欲望东奔西撞,渴望下一秒就一夜暴富,于是私募股权PE火了,“无股权不富”。

从PE的退出方式来≡说,常见的有IPO、并购、新三板挂牌、股转、回购、借壳、清算7种,其中,投资人最喜欢的又当√属IPO,也就是常说的上◥市。

譬如,胡博士的秋实。

投资人称,产品报告里的退出方式一直是二级市场退出。如果等》到今年IPO后再清算,那恐怕没有谁会意难平吧,毕竟坊间有句话叫,“十年√修得同船渡,百年修得蚂蚁股”。

但一将功成万骨枯。

通过IPO上市实现退出的成功率◣小于10%。

更多的股权投资,更多的Ψ 企业,在冲往IPO的半路上就出师未捷身先死。奔涌的财富神话背后,更多的还是高风险,所谓PE,并不是一般人※玩得起的游戏。

至于那10%里面的IPO幸运者,也就成了评价基」金管理人业绩的最好方式。

那些明星基金管理人,侃侃而谈自己的过往业绩时,无一不是以其投资标的中多少家成功IPO为话语权。如当初的阿里,谁家PE投了阿里,那基金管理人绝对名利双收。???

够骄傲一辈子,也够吹嘘一辈◤子。

而如果遇上清算时,投资股权公司还没有∮上市,如2018年的蚂↓蚁金服,那股权是要重估的。但因▅为私募的“私”,法律并没有明确规定,重估之后必须进场交易或公开★竞价。

这就给了私募管理人一个“私”的空间。

从基↘金清算程序本身而言,投资人并▅不参与。在一种信息不对称▲下,管理人以什么价格、什么方式出售股权,投资人无从而知,所能依▂靠的,只有对管理人的信任。

管理人受人之托,代人理财。

如果█所托非人,管理人谋“私“利,眼看所投股㊣权价值极高,利用私募的”私“,选择性公开信息,并╱启动清算程序,将股权以”非常价“转让给关联方,让关联方“摘桃”。

那投资人无疑是被割▽了韭菜。

秋实的投资√人,最意难平的正在于此。

而在国内监管不到位的环境下,因为私募『的特殊,如果管理人钻了法律的空子,没留下∞什么明显违规把柄的话,投资人是很难维权的。

不只是关联交易,PE正是Ψ 抓住了人性的弱点,才编织出了许多套路。

如明股实债的股权众筹,当前法律不允许PE从事债权投资,那些明股实债的,可能已经异化成了P2P,有着非法〒集资之嫌;

如地方性〗挂牌企业,混淆A股主板上市与新三板上市,将新三板上市等同于A股上市,导致№资金无法退出;

……

幸存者偏差让PE看起来美好,实则人心不足蛇→吞象、危险暗涌。

所谓无信誉不资管,就像秋实一位投资人说的,“所谓资产管★理,本心不是应该是给客户挣钱吗?”

资产管理人▓的投资策略、风控水平决定了其能不能给客户挣钱,可决定愿不愿意给客户挣钱的,是管理人的道德水准。

失了道德,等到事迹败露,管理人在业内名誉扫地,于投资人而言是财富打水漂,于管理人而←言,估计很难继续重拾旧日光环。

就怕有些不知情者,再次飞蛾扑火。

所以啊,说来说去,最大的危险还是在于,幻想代』替逻辑,谁都幻想自己是遇上独角兽的幸存者,但底△层逻辑又知多少呢?

那些超出自ξ己认知的投资,还是少碰为好。

——— END ———

]]>
/202009093814.html/feed 0
今▼年的理财师,认输…… /202009093807.html /202009093807.html#respond Wed, 09 Sep 2020 01:51:52 +0000 /?p=3807


01

卖◎香港保险的

“我已经在家待半年了……”

说这句话的,是一位卖香港保险的理财师。

2020年的保险,本来算是一个小爆发期。

各种魔幻黑天鹅︽让更多人意识到了生命无常、资产无常、保险要趁早;上半●年新增保单件数239亿件,同比增长28.0%;监管对险资的“放手”,也让保险股ζ 一山更比一山涨。

唯独除了︾香港保险。

“前有动乱,后有疫情。要㊣去香港签单,这个节骨眼,怎么去?谁愿意去?根本卖不动。”

以往理财师时不时就要跑香港,或陪客户,或参加产品︻培训,现在一歇歇了大半年。

据数据,今年一季度,香港长期业务¤的新造保单保费为351亿港元,同比下降27.5%。

而内地访客带来的新造★保单保费为54亿港元,同比下滑57.7%。

过去内地居民不远千里、赴港买保险的需求不外乎四点:一是保额高;二是看∏重投资回报;三是去香港就医的客户理赔方便;四是境外资产配置的@需要。

但随着内地险的成熟,港『险特有的光环在褪色,近几年来反倒有一些香港客户北上寻内地险,内地险的日子过得风◥生水起。

相比之下,卖港险的着实尴尬,“好几个同行¤都转战内地险了,有的还签了好几单百万级别的。港险早就不如以前风光了,等◇这波封关过去,不√知道还剩下多少客户。”



02

卖信托々非标的

2018年去通道、控地产;2019年暂停所◣有通道业务;2020年3月的压缩融资、预计全行业要压降1万亿;4月的江苏清退8%;5月的50%红线;6月的云南清退6.5%……

“过去非标◥有多好卖,现在就有多心酸。”

这是一位主卖信托的三方理财师。

早期的三方,业务模ぷ式很简单,千篇一律,几乎都是代销信托计划赚佣金:

公司从上游信托公司拿产品、从中抽取不同点差,理财师帮公司卖☆产品、按业绩挣钱▓。

看监管的脸吃饭,依赖于╳资产端,上游产品一断供,下游的粮心慌慌,三方的议价能力整体偏弱,理财师的业绩佣金也处处受制。

尤其▃是今年。

2月的一场疫情,无法现■场尽调◥、面签,80%的≡信托项目陷入停滞,资产端自顾不暇,一些信托公司在结算费用的时候再延期滞后,下游三方和理财师的日子更是一言难尽。

雪上加霜╲的是,监管对非标连环刀。

要知道,投资人买◥信托是收益高,而非标正是让信托收益「远高于理财产品的原因,也是让信托∩理财经理收入一骑绝尘、远高于其他同行的原因,三方的理财师也雨露均沾ω。

但监管出手,形势斗转星移。

4月江苏压降融资成本、清退8%以上已经把市场打了个※措手不及。所谓8%以上高成本融资,不就是信托〇、租赁等非标吗?

谁知到了6月,云南更绝,直接把6.5%以上融资都砍了呢?做云南项目的恐怕欲哭无泪。

再加上5月《信托公司资金信托管理暂行办法》意∞见稿出台,直接划下了信托投资非标不得超过≡50%的一道红线,过去“信托无非标▲”的红利大打折扣◤,下半年非标产品显著减少。

未来非标高收益№产品不再,信托经理的风光收入也走向终结。

而下游三方的理财师,更是水↘深火热,佣金说▅降就降,业绩说没就没,随★着产品发行数量下降,甚至无产品可卖。

销售的收入都是底薪+业绩,四五个月不出单,靠着两三千的底薪过活,很多理财师都或主动、或被动离职了,这也是没办ㄨ法的事。”



03

卖私募爆▂雷的

“我卖的产品之前爆过雷,客户对我的信任度有所下降,加上今卐年行情不好,他们更不愿意买了。”这◣是一家民营私募公司的理财经理。

国内的私募行业曾一度野蛮生长。

起于90年代,调整╲于千禧年间,又大约在2010年左右爆发,法律监管不明▽,长期冠着理财工作室、资管公司、投资咨询公司等的名头。

大量的小而散、民营系、非正规军、高举高打的激进风格,不良资①产过多……

这使得私募行业过去埋下了诸多隐患,一旦遇】上形势紧张时候,资金链断裂,便再也兜不住底。

“唯一庆幸的是,我没卷入非吸漩涡,没被追缴Ψ佣金,也没被警察●敲门。退佣还是小事,这两年,听过太多同行被警方请去喝茶的了,基本都是搞资金池的,有的到现在︻还没出来。”

有的理财师踩雷,是自己也被〓蒙在鼓里。

看不懂底层资产结构,对产品推介书流于形▃式,对公司悉听是从→、无脑信任,却忘了业内流传的那句,“私募行业是防君子∑不防小人,能接受市场风险但不能承受道德风险。”

而有的理财师,在最初便知自己在冒险。

明知平台有猫腻,项目有自︽融嫌疑,却还是卖那家平台的产品。

因为有高薪诱惑⊙,加之侥幸心理在作祟,一旦成功一夜暴富不是梦,赚完这票立马就走。

早些年监管不明,这种心态也许可⌒行。

但在近几年,因陈年旧案受牵连,被没收财』产、甚至刑拘的比比皆是,即使△逃得再远,涉案资金也会被要求“吐得干干净净”。

“这个市场需要的『,早就已经不是认识几个有钱人就可以的金〓融产品推销员,而是真的懂点风○控,能帮客户匹配风险和收益的理〗财师。今年的信任危机一个比一个严♀重,大家都怕了。”



04

独立工作室的

过去几年里,爆雷的爆雷,被抓∩的被抓,理财市场的不平静让独立理财师这一群体扩大。

他们不受雇于某一家金融机构或三方,而是利●用手里的客户资源,成立理财工作室,打着独立的招◤牌,单飞单干。

鼎盛时,一度有过一年新增3万家的盛况。

从一个卖方ζ 市场切换到买方市场,让客户为理财︾咨询付费,这是从美国借鉴々而来的模式,被很多人●认为是中国财富管理市场的未来。

但橘生淮南,国内现有的土壤并不成熟。

并且,在今年的特殊中,这种单飞模式更是“雷声大雨点◣小”,热度并没有延续多久,工作室的理财师又@ 陷入了分化、各奔东西的局面。

“做海外资产、港险的都搁浅了,而那些做非标固收的小工作室本来就缺乏信用背书,今年『更是举步维艰。”一位独立理财师如是说。

迫于生计,大量的独∏立理财师开始兼职做微商,卖海参、卖零食。

手头有高净值客户资源的,也不再推销理@财,而是在朋友圈卖起了奢侈品,如名表名□酒之类。

还有一部分独立理财师,又重回机↑构,银行、信托公司、三方……

在今年的惊¤风骇雨中,活下来且活得还比较好的独立工作室,十之八九,都是做国◣内保险、股权,以及二级》市场的。

“全球动荡,今年的股市是个‘验金’的好机会。国内就更不用说了,监管大力支持,权益是主ζ流,资本市场是主旋〓律,随着时间,非标固收更是会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与非标固收产品相比,二级市场更为复杂,所要求的专业性◥更高,这也是一些理财师不做二级市场的原因,他们ㄨ大多销售出身,缺乏专业金融知识,跟客户沟通会倍感压︽力。

为此,即使◤脱离了机构,大多数独立理财师依然靠过去那一套收取佣金而活。

等到逆境一☆来,要么回归机构,要么跳槽,要么干起了微商,曾经的独立工作室,淘汰了70%以上。

而所有的∞理财师,不管是卖港险、卖非标、卖私募≡还是独立工作室的,转型的转型,回流的回流,向现实认输,都是为了生存。

世人♀慌慌张张,不过图碎银几两;偏这碎银几「两,能解万种慌△张。在生存面前,金融个体◥的悲欢,更多的也只是行业的缩影。

大资管也好,财富◣管理也罢,今年无疑肯定又是一番大洗牌,劣币出局,玩家卐为了留在场内,又将开展一番竞逐,加持自己的竞争〇力。

身处行业,无意自黑,在这样一个黯然时刻,与唱衰相比,理顾菌更想替理财师说一句: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

行而不辍,未来可期。

——— END ———

]]>
/202009093807.html/feed 0